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國網訊 據英國《衛報》4月6日報道,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在全球的229項世界自然遺産中,有114項世界自然遺産正面臨著來自工業發展的威脅。
據悉,這些面臨危機的景區均為聯合國指定的世界自然遺産,其中包括澳大利亞的大堡礁、美國的大峽谷以及中國四川的大熊貓保護區等地區。
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化石燃料開採以及非法砍伐等工業入侵行為,嚴重破壞了這些寶貴的自然棲息地。
世界自然基金會英國分會負責人大衛·納斯鮑姆表示,“即使是地球上這樣一片小的區域都無法得到應有的保護。然而,這些世界自然遺産不僅通過旅遊業和自然資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併為成千上萬的人提供生計,而且還支撐著地球上最為寶貴的生態系統。”
報道稱,這114項世界自然遺産對於其自然棲息地和動植物來説都極為重要,然而卻遭受著來自化石燃料開採和其他工業活動的威脅。
世界遺産分為自然遺産、文化遺産、自然與文化複合遺産和文化景觀四類。自然遺産指的是由突出的物理、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其中包括明確規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境區以及具有科學研究、保護及審美價值的地區。文化遺産是指碑雕、碑畫、建築群以及具有歷史、審美、考古、科學、民族學以及人類學研究價值的地區。自然與文化複合遺産需要同時符合自然遺産與文化遺産的特點。文化景觀則指自然與人類的共同作品。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標準劃分,在229項世界自然遺産中,197項為自然遺産,32項為自然與文化複合遺産。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的世界自然遺産中,自然遺産所佔比例超過五分之一,其他主要為人類建築,比如以非凡的建築而著稱的城市威尼斯。
有關評論家稱,聯合國為保護這些寶貴的世界遺産所做出的努力還不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授予的世界遺産稱號固然是垂涎欲滴的一種榮譽,但是當地政府也要承擔起保護它們的責任。聯合國方面也正在考慮動用武裝力量保護一些面臨特殊危險的世界遺産,這些危險主要來源於戰爭。
保護世界自然遺産可以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這些世界自然遺産所在地是猩猩、大熊貓和大白鯊等一些稀有物種賴以生存的家園。另外,這些世界自然遺産不僅為人們提供生計,還會提供食物、水資源、藥材等寶貴的資源,並且這些資源會給至少1100萬人的帶來福利。
世界自然基金會強調,伯利茲大堡礁地區的沿岸有許多建築群和紅樹林沼澤,保護其免受風暴和侵蝕的危害,這影響著19萬人口的生活,大約佔伯利茲人口的一半之多。
世界自然基金會還呼籲政府應禁止在世界文化遺産地區進行有害的工業活動,並且也應拒絕給在世界文化遺産地區進行工業活動的公司提供資金支持。(丁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