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沿京藏高速路自南向北而行,過清河不遠有個地名叫“四撥子”,過回龍觀不遠又有個叫“二撥子”的地方。它們都是有著400多年悠久歷史的老地名,也是“京北十二撥”中僅存的兩個。
何謂“撥”?有兩種説法,一是明代護軍的值班處,“撥”為量詞,是分批、分組的意思,一個“撥”相當於今天的一個小組或一個班;二是説明代皇帝靈柩抬往明陵(十三陵)的路上,每走一段路要更換一撥杠夫,換了第幾次,就叫第幾撥,後演化為地名。兩種説法前者更為可信,《北京地名志》等史料有佐證,而後者係民間傳説。
據《昌平史話》載:明永樂年間在昌平沙河鎮附近建起了一座行宮,作為皇帝巡獵和拜謁皇陵停留之用。嘉靖年間對這座行宮進行了修建,世宗朱厚熜賜名“鞏華城”。同時在鞏華城設立“鞏華城汛地”,並在“汛”下面設立“撥”,也就是在京城到鞏華城沿線設立眾多護軍哨所,即從“鞏華城”由北往南到德勝門一線設立十二個“撥”(也有人考證是十撥),俗稱“京北十二撥”,分別稱“第一撥”、“第二撥”、“第三撥”等,簡稱“頭撥”、“二撥”、“三撥”。其“撥”與“撥”之間相距三里左右,每個“撥”建有“撥房”(營房),還設有烽火臺和火炮。
由於年代久遠,除了“二撥”和“四撥”所在位置因有相應的地名被保留下來而比較容易確定外,其它十個“撥”所處的位置只能憑有關史料確認大概方位,並不十分準確。
“頭撥”在今天的定福皇莊北側;“二撥”在回龍觀鎮西北部(今“二撥子村”);“三撥”在回龍觀鎮東南部;“四撥”在西三旗西南側(今“四撥子村”);“五撥”在清河鎮東面(曾有“五撥子村”);“六撥”在窯洼村與花虎溝之間;“七撥”在雙泉堡附近;“八撥”在二里莊東側;“九撥”在葦子坑附近;“十撥”在馬甸;“十一撥”在小關;“十二撥”在五路通西側。在“十二撥”中,“二撥”和“四撥”較大。因“二撥”臨近皇帝拜謁皇陵時駐蹕的行宮回龍觀,而“四撥”位於京北重鎮清河鎮之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由重兵駐守。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兵自居庸關過昌平、沙河攻向北京城,駐守在“撥”中的明軍一見大事不妙,便四下而逃,不久明朝滅亡。從此“撥房”裏再也沒了護軍,只留下一個虛名。以後在一些“撥房”的附近逐漸形成村落,並依“撥房”而稱,其中較大的有“二撥”、“四撥”和“五撥”,日子久了演化為“二撥子”、“四撥子”、“五撥子”,而沒有形成村落的“撥”便逐漸消失了,而今已難尋其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