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林:富人移民:富了、跑了、還潑臟水?

發佈時間:2010年05月26日 15: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

    根據4月初發佈的《2010胡潤財富報告》估算,中國目前有5.5萬名億萬富豪。沒有可信的數據顯示這些富豪已經有多少移民海外,但北京因私出入境仲介機構協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再次掀起投資移民海外的熱潮,2009年到美國投資移民的EB-5類簽證的中國申報人數已經翻了一番,從2008年的500人上升到超過1000人。(《內地富人掀海外移民潮 擔憂國內被均貧富》,新華網,5月22日)

    全球化時代,移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這種事在“移民萬花筒”的美國、在一體化的歐洲都隨處可見,就是在中國的香港、廣州、上海、浙江、北京等地也到處可見不同膚色的面孔。遙想當年,備受生活壓力的華人負笈南洋,迄今已然在東南亞和其他地區成為各自領域的“中流砥柱”。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就曾經對鄧小平講到:今日的新加坡人大多是閩粵等地貧窮及目不識丁的底層移民的後代。所言雖有過謙之意,但是大體符合歷史境遇。但凡在故土能填飽肚子、“老婆孩子熱炕頭”地生活,誰願意背井離鄉呢?

    可惜的是時代不同了,被迫背井離鄉的故事如今儼然變成“達官貴人”的“體面之事”。相比明星移民、官員移民大多藏著掖著的行事風格,“富人移民”反倒顯得“光明磊落”而且似乎理由十足。新聞報道裏就列出了三條理由:一是子女教育,二是尋找安全感,以免被“均富”,三是尋找新的生活方式。任何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人們對於技術精英、知識精英手持綠卡、來去自由雖然憂心卻能容忍,對於生於斯、長于斯、富於斯的“富人移民”卻頗有微詞。

    任何一個社會,富人強人的出現並不是個人努力奮鬥那麼簡單。中國的例子最簡單,沒有改革開放政策,就沒有新富階層。美國的例子雖然不明顯,但是美國兩黨稅收政策的每次調整,都關切著富翁財富的“增減”。不論增減,在美國成長起來的富翁們,其總體的“社會責任”水平不説是全世界最高的,也能算的上前列。這種傳統自工業化時代就有,例子很多,工業化進程中,富翁們為了緩解種族矛盾,通過資金支持、股票贈予,努力創造了一個“黑人資産階級”;城市化高速發展時期,為了解決工人們的住房問題,不少富翁出資為員工建房維持勞資關係。現代美國富翁們的慈善事業就更無需再提,想必國人大多能耳熟能詳了。

 

打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