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跨越發展新上海 全球華彩聚世博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12日 10: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文匯報

  今天,距世博會開幕只有30天了!“三十”而立:浦江兩岸,絢麗的“中國紅”與“日本紫”、“德國銀”、“巴西綠”、“法國白”、“泰國黃”相映成趣;地球村、萬國園裏風情萬種,暖意融融。

  在世界的眼中,這是一座日新月異的城市,十里外灘華麗“轉身”,虹橋樞紐新航站樓拔地崛起……爛漫春光中,白玉蘭昂首綻放。此刻的上海,充滿“精、氣、神”。

  風姿綽約,全球華彩盡收眼底

  世博衝刺,最後的時刻扣人心弦,精彩無比。國際的目光,齊齊聚焦上海。英國外交大臣剛剛為該國“蒲公英”展館安裝了最後一根阿克力“觸須”,新西蘭外長也接踵而至,他説,“非常感謝中國政府給了我們一個絕佳的場館位置。”近日,以色列大使按照民族傳統,將象徵出入平安的“門柱聖卷”安在展館的各個門柱上,這意味著世博館已經成為他們和睦致祥的一個“家”。

  金融風暴余波未平,但參展國沒有氣餒,更不退卻。金融危機使法國館企業贊助銳減八成,然而政府堅持財政彌補,5000萬歐元預算一分不減;西班牙的5500萬歐元投資全部到位,黃、褐、黑色編織的“藤筐”在園區中風姿綽約;德國館政府總代表施米茨説,雖然德國也遭到金融危機的打擊,但沒有人提出要削減參加上海世博會的5000萬歐元建設資金,參與的德國企業一家不少。泰國社會發展和人類安全部副次長説,國內的政治動蕩與泰國在世博布展沒有任何牽連。雖然負責世博會事務的海地工商部大樓在強震中坍塌,但加勒比共體組織的兄弟國家將全力幫助海地參展。世博將是全球歡聚的盛會,“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阿塔普埃卡遺址撿回的隕石穿越火、海洋和大地,電火雷鳴中翩然起舞的弗拉明戈、科爾多瓦大清真寺的穹頂畫、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潘普羅納“萬牛”馳騁的奔牛節動人心魄……整個大廳回蕩著亙古的回聲,這些最典型的自然和文明元素出現在西班牙館第一號大廳的白色放映畫布上,畫布上還流淌著當地溪流和泥土的印記,由該國著名導演比格斯魯納操刀的7分鐘的影片大氣磅薄地展現了城市文化的“起源”,像西班牙館這樣的“熱身賽”,近日在世博園區內外此起彼伏。

  集聚世界創意和文化精髓的盛宴已經鋪開,各種“奇思妙想”亦由畫卷變為實景,馬德里的竹屋、澳門的“德成按”、國家電網的“魔盒”,千姿百態,熠熠生輝,顯示出各個參展國、參展城市、參展企業豐富的文化基因和對城市進程的獨特詮釋。有的展示已經撩開部分“面紗”:德國人最近為館中安裝了一顆巨大的心臟——“動力之源”,這個佈滿LED光屏的巨大圓球看似“巋然”,但竟會隨著觀眾的掌聲和歡呼而擺動,最大的波幅達到7至8米,圓球的核心“感應系統”和LED是德國科技人員用一年半時間精心製造的。瑞士的纜車、意大利的老爺車,還有上海通用的EN-V電動聯網概念車紛至沓來,世博的“車世界”折射城市人生活的斑斕色彩。

  高科技雲集世博,在先試先行中探尋未來生活路徑。世博主題館上覆蓋著世界最大面積的太陽能屋面,280萬度的發電量相當於4500多戶居民一年的總用電量;英國館6萬多根隨風搖曳的“觸須”包藏上萬顆植物種子,這種外墻採用了碳纖維加固,其“柔性技術”可防水防風;日本館外墻被含太陽能發電裝置的超輕“膜結構”包裹,形成了一座真正“會呼吸的建築”;意大利館的幕墻玻璃上集中了微生態氣候環境系統,多功效讓展館自身成為節能的“空調”;德國館的巨型薄膜“遮陽防風”,會後可以製成包袋;而上海企業聯合館由回收廢棄舊光盤再造的塑料管組成的“魔方”化腐朽為神奇,LED燈砌成的外立面在夜間閃爍著如夢似幻的光影。

打印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