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金亮:中國建世界一流大學眼下是個傳説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16日 09: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目前沒有世界一流大學。”12日晚,做客華中科技大學“科學精神與實踐”講座的北京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智宏如是説(《長江日報》4月15日)。許智宏的這句話説出了眾多人的心聲。偌大中國,人口幾乎要佔到世界的四分之一,經濟也馬上變成世界老二了,竟然一所世界一流大學都沒有。當人家把諾貝爾獎一個個拿回家的時候,我們還是零,中國的高等教育實力也與中國的大國地位太不相稱了。

  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2010年最新發佈的全球名校百強排名,北大排在第52位,清華第56位,中國這兩所首屈一指的名校連前五十強都沒進。無獨有偶,此前,由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排出的2008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500強”,國內名校如北大、清華、上海交大、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都無緣世界大學學術前200強。

  筆者身在高校,這幾年深刻地感受到,中國的大學越來越大,人越招越多,高樓也越來越多。中國的大學好比一個身段很好的模特,可謂有模有樣。可是,有長相沒文化,沒精神,沒氣質,成不了世界名模。筆者也認識一些教授專家,可是越是名氣大的,越沒時間潛心研究。上上電視,搞個訪談,出國考察,參加活動,整天打飛的像打出租車一樣,在天上的時間比在地上的時間還多。教授專家們忙於商業,勤於應酬更像個商人,趕場賺外快的就更屢見不鮮了。

  高校是官場的延伸,人們不會忘記廈門大學40個教授爭聘一個處長的新聞。高校領導都是有行政級別的,比如許智宏校長就該是個部長級別。學術被政治豢養,乃至學政不分家,學為政所用。中國最大的博士群在官場,就是一個鐵證。中國每年招五六萬個博士,大部分都是當官的,擠掉眾多棟樑之才。官員讀博大多不過是為了增加個陞官的砝碼,哪有心情與精力去搞學術,他們的論文質量會好到哪去呢?許智宏説,北大與耶魯相比,論文的數量差不多。是啊,中國的博士數量早已超過美國,在發表論文的數量上早就世界領先。但不要忘了,中國的博士、碩士學位人家美國等發達國家是不承認的。

  許智宏提到,一流大學是用錢堆出來的。然而,世界銀行高等教育主管Jamil Salmi通過研究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大學發現:僅僅有錢是遠遠不夠的,世界上最貴的幾所大學如喬治華盛頓大學、肯陽學院、巴克乃爾大學、瓦薩學院和薩拉勞倫斯學院,都不是世界一流大學。而中國名牌大學,大約也不缺錢花,建個三層樓的食堂都要安裝兩部電梯,為了教學評估不惜花掉幾千萬元,用來搞學術的錢都用來搞面子工程了。人家發達國家更不缺錢,但是建築有的是幾百年曆史的,教學設施堪稱陳舊、落後。前不久,筆者在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中看到,一位知名德國學者説,在德國很多亞洲的留學生看到他們破舊的教學設施就走了。可人家在軟體上絕對是世界一流,其學術成就也不是那些只有良好硬體設施的高校所能比的。

  與我國那些三流學校幾個合併起來爭個重點大學名號的做法不同,那些世界頂尖名校規模很小,很少有人數超過一萬的。反觀中國的名牌高校,個個都人高馬大,光鮮亮麗,可不乏素質不高的蠻漢。建校約900年的牛津大學,雖然陳舊,可人家個個都是精英。牛津産生了至少7個國家的11位國王,6位英國國王,4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9個國家的53位總統和首相,包括25位英國首相(其中13位來自基督教堂學院),12位聖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紅衣主教。北大培養了幾個世界知名的專家學者?

  中國人始終心比天高。就在2月28日,科技部還召開發佈會,説要在2020年前建成若干個世界一流大學。這種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再次暴露無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需要長期奮鬥,要得到世界的公認,不是想什麼時候建成什麼時候就能建成的,更不是自封的。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期待中國能有傑出的大學,可目前看來,中國建世界一流大學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傳説。

 

責編:趙春曉

打印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