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文娛視頻圖片評論

“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座談會召開

旅遊首頁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原創稿 2017年06月05日 11:11 A-A+

原標題:

  人民網北京6月2日電 (記者陳苑)今天上午,由人民日報社政治文化部、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共同舉辦的“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研究員劉魁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巴莫曲布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蕭放等多位專家,以及東陽木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陸光正、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吳元新等非遺傳承人代表,共同就非遺保護的問題、理念、探索、實施等話題開展研討。

  作為非遺保護領域的知名專家,劉魁立著重談到了非遺傳承人的問題。他認為,非遺傳承人“左手連接著昨天,右手交給下一代”,“技術本身是無形的,記錄僅僅可以保存,但是它並不能把原來的東西體現出來。非遺還是體現在大師們的身上、手上、頭腦裏。傳承人的問題,可能就變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核心,保護住了傳承人就保護住了非物質文化遺産。”此外,他特別談到“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話題。他解釋,“見人”不僅體現在傳承人身上,更要體現在群眾身上,“沒有群眾的文化自覺,沒有群眾的欣賞和關注,就沒有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發展”。而“見生活”,就是要把我們的文化傳統和今天的現實生活很好地結合起來,讓非遺不僅僅成為對昨天的美好回憶,更要成為建設我們今天生活的一個非常寶貴的資源。”

  巴莫曲布嫫則特別關注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産持有者的實踐傳承和再創造的權益是否得到了尊重的問題。她認為,“我們現在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包括很多學者動不動就在談非遺的原汁原味,非遺的原真性、本真性或者是原創性,其實,非遺不僅是世代傳承,而且是不斷被創造的,這個再創造的過程是這些持有者群體在與歷史、自然和周圍環境的互動中不斷被創造。”她舉例談到,“全國各地都在過端午節,從漢族地區傳到了少數民族地區,哪是它的原形?這就是一個節日所體現出的中華文化的多樣性,這恰恰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給予人類發展的源源不斷的動力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一句話,我們要保護但我們不要凍結。我們不能用凝固的眼光看待非物質文化遺産。”

  身為非遺傳承人,吳元新講述了他傳承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的經歷。他感慨,“都説‘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就怕巷子深”,非遺不僅要靠傳承,也要重視宣傳與創新,“沒有有力的宣傳,非遺作品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傳承就成了一句空話。而銷售的前提是要創新,當然,無論市場怎麼變,‘不變’的是我們的技藝,‘變’的我們在傳承技藝的前提下不斷地創新。像藍印花布,可以做成服裝,符合現在人的生活,未來才有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司長陳通在會上談到,“非遺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活態呈現的主體內容,非遺保護事業關係到每一位中華兒女。要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努力完善全社會參與非遺保護的工作體系,形成人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局面”。

相關閱讀 非遺 | 傳承人
我要糾錯編輯:潘小娟 責任編輯:耿敏
  • 國內
  • 出境
  • 視頻
  • 美食
  • 圖片
  • 遠方的家
860010-11280406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