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6月12日上海市浦東新區法院開庭審理了女研究生潘潔涉嫌交通肇事案。2月10日,潘潔駕車在浦東中環路由西向東行駛至楊高南路出口處時,撞上正在該路段施工的工人,導致4死6傷。(6月13日《東方早報》)
在庭審中,公訴人與辯護律師爭論的焦點是施工單位是否具備施工資質問題,受害者家屬與旁聽者則更多關注肇事女研究生對自己行為的態度。不少網絡媒體轉發報道時,強調女研究生在庭審時未道歉引發不滿的信息,新聞後面的許多跟帖更顯示,網友對女研究生不道歉的行為強烈不滿。
如此重大過失,連一句鄭重的道歉都沒有,公眾質疑的不僅僅是潘潔個人的道德素養,還有對教育的深刻反思。女研究生、駕駛福特轎車、到機場接父母、肇事後有男友聯絡協商賠償,最終卻推脫無力賠付。肇事者的學歷與經濟背景,與她在庭審現場的表現形成巨大反差,引發公眾不滿實屬必然。
經濟實力與知識能使人獲得更多的自由度,但這種自由度應該與社會責任相對應,在潘潔身上,人們看到的卻是負面效應:她規避自己的經濟責任,卻連起碼的道德責任也忽略,不道歉實質是不願意給受害者與受害家屬以情感上的安慰。她不知道,相對那麼多被自己傷害的生命,無論承擔什麼樣的經濟與道義責任,都是無力的。而越是這樣,越需要勇於承擔道義責任,向受害者及其家屬説聲“對不起”。
今年年初時,在美國新澤西羅格斯大學就讀生物學博士學位的江海松,在紐瓦克機場私自進入安檢區與女友擁吻,導致整個機場被“吻癱”數小時,最終,他被判500美元罰款和100小時社區服務。儘管江海松並沒有因此釀出災難性後果,但他卻在市政法院鄭重表示:“我向那些受影響的人致以深深的歉意。我只是想和女友多呆一會兒。我犯了大錯,也吸取了大教訓。”他不僅承擔了經濟責任,還完成了道德上的義務,公眾因此願意接受一個對自己、對社會負責任的悔過者。
為人謙虛,並經常道歉,是培養兒童同樣價值觀念及技巧的最佳方法,他們長大後,就知道如何適時合宜的道歉,而不會成為高傲自滿、不顧他人感受的人。這將培養孩子的同情心,並幫助他們建立成功的人際關係。人難免犯錯,但不會道歉將會更加傷害他人,對人際關係造成永遠無法彌補的損害。
在培養孩子學習道歉、同情心與責任擔當方面,我們的家庭與學校都應該反思,要認識到,只要是自己的責任與罪錯,就應該勇於擔當,沒有道歉就沒有寬容與社會和解。因此,希望女研究生潘潔能儘快向受害者及其親人鄭重道歉。
(吳祚來 原題:沒有道歉就沒有社會和解)
責編:趙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