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最近菜價的上漲讓更多年輕的主婦感覺到了壓力,面對蔬菜上漲的趨勢,他們自嘲變成“菜奴”。 於是,“儘量等菜場快下班再去買”,“鎖定一個固定攤位買菜”, “在陽臺花盆裏種點蔥”等招數開始流行,網友紛紛曬出自己的“買菜省錢攻略”。(5月20日《河南商報》)
前兩天,筆者也經歷了一段尷尬的買菜經歷:精心挑選了一塊山藥並且嘴裏還説著“我們家人最喜歡吃山藥”式的小資語調,結果卻被告知這根山藥為13塊錢,驚訝、木訥,繼而裝成大款,滿不在乎地拿下了它。看來,我也趕流行,“菜奴”了一把。
房奴可以不當,但這個菜卻是每天必需品,不能不吃。雖然早就有媒體總結出了“4月漲價”這樣的定律,然而,今年的這兩個月份,我們仍然很容易地感受到了蔬菜成為“奢侈品”對我們的打擊。年年春天蔬菜必漲,換不來年年春天必有調控措施,相反,一些人還總是帶有善意地勸説公眾:今年蔬菜漲價是因為“倒春寒”,再過一個月,本地菜下來就好了……
德國詩人裏爾克説過,“挺住意味著一切。”作為民生真實寫照的菜價問題,除了要求市井百姓“挺住”以外,職能部門的調控措施還應當落實到位,比如菜農補償問題、比如針對CPI升高的工資調整問題,等等,如此,我等才不至於成為為買菜而絞盡腦汁想省錢者。
責編:趙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