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首頁資訊科技農業健康

中國汽車芯片困局:産業弱,缺認證測評

資訊 來源:澎湃新聞 2021年04月09日 09:2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一“芯”攪動全球。國內芯片投資熱潮似有冷卻,全球電子企業又深陷“缺芯”危機,全球車載半導體三強日本瑞薩電子的一場火災,或致全球汽車減産150萬輛以上。

  芯片危機是否會重塑供應鏈?中國企業該如何找準定位?如何佈局投資?澎湃新聞行業觀察與産業調查欄目“痛點”今起推出《“芯”求大戰》專題,通過採訪專家和業內人士,梳理目前全球芯片現狀,拆解投資佈局,探求“芯片”供應破解之道。

  去年底以來,芯片短缺潮席捲全球汽車行業。今年全國兩會上,多位全國人大代表也聚焦到了“汽車缺芯難題”,提出加快汽車芯片國産化的建議。

  汽車芯片國産自主化的瓶頸究竟在哪?該如何健全我國汽車芯片産業鏈、供應鏈?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專訪了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副總經理、中國汽車芯片産業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鄒廣才,就汽車芯片“卡脖子”問題與破局出路進行了梳理。

  鄒廣才表示,國內設計的汽車芯片缺乏車企應用,進而沒有迭代優化的機會,國內應該加強芯片的標準、測評和認證,“國內目前還沒有複雜汽車芯片的流片生産線,現在關鍵汽車芯片,都是到其他地區去流片,我們應該有這種底線的保障能力才行。”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副總經理、中國汽車芯片産業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鄒廣才

  澎湃新聞記者 周頔 攝

  澎湃新聞:我國車用芯片的産業發展情況如何?

  鄒廣才:目前我國國産汽車芯片産業還比較弱小,不能完全滿足國內汽車行業的需求。長期以來,中國都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汽車市場,近年來我國的汽車市場規模基本保持在世界1/3額度。然而,我國的汽車芯片産業規模大概只佔世界市場份額的10%。相比較而言,目前世界前十大汽車芯片廠商,佔全球汽車芯片産業規模的70%以上。其中,對車輛正常駕駛功能有重要影響的高端複雜芯片很少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國內廠商産品更多地集中于車身電子等所使用的芯片産品。

  澎湃新聞:我國國産車用芯片産業發展滯後的癥結在哪?需要如何解決?

  鄒廣才:這不是一兩個産品、一兩家企業能夠解決的問題,需要完善整個産業的生態鏈條。整個生態鏈條,包括標準體系、設計、測試、認證、流片、應用等等,每一個環節都有工作要做,都需要提升和加強。

  第一,我國目前沒有自己的汽車芯片測試標準體系。很多産品標準借鑒了國際標準和國際經驗,但國際標準大多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演化而來,目前很多新技術要求沒有容納進去,有些指標已經滯後了。同時,我國汽車行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中國汽車標準,映射到芯片層面也有新的要求,但是國際標準無法反映中國汽車行業的獨特要求。

  因此,我國需要建立自己的汽車芯片測試標準體系。標準體系是銜接、統一産業鏈上下游的技術語言。只有建立了標準體系,産業上遊才知道按照什麼標準進行設計,下游才知道按照什麼標準選用芯片。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體系,上下游銜接就總會出現問題。

  第二,目前國內汽車芯片設計企業的設計成熟度與國際汽車芯片企業還有差距。

  汽車芯片相對於普通消費電子芯片來説,對安全性、可靠性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許多經驗需要在研發中不斷積累。目前我國的汽車芯片企業大部分還處在第一輪到第二輪的設計過程中,還沒能達到國際先進的汽車芯片企業那樣的成熟度。

  第三,目前國內也沒有能囊括芯片各層級測試的平臺或測評機構,缺乏對自主汽車芯片産品的認證。評測汽車芯片分為三個層面:汽車芯片層面、汽車電子電控系統層面、整車應用測試層面。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平臺或者一家測評機構能夠完整地完成三個層面的汽車芯片測評工作。只有進行完整測評之後,下游汽車企業才能放心選用自主汽車芯片産品。

  因為技術要求高且投資巨大,任何一個整車企業或者汽車電子廠商都不會專門為測評芯片單獨建立一個龐大的檢測實驗室。芯片行業和汽車行業之間需要一個共同的測試評價平臺,並且與之前的標準相連接,用標準和測評支撐完成産品認證。認證環節是不可或缺的,我國對汽車安全性相關的零部件都有國家強制標準,要進行産品認證。對於汽車芯片,目前國內沒有認證,但汽車芯片對汽車安全性影響非常大,隨著未來我國汽車芯片産業的發展,一定會有新産品上車認證這個環節

  第四,國內目前還沒有複雜汽車芯片的流片生産線。現在關鍵汽車芯片,比如16位以上的MUC、SOC這類芯片,都是到其他地區去流片,這也是“卡脖子”問題,我們應該有這種底線的保障能力才行。

  第五,國內設計的汽車芯片還缺乏車企應用,進而缺乏迭代優化的機會。目前我國汽車芯片的設計能力還比較薄弱,需要在實際應用中進行迭代,發現問題並反饋給芯片設計企業修改完善,不能閉門造車。集成電路的變化週期按摩爾定律是18個月,只需經過一兩輪迭代,功能和性能就很快改善。這裡需要下游給上遊一個應用機會,但這個應用機會有賴於標準、測評、認證等環節來支持,這樣下游才能比較放心地去用上遊的産品。

  澎湃新聞:有報道顯示,隨著全球芯片缺貨潮,設計企業紛紛求生産企業分産能。車用8英寸晶圓已不再是先進技術,為何會産能不足?

