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旅遊城市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愈加引人矚目。由於城市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口遷移到城市居住。預計到2025年,城市將為全球經濟創造超過300億美元的增長,而到2050年,城市居民將佔世界人口總數的70%,這70%的人口不僅居住在城市,而且他們還將去往國內外的其他城市旅行。根據歐洲城市營銷組織(ECM)報告顯示,2010年~2014年,城市旅遊間夜數增長了20%,遠遠超過國內旅遊間夜數8.9%的增長。可以想象,到2050年,城市旅遊將帶來怎樣的經濟效益。”世界旅遊組織專家委員會成員南茜·考克萊爾在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中國旅遊市場發展論壇”上如是説。
11月6日,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中國旅遊市場發展論壇”在倫敦舉辦,南茜·考克萊爾代表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WTCF)發佈了由WTCF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聯合推出的《UNWTO—WTCF城市旅遊績效研究》。該《研究》是UNWTO和WTCF共同進行城市旅遊研究的成果,目的是開發一套旅遊城市績效評估工具,以便對世界旅遊城市進行評估,並推廣世界範圍內的城市旅遊。
南茜·考克萊爾介紹説,城市旅遊績效研究的目標是在世界領先的旅遊城市目的地之間建立一個信息交換、經驗交流以及專業探討的平臺,使每一個旅遊城市都能夠從其他城市學習到成功的關鍵要素,蒐集有關數據和其他重要信息,示範成功做法,並探討當前和未來面臨的挑戰。南茜·考克萊爾稱,目前,績效研究的第一階段對15個城市的評估已經完成,結果很快將會發佈。
《UNWTO—WTCF城市旅遊績效研究》建議主要從以下5個方面對城市進行評估:
一是目的地管理,即政府和私人機構如何合作管理旅遊産業,使遊客和當地居民都能夠獲益。二是經濟層面,即城市旅遊對城市經濟産生的影響,能夠産生多少經濟效益,創造多少就業崗位。三是社會和文化層面,即旅遊産業對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對此,南茜·考克萊爾解釋説:“許多城市出現了‘過度旅遊’的現象,具有代表性的是西班牙的巴塞羅那,當地居民對旅遊業的過度發展感到憤怒,認為遊客佔據了太多城市空間,佔用了太多城市資源,使得居民難以忍受,想要‘奪回’自己的城市。許多城市在發展旅遊産業、開發旅遊資源、提供旅遊産品和服務時,沒有考慮到當地居民的感受,而居民的感受應該是第一位的。”四是環境層面,即旅遊對當地環境的影響。五是科技和新商業模式,南茜·考克萊爾指出,“新商業模式指的是共享經濟模式,例如民宿以及方便尋找餐館和景點的無線網絡。”
績效評估的具體做法是,由UNWTO和WTCF挑選的專家去旅遊城市進行實地調研,徵求目的地旅遊管理部門意見,撰寫報告,提供統計數據,明確績效考核指標。南茜·考克萊爾以比利時安特衛普和中國北京兩個城市為例做了説明:
安特衛普的強項是目的地管理、社會、文化以及科技。安特衛普與外界連通性好(有國際機場),城市公交網絡和基礎設施完善發達,當地政府對旅遊業有著高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結構,並有長期的戰略計劃,城市居民對發展旅遊業持積極態度並積極參與,旅遊産業被納入城市發展規劃中,環境可持續發展(包括交通擁堵、公共空間、能源功效、二氧化碳排放等)監管有力。
北京的強項是目的地管理和環境管理。北京有著豐富的保存完好的文化遺産,官方和半官方旅遊機構管理得當,因此旅遊需求持續增加,旅遊收入平穩增長。此外,北京與外界連通性好(不僅有國際機場,新機場的修建更是加強了這一優勢),城市公共交通發達,住宿選擇多樣化,美食體驗豐富(品嘗各種美食已成為旅遊的重要一項),市政府和旅遊局的管理結構成熟完善,多種旅遊機構參與經營,對旅遊業有長期規劃(例如5年發展計劃),旅遊可持續發展被引進城市規劃,城市旅遊管理結構使旅遊業得以全面發展,2016年~2020年將成立旅遊目的地管理組織(DMO),擁有強大和系統性的政府支持(土地分配、稅收、金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中小企業支持、創新激勵機制等)。(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