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壽臣:汶川作證:四川與祖國,血脈相連!

發佈時間:2010年05月11日 16: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在線

    兩年前的2008年5月12日,一個黑色的日子。那一天,一場震驚全世界的大地震在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爆發,數萬生命在災難中喪生。

    2010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兩週年祭日。兩年前的那一幕幕慘烈冰冷的畫面,依然像幻燈片一樣在腦子裏閃現。 

    逝者長已矣,生者在奮起!

    我們所有的倖存者,對逝者最好的紀念就是用我們的雙手去修復破碎的河山,讓她更堅固、更美麗!

    兩年前,汶川地震災區滿目瘡痍,到處是觸目驚心的殘垣斷壁、瓦礫廢墟;兩年後的今天,那些慘烈的場景除了部分留下作紀念外,全都成了記憶。曾經的廢墟,矗立著一排排嶄新的家園。災區人民把悲愴化成了奮進的力量,創造美好的新生活。

    來自全國各地的援建者,他們晝夜奮戰,不怕困難,用最快的速度、一流的質量,建設災區新家園。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全縣農房倒塌13700余戶,3800多戶遭到嚴重損毀。目前,汶川縣15398戶重建新房和1296戶維修加固農房均實現了“三個100%”,即100%竣工、100%搬出過渡房、100%遷入新居。映秀鎮,曾經是地震的震中,如今,一幢幢極具特色的農家小樓讓人眼前一亮,漂亮、整潔的村貌,供水、排水、綠化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全村農房勝似鄉村別墅。汶川震前共有農村居民18377戶66925人。

    北川,遇難失蹤人口最多,破壞損失最大,整座縣城被夷為廢墟,全縣範圍找不到一塊兩平方公里以上的平地,給重建安全選址、修橋鋪路諸多方面帶來重重困難。

    當地政府堅持“科學、和諧、務實、艱苦”四大重建原則,請來了50多家全國有甲級資質的規劃單位和上千名規劃高手,對全縣災後重建進行了全方位系統規劃設計,並以安全安居、民生民俗、人文生態、産業空間、城鄉統籌和可持續發展為主線重建,既保證人民群眾實際需要,又具有長遠發展的廣闊空間;重建堅持民生優先,目前,北川災區基本做到了家家有房住,戶戶在就業,人人有保障。

    不僅是汶川,不僅是北川,整個災區的面貌都在日新月異。

    我們看到,災區的重建不再是簡單的重新蓋房修路,他們的建設理念是:生態與環保並重,現代與民俗並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當地政府和建設者們將災區的重建融進了新農村、新城鎮的現代化元素,既有文化底蘊,又有旅遊潛質。

    我們看到,所有的建設者都是汶川人。他們把援建工作當做一項神聖的職責。為災區人民建設家園,就是為自己建設家園。

    因為責任,因為愛心,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行動,贏得了災區人們深深地愛戴。每一個建設者的名字都將寫入災區重建工程的史冊。

    5月6日下午,綿竹市漢旺鎮農業服務中心會議室。一個關於18省市對口支援汶川地震災區的電視專題片播放結束,一片響亮而持久的掌聲便將之淹沒。會議主持人、省委常委、副省長魏宏提議:“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對口援建四川災區的18個省市的人民、向18個省市參會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誠的感謝!”

    在災區建設過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動人畫面,那些感天動地的故事,災區人民不會忘記,全國人民不會忘記。

    ( 本文發表于2010年5月9日 )

 

  

責編:趙春曉

打印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