  鄒廣才:芯片産業往往是設計和製造分離的,製造只是代工生産。先進製程工藝的生産線,投資都是非常巨大的,芯片設計企業往往難以承擔這種投資。而代工企業投資生産線後,會給多家芯片設計企業代工生産,一條生産線靠單一的芯片設計企業是很難支撐的。當産能緊張的時候,芯片設計企業去找下游去希望能給自己分産能是很正常的現象,應該算是在市場機制下上下游的正常業務行為,並不是説上遊一定強勢,也不是説下游一定強勢,他們之間是一個相互依存的關係。

  目前芯片産能緊張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受去年年初疫情影響,汽車企業相應下調了自己的産量預期,也相應減少供應鏈上芯片採購的預期量。但是,去年第四季度全球汽車行業都在反彈,包括我國的反彈也很明顯,這時候車企開始增加生産計劃、增加訂單。然而芯片供應有特殊性,需要提前一年下訂單才能保障供應,並不是今天下訂單一個月後就能生産出來的。此外,消費電子也在反彈,雙方的産能需求疊加,汽車芯片短缺危機就顯現了出來。

  的確8英寸的生産線在全球來講已經不是一個最先進的工藝製程技術,但也要區分不同領域,車規領域相對於普通消費電子,對芯片的生産工藝要求更嚴格、質量控制要求更高,目前車規8英寸芯片産能就是不夠的。

  此前有芯片代工企業已經提出對汽車芯片生産要漲價15%,想必自然就會有資本看中這塊市場,因為它的利潤提高了,那麼在未來汽車芯片的産能有可能會有增長,至於是否會過剩就要看汽車行業的發展了。

  另外對我國而言,除了市場驅動産能會有增長,在目前國際環境下,我國要把一些關鍵環節在自己手中要有一定的控制和掌握。從這個角度講,從全國的産業宏觀角度講,希望在國內有一些複雜汽車芯片産能作為底線保障能力。

  澎湃新聞:有沒有斷供的風險?如何看待集成電路話語權?

  鄒廣才:短期來講目前看可能性不大,至少我沒有聽説過國際汽車芯片廠商刻意針對中國進行一些限制。此次汽車芯片供應鏈的緊張是全球性問題,並不是特別針對中國汽車産業的。很多國際芯片廠商是全球佈局的,會跟著市場走。

  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個現象,汽車芯片也是整個集成電路産業中的一份子,整個集成電路産業會不會出現風險,我們很難説。如果整個集成電路産業出於某些特殊的原因導致這樣的風險,那麼汽車芯片也沒法獨善其身。畢竟集成電路産業在全球來講都是一個爭奪掌控權的焦點産業,汽車芯片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整個産業都出現這樣的風險的話,汽車芯片很難保證自己什麼事都沒有。

  澎湃新聞:您剛剛談到整個生態鏈還需進一步完善,最終結果是車企不敢對國産芯片廠商下單,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該從哪破局,又該如何根本上改變這個狀態呢?

  鄒廣才:在國産汽車芯片的應用方面,我認為應該給予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可以考慮給自主汽車芯片産品上車應用給與首臺套和首批次的支持政策。或者推出關於自主汽車芯片産品的市場化産品責任險,這些政策都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下游應用國産芯片的焦慮。

  但是最需要的還是加強標準、測評和認證。中國汽車芯片産業創新聯盟正在內部發出邀請,邀請聯盟內的成員自願加入汽車芯片標準研究工作組,從頂層設計層面研究國産芯片的標準體系,包括範圍、順序、分類、邊界等等,防止出現標準之間出現矛盾和缺失。這就像蓋房子先蓋出一個毛坯房,大概分好哪個是客廳,那個是臥室,最後再進行裝修。

  長遠來看,需要推動下一代智慧汽車使用的電子電氣架構要能兼容自主芯片,或者使用自主芯片去設計,而不再是簡單地圍繞國外芯片去設計。汽車芯片的迭代速度要比汽車快,目前的研發也是瞄準未來三五年的技術指標來做的。下一代汽車需要換新的架構,如果能在架構設計過程中就把自主芯片嵌套進去,隨著下一代汽車産銷量的增長,自然就把芯片帶動起來了。

  對於下一代汽車,目前業界普遍共識是一定要新能源驅動、具有相當強大的智慧網聯功能的汽車,反映到車內技術來説,它的電子電氣架構一定與這一代汽車不同。目前汽車迭代的研製週期已經有所縮短,三五年後我們可能就會見到下一代汽車。

  下一代汽車可能就會用到以太網、域控制器等技術,能夠通過空中OTA實現迭代升級,會用到很多新的電氣化和智慧化功能。這些都是通過芯片來完成的,所以下一代汽車可能會大量用到以前從沒用到過的、功能更強大的芯片。

  在下一代汽車的研發會對汽車電子部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分解到芯片上,會對芯片的性能指標提出要求,這些需求會傳導到上遊汽車芯片企業,圍繞這些需求進行設計,這是一個上下游聯動的過程。

  澎湃新聞:隨著國産芯片産業持續成長,未來會有走出去的可能麼?會面臨什麼障礙?

  鄒廣才:未來中國的車用芯片一定會走出國門的,因為市場的力量在起作用,我們的産品質優價廉,自然國際市場會有需求。

  在走出國門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著如何與國外汽車産業配套的問題,需要熟悉國外汽車産業的情況、當地的法律法規和技術要求等等,從技術層面講每個國家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與此同時,世界各國的商務政策也不一樣,做生意的規矩也不一樣,還要與國外汽車芯片企業進行廣泛合作和良性競爭,這都需要國內企業去逐漸適應。儘管從目前來看可能還有些遠,但我相信未來也會有一天我們國産的汽車芯片企業和國外的這些成熟的企業在同一個舞臺上進行競爭。

經濟首頁
分享到: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