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寧:打“市場炒房”更要打“權力炒房”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17日 08: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此次信貸調控能取得怎樣的效果,還是一個問號。一方面是信貸調控往往只是“止痛片”,並非治本之藥。目前可以説是全民炒房,根源就在於不但房價上漲的預期未變,而且通貨膨脹預期在加劇。信貸調控顯然解決不了房價預期和通脹預期。

  另一方面,信貸調控能否落實到位還需觀察。信貸政策一直是樓市調控的重要手段,但多數時候效果並不明顯,原因是不少商業銀行為了各自利益,不僅不嚴格落實政策,反而違規操作。媒體曾披露:一個人可以貸款買35套房。此次出臺的信貸政策究竟能否約束這樣的炒房人和違規銀行呢?況且,有些人不用銀行貸款也能炒房。例如,溫州人炒房就有多種融資模式:一是股權式合資;二是個人融資;三是“民間互助會”。信貸調控對民間融資炒房來説是無效的。

  雖然今年以來土地、稅收、信貸政策收縮了不少,但房價瘋漲的勢頭並沒有遏制住。據最新統計顯示, 3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漲11.7%,其中新建商品住宅同比漲15.9%。在此情況下,加強信貸調控是必需的。

  信貸政策嚴厲之後,公眾自然而然期待更具殺傷力的稅收政策。但我以為,房産稅與信貸政策遏制的僅僅是市場炒房,但遏制不了“權力炒房”。據我觀察,“權力炒房”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政府炒房,另一種是官員個人炒房。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曾指出,房地産部分城市有泡沫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炒房。比如,一些政府部門掀起團購風,以大大低於市場的價格將一些熱點樓盤搶購一空,這難道不算炒房嗎?某些監管部門對開發商捂盤惜售不聞不問,甚至包庇縱容,其實比開發商炒房更惡劣。

  再説官員炒房。僅上海就有兩位著名的炒房官員:浦東新區原副區長康慧軍因為利用職權低價購房,被稱為“炒房區長”; 浦東外高橋規劃建設處原處長陶建國接受開發商賄賂29套房産,被稱為“炒房處長”。 我相信其他地方也有不少這樣的官員。另外,還有一些官員加入炒房團直接炒房。

  因此説,有關方面既要打擊“市場炒房”,更要打擊“權力炒房”——調控樓市需要反腐同行。

 

責編:任釗奇

打印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