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長”為何一“頂”就倒?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19日 15: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央視《新聞1+1》報道,安徽固鎮縣環保局副局長帶領一個五人組成的環保大隊,到轄區內一家企業去檢查被指影響招商,幾天后被縣政府集體停職。除了他們五人之外,並沒有去現場的鄭局長也被宣佈停職。(6月18日新華網)

  “環保局長”“頂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頂不住”,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固鎮的這個例子,則是“頂得住”就“站不住”的最新版。為什麼“頂得住的站不住”?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一些地方政府“以GDP為綱”,“寧可嗆死,不能餓死”。在這個背景下,“環保局長”有所作為就意味著與“GDP為綱”大相徑庭,自然就成了畸形政績觀的“眼中釘”。而一“頂”就倒的“環保局長”形成鮮明比照,一些污染企業卻被當地政府“掛牌保護”,只要一個“申訴”,就讓能“環保局長”丟掉烏紗。

  第二個原因是,在現行行政管理體制中,地方環保部門實行的是雙重領導、以地方為主的管理模式──既然是以地方為主,就意味著“環保局長”的“烏紗帽”攥在地方領導手中。這麼一來,結局其實已無懸念:即使“環保局長”在環境保護上“頂得住”,他在局長的位置上卻就“站不住”;而要“站得住”,就必須配合地方政府的“GDP為綱”,甚至在環保這一塊為涸澤而漁打掩護,或者至少要眼開眼閉,裝聾作啞,讓自己成為擺設。

  治污先治官。環境污染的問題,説到底就是“官帽問題”。倘若評價一個官員政績如何,是否提拔使用,全取決於“數字”是不是好看,自然會使一些官員熱衷拼資源、拼環境,這樣的官員一天不被問責,反而因“發展有功”得以升遷,就一天不能阻止更多的官員對其效倣,就一天不能阻止科學發展觀的政令被“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另外,應改變地方環保部門管理以地方為主的模式,讓“環保局長”“頂”而無後顧之憂。如果沒有制度的跟進,即使“環保局長”想“頂”,但在其“頂得住”之前,恐怕已經“站不住”了。

 

責編:任釗奇

打印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