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5月25日 13: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視線
5月24號,也就是今天,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拉開了帷幕,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張照片就是今天在開幕式之前雙方代表團主要成員的集體合影。這張照片被媒體稱為是“超大型的中美全家福”,照片上兩國部級以上的官員加起來就有五六十位。在中美關係一度出現波折,經濟復蘇仍然是全球中心議題的這樣一個大背景之下,此次中美對話無疑具備有特殊的意義。中美雙方要談什麼?為什麼美國會派出這麼龐大的一個陣容?雙方在哪些方面能夠談出成果?
主持人:我們知道有些大戰之前搞一些心理戰術,或者説搞一點暖場項目是很起作用的。您認為美方確實也在暖場的話,暖的是個什麼場呢?
孫哲:一種氣氛的營造。其實我們中國官員表現也是非常好的,王岐山去年奧巴馬給他一個籃球的時候,他也當場比試了一番,而且中國不光是籃球本身,中國輸出了一個打籃球最好的姚明,那是最好的中國産品。戴秉國國務委員他去美國的時候,他曾經説過一句話,中國不是前蘇聯,這句話對美國戰略界震撼很大,因為這一句話就讓美國感受到和中國的和平發展,可能是對美國有利的。所以中國官員和美方官員的表現其實是一種自然的反應,這種氣氛的營造,結合這次對話來説,我覺得可以説開創了國際關係史上一個罕見的先例。除了奧運會這樣的場合,一個國家可以派出兩百人的代表團,在一種工作訪問上,美國沒有跟法國,沒有跟英國,沒有跟加拿大有過這種磋商,中國也沒有跟其他的國家有過這樣大規模相互交往。
我覺得中美這種合作共贏,如果對話能夠機制化、長期化下去,中美雙方合作共贏,不同體制之間的合作,能夠引領世界前行,或者至少給世界提供一個發展多元化,大家意識形態不同,但是可以建立一種比較親切的工作關係,起碼樹立這樣一個範式。
水均益:有人也在説,儘管中國人並不認可中美工治、G2這樣一個概念,但是現實擺在這兒,您剛才説到的,中國和美國這樣兩個重量級的國家,而且是帶有很強引領作用的這兩個國家,他們坐在一塊兒談些事,世界上別的國家是不能不聽的,而且還應該是豎著耳朵認真的聽。但是我注意到,美國人好像對於這個倒不是看的特別高,或者説保持著一種相對冷靜。我們來看看,比如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就認為,現在站在美國面前的是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地位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迅速提升,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這是説明中國。華爾街日報説,美中對話今天開幕,即便是有所成果也不明確到底會達成什麼樣的協議,奧巴馬政府可能高估了美中之間真實的戰略合作水平。還有一個我們注意到,《洛杉磯時報》説,華盛頓的要求不可能動搖中國,甚至不會被中國理睬。像這樣的概念,孫先生您給我們分析一下,美國人是不是認為,在這次中美對話當中,恐怕不會有什麼特別突破性的一種看法,他們這種考慮出於一種什麼樣的思考?
孫哲:剛才説了“風雨同舟”也好,這些成語,美國人前幾年一直用了另外一個成語叫“同床異夢”,所以美國人到了中國他懂得為客之道,他要説一些好聽的話。在外交積極表態的時候,他應該口惠而實至,應該拿出具體的行動來。其實中國和美國在某種程度上,十年之內很難成為真正意義上心貼心的朋友,因為社會制度、價值觀畢竟不一樣,所以這也是美國戰略界的擔心,包括扎卡利亞出了一本書——《後美國世界》,五個怎麼辦,美國戰略界怎麼去處理,如果中國靜悄悄地,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美國的軟性實力、影響力就會得到削弱。如果中國只關注發展自己,他也不去挑戰美國的權威,美國怎麼辦。如果美國想打一場新冷戰,但是對手又是一個具有13億人,而且市場經濟活力很充沛,這個時候美國怎麼辦。他提出了一系列對美國領導者、當政者一些很刺激性的話語。我想不管怎麼説,這次戰略對話主要是解決一個長期的戰略性,規範中美今後發展的道路,新的工作方法和新的工作方向。
另外一個,也會有相當一部分實際的成果出來。因為張教授和我都參與了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領導小組多次的諮詢會議,準備是一個長期的,半年以上的過程,也都是中美之間相互鬥爭當中來磋商出主題。
責編:任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