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北京海淀區四道口是部委大院的集中地帶。天天上下班路過該地的私企員工王明發現,近兩年這裡蓋起了不少新樓,王明經過了解,對這些“家屬樓”如數家珍:原來有十幾個部委的職工都住在這裡面,後來有些樓拆掉改造,新建了水利、電力、無線等單位的家屬樓,裏面職工是以4500元/平方米左右的價格買的房子。他説:“後來我又問了下旁邊的商品房小區主語城的二手房價格,要40000元一平。”(據4月11日現代快報)
《蝸居》火爆熒屏,究其原因,無非是引起了觀眾內心的共鳴。在當今中國,普通百姓住房難的問題一直是社會的熱門話題。尤其是在當前全球金融風暴的背景之下,部分群眾更是沒有“立足”之地。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房價一直暴漲的北京,公務員們卻可以以超低價(4500元/平方米左右)買到市場上要40000元/平方米的房子,甚至有些公務員同時擁有兩套以上的房子。
眾所週知,國內房價一直居高不下,普通民眾長期處於“蝸居”狀態,窮其一生,為“房”奮鬥,真可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房’消得人憔悴”,苦不堪言,房價暴漲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從新聞中或許可以找到一些端倪。
同樣的時間地點,同樣的房子地段,僅僅是因為買房者從普通百姓變成了國家公務人員,房價卻冰火兩重天,令人咂舌,4500到40000,整整翻了將近10倍,對於一個工薪階層來説,買不起房看來也的確“理所應當”了。4500到40000,不公平的不只是房價,更是社會地位。
老百姓買不起房跟市場上住房緊缺也有關,正所謂“洛陽紙貴”。其實,儘管政府每年規劃的商品房住宅用地不少,可真正用於對外公開銷售的商品房住宅卻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都被特定單位特定人員使用。更有甚者,作為社會保障體系所用的低價的定向住房,也被冠以各種理由,低價售給了國家的公務人員,社會保障體系的保障對像是針對無力參與市場經濟競爭的人,公務員顯然不在這個體系當中。普通百姓買不起房,跟房子賣給了不該買的人不無關係。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方面,公務員有多餘的房子,事實上許多地區的公務員是可以直接分到房子的;另一方面普通百姓買不起房。溫總理在今年兩會報告中首次提到了人的尊嚴的問題,然而從房子價格的不公當中,我們可以看出,無房可住的老百姓卻要去租用公務員多餘的住房,他們的尊嚴從何談起呢?
住房問題關乎民生之根本,關乎國家長治久安,保障居民住房刻不容緩。政府搞民生工程、改善福利,本來利國利民,但問題是,當福利政策被搞成“負福利”,給弱者的福利遠遠落後於特權者的福利時,這種“不得了”的情況是需要引起有關部門注意了。
責編:趙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