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昨日,上海綠地申花俱樂部與上海體育學院簽署合作共建協議,上海綠地申花上體女足成立,球隊將從本賽季開始征戰女乙聯賽。
從年初準入規程調整,到6、7月女足世界盃歐洲女足整體崛起,再到昨日申花官宣,中超俱樂部組建女足成了足協強制的準入標準,更是女足發展的大勢所趨。只是,中超是否真能帶女足“飛”起來?中超女足,是否真能熱起來?
男足帶女足是大勢所趨
年初,足協下發《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準入規程》調整通知,要求各中超俱樂部在2020年必須擁有一支女足隊伍,並參加女超、女甲或女乙聯賽。
夏天的法國女足世界盃,8強球隊中除最終奪冠的美國隊以外,其他7支球隊均來自歐洲。中國女足被意大利隊淘汰、止步16強之後,關於歐洲女足迅速崛起的討論很多,其中繞不開的一個原因就是歐洲的俱樂部按照男足的經驗和體系打造女足。
有報道稱,國際足聯已將2023年女足世界盃擴軍的計劃提上日程,有多達9個國家準備申辦。若國際足聯執委會在本週通過此項提議,國際足聯計劃在2020年5月公佈下屆賽事的東道主。如果擴軍成功,無疑將激勵更多國家和地區發展女足。
本屆世界盃,中國女足尚能從小組賽突圍。但在年輕球員未能持續、大量涌現,而大賽任務接踵而至的情況下,等目前這批主力度過黃金期之後,中國女足還能靠誰去拼國際大賽?
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女足效倣歐洲,讓中超俱樂部發展女足,就成了大勢所趨。提供應有保障、形成聯賽體系、擴大球員基礎,職業俱樂部可以幫助中國女足更好地逐步發展。
“男多女少”局面不會出現
今年4月,2019中國足協職業俱樂部準入工作會議暨準入信息化系統使用培訓會在廣州富力中心召開。會議對2020賽季中超準入規則進行了介紹、解讀,足協對女足球隊的相關規定給出了兩種方案。
一是俱樂部自有女足球隊,即全資控股,比如江蘇蘇寧俱樂部旗下的蘇寧女足;二是在俱樂部控股達到51%以上的情況下,到外地購買符合條件的女足俱樂部,比如前天津權健俱樂部控股的大連權健女足。
有觀點認為,中超球隊加上可能衝超的中甲球隊至少有20隊,而目前女超(8支)、女甲(10支)的球隊只有18隊,已經出現“男多女少”的局面,可能會出現男足職業俱樂部爭搶女足球隊資源的現象。
實際上,中超俱樂部要吸納女超、女甲球隊的難度很大,最難的還是“錢”。年初足協的通知中規定,女超俱樂部每年投入不得低於1500萬元、不得高於3000萬元,女甲、女乙俱樂部酌情執行。
對大俱樂部而言,這筆錢也許不算什麼。但對中小俱樂部而言,每年投入女足俱樂部的下限加上前期啟動資金,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而如果不買現成的女足球隊,讓俱樂部從零開始組建,更加困難、複雜而且低效。目前,大多數俱樂部正在通過3種方式,各自組建女足。
一是將目光投向高校,比如申花,上體女足的隊員多是出自各地球隊,實力不差。二是依託俱樂部自身優勢,比如恒大和富力,他們都有足校。三是各省市已有的省隊、市隊,這類球隊肩負全運會、青運會等比賽任務,都是相對比較成熟的球隊。
接下來,各中超俱樂部對建立女足球隊的官宣或許將陸續到來,勢必引發一波中超女足熱潮。
女足發展關鍵不在中超
發展女足不能靠“三分鐘熱度”,需要腳踏實地,重視發展規律。畢竟,過去和現在,忽視足球發展規律的事情已經很多。中超俱樂部必須擁有女足球隊的規定公佈後,有觀點認為,勢必會有俱樂部為應付政策而敷衍了事。
職業女足球員的待遇普遍不高,幾年之前還發生過俱樂部解散的情況。但如今在足協的規定面前,這種極端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不大。相比歐洲的職業足球俱樂部,目前中超還在學習、成長之中,還在一步步變得更專業、更職業。
這樣的情況下,首要問題在於,中超俱樂部能否為各自的女足球隊提供應有的、足夠的和職業的保障?保障男足尚有不足,女足的利益更容易被輕視,這就需要有力的監督措施。
到2020賽季,中國女足聯賽體系恐怕也會出現大調整,擴軍勢在必行。
但目前的情況是,為了給女足世界盃讓步和備戰明年的奧運會預賽,今年聯賽的賽程被過分壓縮,女超8支球隊要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裏踢完14輪比賽。這讓從長期集訓和剛從世界盃歸來的國腳們承受了巨大的受傷風險,也有不少球員已經遭遇傷病。
當女足球隊都在為國家隊長期集訓讓路,以致破壞聯賽的連續性和完整性的時候,聯賽將更難發展。如此,讓中超俱樂部發展女足的意義又將何在?金字塔頂端的聯賽得不到發展,金字塔底部的球員基礎又將如何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