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如今一毛錢能買到什麼?常州一位市民近日在市內一家醫院給孩子看病時,僅花了一毛錢,孩子的病就痊癒了。這個一毛錢處方被病人家屬譽為“世界上最便宜的處方。”(6月9日揚子晚報)
對開出處方的常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徐莉醫生來説,也許只是個例,她不可能對每一個病人都開一毛錢處方。但是,她“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的原則,在看病難、看病貴的今天,實屬難能可貴。
醫院為病人看病,實行的是“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不知何時起,醫院變味了,成了“搖錢樹”。小病大處方,無病也檢查,加上昧著良心的收紅包,想著法兒掏醫患者的錢袋,讓人“死得起,病不起”。
從道義上説,“一毛錢處方”彰顯了好的醫德、醫風;從經濟上説,它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病患者的經濟負擔;從資源上説,它保障了醫藥資源的合理消耗;從管理上説,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可以合理用好每一個銅板。
常州市第七人民醫院考核體系,對醫生用藥不作考核,而是把醫生的工作量、服務質量作為綜合考核目標。也許,正是考核目標導向催生了“一毛錢處方”的誕生。
責編:趙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