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報中的經濟大市:深圳一數據炸裂,重慶領跑第三産業,武漢人最敢花錢

來源:第一財經 | 2024年04月27日 00:48:58
第一財經 | 2024年04月27日 00:48:58
原標題:一季報中的經濟大市:深圳一數據炸裂,重慶領跑第三産業,武漢人最敢花錢
正在加載

去年國內GDP十強城市中的6個已公佈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另外4個暫時只公佈了前兩月數據。總體來看,這些經濟大市的發展勢頭強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多個領域起到了引領作用,但也存在一定隱憂。

具體來看,十強城市的工業發展態勢普遍較好,其中"工業第一城"深圳延續了之前的高增速;北京、上海、重慶三個直轄市在第三産業方面表現突出,增速領跑十強城市;武漢、重慶的消費增長較為有力,但其餘城市的消費數據都難言樂觀,顯示消費動能仍然偏弱。

工業好則"總成績"好

去年的GDP十強城市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其中上海、北京、深圳、重慶、杭州、武漢已經公佈一季度經濟數據。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髮現,在已公佈數據的城市中,北京、深圳、重慶、武漢的GDP同比增速高於全國(5.3%),上海、杭州略低於全國。一季度上海市實現GDP11098.4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0%;杭州市實現GDP5112億元,同比增長5.1%。

GDP增速最快的城市是深圳。一季度深圳實現GDP8314.98億元,同比增長6.4%,分別高出全國、廣東省1.1、2.2個百分點。拉動深圳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來自第二産業,一季度該市第二産業增加值為2812.32億元,同比增長10.3%。

工業是第二産業中的大頭。一季度,深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比上年同期提高7.0個百分點,遠高於全國6.1%的增速。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高技術製造業增長13.1%。主要行業大類中,規模以上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4.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6.7%。主要高技術産品産量持續快速增長,其中,3D打印設備、電子元件、服務機器人産品産量分別增長62.9%、72.0%、45.6%。長期堅持"工業立市""製造業當家"戰略的"收益",正持續體現在深圳的經濟成績單上。

重慶的工業增長態勢僅次於深圳。一季度該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比去年全年加快2.0個百分點。從主要支柱産業看,汽車、材料和電子産業分別增長23.7%、8.0%和7.3%,是全市工業實現較快增長的主要支撐。工業新産品産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工業用超白玻璃等産量分別增長1倍和3倍。

尚未公佈一季度數據的蘇州,前兩月的工業生産也增勢迅猛,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8%。前十大行業産值均實現正增長,其中電子、汽車行業引領增長,産值同比分別增長9.9%和19.6%。廣州市統計數據顯示,前兩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現恢復性增長7.0%。保持這一勢頭的話,該市的工業成績有望迎來明顯提升。

今年前2個月,成都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全市37個工業行業大類中的26個實現正增長,其中,增速前三位的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30.1%、10.7%、10.2%。南京市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其中,該市石化、鋼鐵兩大傳統行業合計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0.6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産業中,電子元件産量增長36.3%,手機産量增長57.2%,集成電路産量增長120.2%。

渝滬京領跑第三産業

在第三産業競爭賽道上,重慶、上海、北京三個直轄市在十強城市中總量領先,這跟三地同時是目前國內人口數量排名前三的城市直接相關。值得一提的是,三地的第三産業增加值增長速度也領跑群雄,表明三地在發展第三産業上有獨到之處。

一季度,重慶市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4291.38億元,增長5.9%,高於全國(5.0%)0.9個百分點。重慶市統計局公佈的1-2月份統計數據顯示,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64.39億元,同比增長9.8%,比去年全年加快1.6個百分點。分行業看,有八個行業門類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其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25.1%、15.8%;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6.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4.4%。

同期,上海市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8691.68億元,約為重慶的2倍,同比增長5.8%。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577.24億元,增長16.5%;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1350.99億元,增長14.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766.30億元,增長6.8%;金融業增加值2096.70億元,增長5.1%。

北京市第三産業一季度實現增加值9256.0億元,增速跟上海相同,也是5.8%。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快速增長,實現增加值2379.2億元,增長13.7%;金融業平穩支撐,實現增加值2197.0億元,增長4.7%;接觸性行業繼續恢復,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實現增加值582.2億元,增長8.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243.8億元,增長12.0%。

