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記者 魏若濤
在恐慌、爭議還伴有謾罵聲中,中國足協昨天公佈了2017年中超、中甲的“新政”。簡單解讀就是外援註冊5人,上場人數累計3人;18人名單必須有兩個U23以下球員,比如今年是19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明年就是1995年以後,逐年類推,而且其中一人必須首發。
“新政”引起如此大爭議,從球迷和俱樂部角度講,限制外援人數,意味着球隊實力打折扣、比賽質量下降、球市也將受影響,對於蒸蒸日上的中超、中甲來説,或許是一盆冷水。但對於中國足球未來發展,特別是本土年輕球員成長、成才來講,無疑是件好事,集中體現就是國足的成績,這是中國足球的晴雨表。
剛剛接到了足協“新政”的相關文件,永昌俱樂部相關人員,便開始商討球隊調整和應對之策。據了解,永昌隊目前U23歲以下球員,多數集中在預備隊,而王子豪、譚想等是為數不多能躋身一線陣容的球員。即使這樣,在新賽季中甲激烈競爭的現實中,他們能否首發甚至出場,依然是未知數。而困擾永昌隊的難題,在中甲絕非個例,除了杭州綠城、上海申鑫兩家青訓相對較好的俱樂部,其他球隊都面臨着年輕新秀不堪重任的局面。
預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在中超更多集中在外援方面。“新政”對於外援的人數限制,影響最大的是亞外,許多亞外將因此打道回府或無球可踢。最典型的是上港剛剛引進的烏茲別克斯坦球星艾赫邁多夫,由於外援人數限制,他要與胡爾克、奧斯卡、埃爾克森三名世界級球星競爭,很可能被打入“冷宮”——新賽季將面臨長期坐冷板凳的尷尬。為引強援大把燒錢的上港等豪門,現在估計只有哭的份兒。不過,這項新政對於國足未來的規劃,是具有推動和配合的作用。目前在國足,張玉寧、王靖斌等新秀已讓國足嘗到了甜頭,無論如何,“新政”最終的效果,很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