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武漢工業學院何東平教授否認自己曾提及“全國每年有200萬噸到300萬噸地溝油回流餐桌”。他説自己“壓力很大”。
何教授是全國油脂工作組的權威專家,想必他的言論不是信口開河。他現在的“改口”,符合我們對這一事件的預期:影響大了,餐飲業開始指責相關專家和媒體在妖魔化整個餐飲行業;原本應該為地溝油氾濫負責的各地監管部門呢,則有的匆匆查一遍,稱本轄區基本沒有地溝油,有的則否認地溝油進入餐飲業的可能性。現在加上披露者的改口,事情似乎已經圓滿了:地溝油只是一個誇大的傳説。
可是,在關係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上,還是得問問他們自己的生活常識。在此番地溝油輿論熱潮中,利益相關者們自認為能夠抓住的把柄有兩個,一是回流餐桌的地溝油總量到底是不是300萬噸,二是地溝油的毒性有沒有砒霜的100倍。《中國青年報》記者公佈了他的詳細推算過程,糾結于數字本身的人不妨好好看看。問題是,地溝油的數量換成100萬噸或30萬噸就可以理直氣壯嗎?
而所謂比砒霜毒100倍的是地溝油中的黃曲黴素,這一點在相關新聞中也都講得很清楚。替地溝油辯護的利益相關者們,自己偷換概念反倒以為點中了對方的死穴,實在無知和無趣到無以復加。難道這樣就可以證明地溝油無毒無害?如果地溝油無毒無害,為什麼衛生部等3部門要在2002年頒布《廢棄食用油脂管理規定》,為什麼食品藥品監督局要下發緊急通知防止地溝油進入餐飲業?
何東平教授的改口與他的學術觀點無關,在更大程度上這僅僅是一種“壓力反應”。也正是這種本不正常卻被某些人當作正常手段來使用的“壓力”,不僅無助於食品安全環境的改善,反倒會讓老百姓關於食品安全的最後一點信心喪失殆盡。
食品安全關乎民眾生命健康,有了毛病由專家及時指出來,職能部門認真採取改進措施,這本是一種正常的解決之道。可是在一些人看來,為民眾健康利益著想的舉動,倒成了讓他們丟臉出醜的行為。給專家施壓,讓專家改口,看似維護了他們的臉皮,實際上卻喪失了解決問題的機會。
監管部門和相關官員在食品安全的問題上,本來應當與老百姓的利益保持一致,但他們中的某些人卻站錯了位置。那種平時不肯認真負責,遇到問題又急於掩蓋和粉飾的做法不改變,老百姓的健康利益就很難有個真正的維護。
只讓專家改口,沒用。因為民眾心裏都裝著鏡子。
責編:趙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