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人月:5億元治不好一條小河?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03日 09: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我想問一下政府部門,為什麼一條河要分兩次來治理?”6月1日,在稅務局的預算審議會議上,深圳市人大代表鄭學定嚴厲批評福田河三年花了5億元,而治理效果仍不見好。(《廣州日報》6月2日)

    其實,治污打水漂的遠不止福田河,這也不僅是將支出詳細列明就完了。如果治污的錢“專款專用”了但效果不彰,是不是就可以免於問責?

    “滇池治污13年花46億元”,“太湖治污16年投資逾百億元功敗垂成”,這是兩個極端例子。面對爭議,滇池管理局方面曾説,“滇池的治理資金每天都接受審計。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嚇人,每年平均也就3億,比起國外治理水體的投入來説,是非常有限的。”(《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6月8日)

    此話道出了國內治污工作中一個似是而非的可悲現狀:只要資金使用沒問題,不管效果如何,都可心安理得。投入可以不計成本,卻不用對結果負責。在這樣的治污機制下,年年治污年年污,也就不足為奇。

    對深圳福田河,人大代表所能監督的恐怕只能止于錢的用途,對為何花了錢卻不見效未必管得著,因為治污這項技術活,不像建樓房看得見摸得著。針對太湖治理,有專家就直指,不是錢的問題,是人的問題。南京大學劉志禮教授曾痛心疾首地表示,治水專項成了利益相關者的分肥大餐:有些本已被其他國家反復研究、確認是完全錯誤的研究項目,在利益集團的推動下強行開展,卻毫無實質效果。而真正有價值、有效果的治水技術,卻拿不到科研經費。(《國際金融報》2007年6月21日)

    “中國已掌握的水處理技術已達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太湖乃至全國其他湖泊河流治理中所實際應用的技術水平卻落後國際近50年。”世界水協理事劉光釗説,在太湖治污工程中,落後的工藝、落後的管理佔據了水務市場的大半個江山,多年治理都是表面功夫,致使治理效率難以提升。

    太湖就是低效甚至無效治污的樣本。據報道,中國連續幾個“五年計劃”共投入了1.2萬億元,但治污效率之低也同樣“史無前例”。

    這就是治污的痛感所在。治污效果不彰除了常見的邊治理邊污染、多頭管理步調不一等因素外,治污腐敗恐難辭其咎。這種隱性腐敗跟挪用款項、貪污受賄不一樣,雖然審計上都乾乾淨淨,錢都花到了項目上,但項目本身不科學,豈非緣木求魚?

(余人月 原題:5億元治不好一條小河痛在哪)

 

責編:趙春曉

打印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