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揚:官員不能在房子問題上多吃多佔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02日 09: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在這個“蝸居”、“蟻族”成為流行詞語的時代,關於房子的新聞很容易觸動大眾的神經,如果事涉官員住房,就更加引人關注。

  合肥市從去年開始的直管公房清理整頓工作已取得結果性成果,成果不小,卻也令人吃驚:已糾正違規佔用直管公房人員1119人,收回資金近5000萬元,收回應退公房28套。其中,違規佔用、轉租公房者幾乎都是公職人員。消息見報後,立刻有人質問:違規佔公房的為什麼都是公職人員?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因為只有公職人員,才有可能染指公房這個“香餑餑”。如果進一步去分析的話,公職人員違規佔用公房的數量,很可能與他掌握的權力大小成正比。

  與普通百姓相比,各級官員的住房條件,都不會差到哪去。也正因為如此,一些官員表示“房價這麼高,我也買不起”。以示與民同憂,卻得不到公眾的認可。因為常識告訴我們,他們身居官位,是不可能有“蝸居”之痛的。

  平心而論,官員的住房條件比普通百姓好一點,是很正常的。公眾意見的矛頭,是針對官員在住房上的違規和腐敗行為。合肥千余公職人員違規佔用公房,已經成為當地較為普遍的現象。這個現象,在其他地方不會完全沒有。前些年,當房子還是稀缺商品時,有不少官員卻可以早早地拿到優質房源。不少官員甚至可以用遠低於市場價的“優惠”價格買房。有的官員,甚至連經適房、安置房也不放過。溫州官員集體低價購買安置房就是一個典型案例。而不少貪官東窗事發後,就會發現在他們的名下,房子一套又一套。被判無期徒刑的上海市浦東新區原副區長康慧軍,是又一個典型。他長期掌握土地交易大權,人稱“炒房區長”,案發時,他和妻兒名下的房産達14處。這樣的腐敗分子,其實也是房價飛漲的禍首。

  一邊是百姓望房興嘆,一邊是官員以權謀房。這樣的局面,拉大的社會不公,加劇了社會矛盾,禍害無窮。

  對於看似複雜的官員與住房的亂象,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建立幹部住房申報制度,並接受社會監督。官員以及直系親屬名下的住房,有幾套,住房的性質為何,是怎麼來的,花了多少錢,等等要素,都要説得清清楚楚。對此,群眾早有呼聲,操作上難度也並不大。阻力恐怕就來自坐擁多套房産的官員們。溫總理近日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説,對於官員報告住房等個人有關事項,中共中央、國務院將於近期作出專門規定。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我們要及早出手,牢牢抓住幹部住房這個“牛鼻子”,可以收到一箭數雕的功效。其一,可以把官員住房作為破解幹部財産公開難題的一個突破口;其二,可以成為從機制上防止腐敗的“疫苗”;其三,可以成為查處幹部以權謀私乃至腐敗的重要線索;其四,可以更合理地配置住房資源……

  年近八旬的劉海明終於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新房鑰匙。他拿到的房子,就是合肥清理出來直管公房中的一套。在合肥,清理直管公房,使一批“夾心層”的住房問題得到解決。這樣的消息,令人溫暖。我們希望,能夠常常聽到這樣的好消息。

責編:趙春曉

打印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