此外,省會城市杭州一季度的第三産業增加值3762億元,增速高於全國0.7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2.2%。其中以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體的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5.7%,住宿餐飲業增加值增長4.2%。

深圳投資數據炸裂

投資是反映經濟信心的最直觀指標之一。在這項指標上,十強城市分化明顯,其中深圳、北京表現突出,深圳的部分分項數據更是堪稱"炸裂";南京、廣州(前兩月數據)的增勢較弱,南京甚至出現了負增長;其他城市大多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一季度,北京全市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3.6%,比1-2月提高4.2個百分點,大幅超過全國(4.5%)9.1個百分點。其中,反映企業擴大生産能力的設備購置投資增長53.5%,反映實物工作量的建築安裝工程投資增長16.9%。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5.2%,製造業投資增長15.0%,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2.0%。分産業看,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8.6%,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7.0%。

同期,深圳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7.0%,比1-2月加快4.0個百分點。分産業看,工業投資增長80.1%。分領域看,製造業投資增長88.6%,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106.1%。這幾項數據均遙遙領先於其他十強城市。

相比其他城市,深圳市的固定資産投資深受土地資源緊張制約。為了吸引優質項目落地,保持經濟增長勢頭,深圳市想方設法保障産業用地,一方面在存量土地上實施城市更新、工業上樓和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另一方面爭取到國家和廣東省支持,在相距60公里的汕尾市獲得一塊面積接近深圳四分之一的"飛地"——深汕特別合作區。後者聚焦發展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新材料、智慧製造機器人"一主三輔"産業,為深圳在近兩年相繼奪得國內"工業第一城"和"新能源汽車産量第一城"立下大功。

上海市一季度的固定資産投資也較為強勢,同比增長達9.2%。其中,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8%,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8.1%,工業投資增長11.3%。同期杭州、武漢的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分別為5.8%、5.0%,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重慶則以4.4%的增速,低於全國0.1個百分點。此外,暫時只公佈前兩月數據的十強城市中,成都、蘇州的表現尚可,廣州和南京的數據則不甚樂觀。廣州的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3.8%,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5.3%,工業投資增長4.1%。南京則同比微降0.1%,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4.2%。

多地消費增長乏力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被寄予越來越高的期待。然而,當前消費增長的動能仍顯不足,即便是經濟十強城市也不是很"舍得花錢",甚至不乏花錢力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例子。

記者梳理髮現,一季度消費表現最好的城市是武漢和重慶。其中,武漢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56.2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但也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7%)1.5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1948.83億元,增長6.1%;餐飲收入107.37億元,增長9.2%。統計分析顯示了武漢人對享用好物的不吝嗇——部分升級類商品銷售快速增長,計算機及相關産品、新能源汽車、智慧手機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70.9%、65.4%和49.1%。

重慶一季度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91.00億元,同比增長5.5%,高於全國0.8個百分點。跟武漢不同,重慶人更多把錢花在"吃"上——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3350.02億元,增長4.1%;餐飲收入540.98億元,增長15.4%。

相比之下,GDP等多項經濟數據表現強悍的深圳,在消費方面卻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或許印證了這是一座"搞錢"的城市,卻不是一座"花錢"的城市。一季度,深圳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63.84億元,同比增長4.3%,低於全國0.4個百分點。分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增長4.5%;餐飲收入增長2.4%。消費升級類商品中,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分別增長9.6%、10.4%。

還有增速為負的。一季度,北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53.1億元,下降0.1%。其中,商品零售3235.0億元,下降0.2%;餐飲收入318.0億元,增長0.1%。杭州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3億元,同比下降0.2%。其中,商品零售1382億元,下降1.6%;餐飲收入292億元,增長7.1%。

在只公佈了前兩月數據的十強城市中,蘇州的表現驚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95.9億元,同比增長11.8%。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57.0%,拉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0個百分點。此外,"煙火氣"濃厚的廣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4.09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住宿餐飲業零售額同比增長10.2%。成都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31.7億元,同比增長2.8%。南京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6.3億元,同比增長1%。

編輯:郭倩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一季報中的經濟大市:深圳一數據炸裂,重慶領跑第三産業,武漢人最敢花錢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