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勤:中國人為什麼如此焦慮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09日 08: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電梯中,人們總是一進電梯就急按按鈕要關門,雖然只要幾秒鐘時間,電梯門就會自動關上;紅綠燈前,總有人“勇敢”地搶紅燈,“勇敢”地穿行在車流中;打開電腦,只想更快,於是拼命地敲打鍵盤;大街上,都是行色匆匆……有人説,今天的人積極向上、爭分奪秒,但我卻怎麼看都是瀰漫著一種濃濃的焦慮。

    普通人焦慮:為求學焦慮,為就業焦慮,為人際關係焦慮,為房子、為愛情婚姻、為孩子的“起跑線”……哪一樣不令人焦慮?因為焦慮,“房奴”、“車奴”、“孩奴”等新名詞不斷地豐富著現代漢語。

    有錢人同樣焦慮:錢少時為差錢、為蝸居焦慮;有房了,為別墅焦慮;有車了,為豪車焦慮;百萬了,為千萬焦慮;坐擁千萬了,可看看人家身家已是數億、數十億、數百億了,焦慮不焦慮?

    當官風光吧?3月6日,全國兩會的小組討論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杜德印發言説,現在的領導幹部容易陷入一種政績和升遷的心理焦慮中。也是,看著別人升遷了,能不焦慮?對手提拔了,不焦慮?

    ……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工作生活壓力重,更何況,國人都很在意地位和財富。不久前《環球時報》報道,國外有媒體認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拜金主義”國家;由十多家媒體聯合搞的《2009幸福指數調查報告》4月1日出爐,報告説,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賺到錢才能“賺”到幸福。錢=幸福,當人們都在追求同樣的價值,人生價值相當普遍地存在一元化、同質化時,能不焦慮嗎?

    媒體近日也披露了一份《中産家庭幸福白皮書》,説在經濟發達的深圳、北京、上海等地中産的幸福指數卻最低,被稱為“偽幸福”。“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著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慾望很多,我的薪水很少……是不是就這樣平凡到老,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壞不好。”鄭智化的歌,唱出了中産階層的慾望與無奈、失落,道出他們的焦慮。

    這瀰漫于整個中國社會的焦慮,難道是一個轉型國家的人們必須走過的心路歷程?

責編:趙春曉

打印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