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汪俠兩年前參加高考
在一位老師的攙扶下,81歲高齡的汪俠走出考場。今年已是汪老第十次參加高考了,他是瞞著家人偷偷來考試的,“你們不要寫報道哦,萬一被老太婆看到了,她會罵我的。”汪老笑著對記者説。(6月7日《現代快報》)
汪老會不會挨老伴兒的罵,我們無從得知,但他遭到了很多網民的批評,這是確定無疑的。翻閱新聞後面的網民留言,絕大多數是勸告、質疑、嘲笑甚至謾罵。這種情況讓我感到吃驚,本以為如今的年輕人早已學會了尊重、寬容和理解,沒想到有些人竟對一個八旬老人如此出言不遜。
批評汪老的留言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從汪老自身出發,認為在高考上浪費時間不值得,不如用來享受晚年生活——這類留言純屬“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另一類留言則是從“大局”著眼,認為汪老是在浪費高考資源,他如果考上大學,則勢必擠佔適齡學子的機會,浪費教育資源——我相信,有此想法的並不僅僅是那些留言的網民。
而在我看來,拋開高考是每個公民的權利、分享教育資源也是每個公民的權利這些不論,汪老十次參加高考,恰恰生動地詮釋了教育的本來含義。
教育是培養人才的事業,我們經常這樣説,絲毫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在教育資源緊缺的年代,國家通過考試選擇一部分人上中學、上大學,其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對於受教育者而言,則主要是為了獲得生存的本領、奉獻社會的能力。這樣的教育方針(目標價值)看上去無可非議、沒有問題,但是,當其遭遇現實時,問題便來了:一個分數達到要求的殘疾學子,如果讓他上大學,他畢業後可能無法從事相關工作,不能為社會作出貢獻;如果不讓他上大學,則侵犯了他的權益,不公平且沒有人情味——這樣的悖論或兩難選擇,同樣體現于老年人上大學。
好在,隨著教育資源日漸豐富、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來臨,我們得以有機會重新思考教育,並逐漸尋找到了教育的本義:教育不應該以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為唯一目標,而應以尊重人的個性追求與發展、滿足公民的受教育需求為最高目標;教育不只是為了讓人們獲得生存的本領、奉獻社會的能力,更是為了滿足人們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願望;教育應首先著眼于對受教育者自己“有用”,這種“有用”可能是通過工作實現自身價值,也可能只是為了享受學習過程、接受知識滋補、充實精神世界。換言之,哪怕一個人大學畢業後不願(不能)參加工作,甘於碌碌無為、無所事事,也不能説他上大學是無用的。
這就是教育“以人為本”,而不是“以培養人才為本”。後者暗含著功利性目的,以社會需求作為衡量標準;前者則從個體需求出發,更加體現了對於“人”的尊重。實際上,正是在對教育本義的不斷尋求、正本清源的過程中,國家逐步放鬆了對殘疾考生上大學的限制,取消了參加高考的年齡與婚否限制,於是包括汪俠在內的老年人才有了參加高考和上大學的機會。當國家取消高考年齡與婚否限制時,人們一致歡呼,而當真的有老年人考大學、上大學時,一些人卻極盡諷刺之能事,其實大可不必。
(晏揚 原題:八旬老翁十次高考詮釋教育本義)
責編:趙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