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關於《焦點訪談》
新聞背景
記錄中國傳媒史——見證《焦點訪談》一書出版
 今年是《焦點訪談》成立10週年,這個欄目是如何在10年的時間裏創造了中國傳媒史上的幾個第一的?在剛剛出版的《見證〈焦點訪談〉》一書中,幾十名主持人、製片人、記者用他們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回答了這個問題。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播出主管、該書副主編孫金嶺介紹,像《見證〈焦點訪談〉》這樣以欄目人員“全家福”的形式講述《焦點訪談》10年成長經歷的圖書還是首部。他表示,不要僅把這本書當做是《焦點訪談》的回顧史或揭秘,還應把它當做一部解讀中國傳媒心路歷程的圖書來看。
第一部分
朝花夕拾——難以忘卻的記憶
  從1994年4月1日《焦點訪談》開播到2004年4月1日,這之間的十年,對於中國的電視新聞人來説,絕不是3650個日子這麼簡單。今天,經歷了中國電視新聞改革這十年曆程的人們,都在以各種方式感慨著、思考著,而作為這場改革的實踐者和推動者之一的《焦點訪談》欄目,在此時總結自己走過的歷程,初看像是一種紀念,細看才知,這是人在途中的一個漂亮的休止符,優美的樂章依然還在後面。
敬一丹:一個欄目與三任總理
翟樹傑:關於正面報道
白岩松:骨子裏的平民意識
魏驅虎:讓軟焦點硬起來
白岩松:《焦點訪談》十年雜感
葉小林:當輿論監督 "遭遇"政府行為
陳耀文:《焦點訪談》第一期節目誕生記
第二部分
採訪紀實——激情燃燒的日子
 《焦點訪談》絕大多數輿論監督節目的線索都來自觀眾反映。對這個欄目來説,一旦沒有線索,仿佛槍上沒有了準星,找不到靶子,不知道往哪打。而《焦點訪談》每天接到的群眾反映儘管很多,但有一個致命的問題——趨同跟風。如果《焦點訪談》今天報道了一個賣土地問題,此後反映同樣問題的來信來電就會蜂擁而至,成百上千計,給人感覺全中國到處都在亂賣、亂佔耕地……
翟樹傑:有險不驚
孫傑:《糧食“滿倉”的真相》之真相
趙微:梅花“四弄”
曲長纓:功德碑成了恥辱柱
包軍昊:難以抹去的記憶
汪力:九八抗洪雜憶
汪力:採訪山西特大假酒中毒案
王同業:與貪官面對面
第三部分
往事如歌——訪談路上的剪影
  正如新聞評論部主任梁建增在其著作<<焦點訪談>紅皮書>中所説,在來焦點訪談節目組之前,我沒有什麼太出色的作品,個人也無多大的影響。但是在換了工作環境之後,我能很快一舉奪得中國新聞的最高榮譽,站在中國新聞界的最高領獎臺上,這要歸功於焦點訪談吸納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的機制。(本書更多精彩,未完待續)
劉愛民:改變人生的風景
呂少波:車 禍
楊濤洲:在路上
再 軍:我跟警察打交道
法展:“訪談人”的二、三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