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上世紀80年代,在北京的幾個熱血青年滿懷著既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又要發財致富的願望,投資組建了一家開發文史名著旅遊商品的公司。聘請了當時比較有名的設計師,將某文學名著的內容繪製成連環畫;將名著中的人物印在扇子、撲克牌上,將名著中的名言警句印刻在筆筒、鎮尺、書籤上;把書名印在帽子、文化衫、馬克杯、鑰匙鏈上,並開設了專門的銷售商店。但進店的遊客只是觀賞,鮮有購買。這些産品多是被各種機構、企業當作政務禮品採購,總體銷售並不理想。幾年後,熱情之火被慘澹的銷售額撲滅,公司關門大吉,剩餘資金改做房地産,卻風生水起,一度轟轟烈烈。
幾十年過去了,旅遊商品市場上的文史名著旅遊商品主要品種仍是這些,只是材料有所不同,主要顧客還是各種機構、企業,主要去向還是政務禮品,遊客仍然看多買少。有人説,名著旅遊商品也只能開發這些品種,沒有什麼可開發的品種了。更有人説,遊客不可能喜歡名著旅遊商品。但其實很多遊客在山東某地旅遊時必買武大郎燒餅;在四川某地旅遊時,喜歡購買張飛牛肉……這似乎又在告訴我們,可開發的名著旅遊商品還有很多,關鍵是開發的思路問題。
前些年,政府開始推動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但很多人把文化創意和文化創意産業搞混了。文化創意是方式,隨便哪個人都可以進行文化創意。創意出的東西可以自我或與朋友欣賞,也可以作為産品投入市場。而只有投入市場的産品,才可稱之為文化創意産業的産品。名著旅遊商品的開發則屬於文化創意産業的一部分。
文化創意産品既要有文化,更要有創意。現在不少美其名曰的文化創意産品多缺乏創意。文化的表達方式直白、粗糙,缺少含蓄美,更缺乏實用性,多是開發給小眾群體的玩物,與大眾的現代生活需求脫節。開發出來的文化創意産品華而不實,可看不可用,雖能夠激發起人們的觀賞興趣,但不能激發起人們的購買慾望。
文史名著旅遊商品的開發要從産業發展的視角,按照文化創意産業的思維方式,在滿足遊客需求,引導遊客需求的理念下開發。目前,國內旅遊市場上最活躍的人群是中青年,最喜歡新鮮事物的仍是中青年。文史名著旅遊商品的開發要更多考慮中青年的喜愛特點。
開發文史名著旅遊商品時要以生活化的實物體現文史名著的內涵。因為人們長期需要大量的生活消費品,名著旅遊商品要想走入尋常百姓家,就要將文史名著的內涵與生活消費品巧妙結合進行創意設計。如:文史名著中有大量膾炙人口的故事,很多故事中又有關鍵的物品。有些物品開發出來不僅有趣,還適合現代人們的生活需要,又能讓人們關注名著。在開發時,需要把文化稍微藏起來一會兒,首先要考慮遊客需要什麼新的生活消費品,然後再從名著中找出哪些可以與之結合的內容,含蓄地體現在生活消費品上。
文史名著旅遊商品要進行系列化的開發,包括功能系列化、風格系列化、材質系列化、價格系列化等,只有系列化,才能讓遊客有更多的選擇,才能豐富文史名著旅遊商品市場。
名著旅遊商品還需要不斷出新。由於信息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快,好的旅遊商品銷售越快,越容易造成很快就出現審美疲勞。況且,要實現産業發展就需不斷出新。而同樣由於信息時代,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也更容易出新的創意。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文史名著眾多。名著旅遊商品的欠缺也是很好的發展機會。拋棄落後的開發理念,緊緊圍繞大眾旅遊為大眾服務的理念,充分體現豐富的文化內涵,讓文化在生活中體現,不斷創意出新的、實物的、實用的、系列的名著旅遊商品,讓名著旅遊商品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