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1
小人物的奮鬥
  •   崔亞龍是一名來自山東聊城的陽光大男孩。他有著多重身份:一所藝術培訓學校的校長、一個業界小有名氣的模特、一家火鍋店的經理、一所模特培訓機構的老師、一家服裝店的店長。他從不會給自己安排空閒的時間,每天奔波在藝術學校、攝影棚、火鍋店、模特學校、服裝店和公寓之間,享受著奮鬥帶來的樂趣。面對忙碌的生活和多變的角色,崔亞龍説:“人生就是越努力越幸運,我來不及休息。” 視覺中國
      擁有夢想,就要付諸行動。這是一群懷揣夢想併為之奮鬥的人,他們也許是別人眼中的“小人物”,但是在逐夢的路上卻迸發出了“大能量”。
  •   孫博,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門地區分局機動大隊警長,一個1999年就參加工作的北京小夥子。身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孫博卻活得像個回不了家的外地人。由於工作需要,孫博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隊裏度過的。孫博在警隊的綽號是“超人”,因為他總是有著超出常人的毅力,不論是大夜通宵值班,還是不停地在廣場巡邏值守,他始終看上去都是那麼精神百倍,毫不懈怠。
      很多人會因為真心喜歡一個行業所以去堅持到底,孫博就是這樣,他説自己有種警察情節,特別喜歡穿這身制服,覺得特別精神。而且穿上這身制服穿就意味著多了一種責任,不希望自己面前出現任何一點違規的情況,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對我而言,這身警服不僅僅是件衣服,更多的是烙印在心裏的職業責任。穿上它,我要行使它賦予我的權力,及時制止違法行為,維護轄區治安秩序;脫下它,我仍牢記自己是名警察,該出手時我依然會毫不猶豫的。” 視覺中國
  •   馬小媛曾經是一名學中醫的大學生,如今,她是一名鋼管舞教練。鋼管舞這個在公眾看來大多在夜店表演的舞種,要堅持跳下來,並不容易。有一次馬小媛練習從鋼管頂端“速滑”下來的一個動作,突然看到地上掉下來一塊東西,撿起來一看,是手上的一塊皮。雖然難練,但馬小媛依沒有放棄。她結合學過的中醫知識自創了健身版鋼管舞,成立了自己的培訓學校,努力把她的鋼管舞事業發展壯大。
      “對於跳舞,自己既不是天才,身體先天條件也不是很好,一直支撐自己鋼管舞夢想的就是自己的努力。”馬小媛説。 視覺中國
  •   1940年出生於河南新鄉的樊明蘭老人,是當地一家外墻保溫材料企業的董事長,她的企業于2005年成立,10年來,樊明蘭經歷了許多挫折,創業的艱辛將她磨礪成一個永不服輸的老年企業家。談起創業經歷,今年已經75歲樊明蘭説:“儘管很辛苦,但只要認真走下去,就沒有辦不成的事。”而常和她打交道的人,更是稱之為“中國阿信”。 視覺中國
  •   廚師賈師傅在阿富汗唯一一家中餐館中工作,到阿富汗已有6年。對於賈師傅來説這裡能夠掙到比國內更多的錢,卻不用怎麼花錢。這些攢下來的錢都可以寄回國內,讓遠在國內的家人生活的更好。
      賈師傅的生活非常簡單,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廚房到臥室的距離。他並不關心外面是怎樣的,那些爆炸、槍戰、直升機的掃射,讓他已經麻木了。他只喜歡做好自己的菜,看著客人們吃著開心的樣子,就心滿意足。 視覺中國
  •   24歲的劉佩在甜品店上班,下班後則化身樂隊貝司手在琴房練琴,夢想著組建自己的樂隊。
      劉佩喜愛搖滾樂。畢業後,他不願意“被安排”,放棄了家鄉事業單位的工作,為了組建樂隊,選擇“漂”在石家莊。期間,為了生活,扛過攝像機拍過廣告、當做司機、做過健身房的市場策劃,每月2千的工作也只夠他租房和吃飯。而這些經歷也讓他有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現在每天下班後,他都會和朋友到一家地下室的琴房去練琴,儘管房頂的隔音層已經搖搖欲墜,條件簡陋,並沒有影響到每天他追夢的心。“終有一天,我將組建自己的樂隊,有自己琴房。”劉佩説。 視覺中國
  •   覃世坤喜歡戴著一頂老舊的鴨舌帽,穿著常年被汗漬浸透出現大面積脫色的短袖T恤,以及一雙常年都粘著土的解放膠鞋。沒人知道這位其貌不揚的老人是村裏為數不多的千萬富翁。貴州黔西南冊亨縣秧壩鎮秧壩村有一片2500多畝的林子,都是他栽的樹,而正是這些樹,給他帶來上千萬元的財富。
      曾是村裏支書的覃世坤,有著他的致富夢。上世紀80年代,他聽到這樣一個説法,“種一棵書,一年能賺一元錢。”覃世坤想,“如果我種一萬棵樹甚至更多呢,是不是就會賺得更多。”覃世坤説幹就幹,開始了他的種樹大業。扛住了辛苦,耐住了寂寞。如今,覃世坤總共承包了2500畝林地,整個秧壩鎮也有不少村民跟著他一起種樹致富,這個距離冊亨縣城22公里的小鎮,林業用地面積1.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7%。而敢於嘗試的覃世坤將目光瞄到了皂角樹上,又將開始新一輪的投資。 視覺中國
  •   在太倉市西郊偉陽菜場,提起王佃恩的名字,知道的人可能沒幾個,但説到愛舞文弄墨的菜販老王,可謂無人不知。平時大家都叫他“賣菜詩人”、“賣菜哥”。
      天命之年的王佃恩,老家在邳州市四戶鎮,上學時就喜歡寫寫弄弄,因家境貧寒,父母供不起他和7個兄妹上學,高中畢業後,學業不錯的他放棄繼續上學的夢想,成家後帶著妻子外出打工。王佃恩不是一個好菜販,他癡迷詩歌,對賣菜這份“工作”可以説是“不務正業”;王佃恩是個勤懇的詩人,就青菜豆腐的交易來説,他不會錙銖必較,但會沉湎于青菜之外的文學世界。
      漂泊在外多年,王佃恩用他那雙粗糙的手寫下了300多首詩、3萬字的生活隨筆,中篇小説《雪》和《淮海大地的灰姑娘》也正在創作中。“這是我在這個時代留下的印跡。”王佃恩説,現在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把自己寫的這些詩詞、短文、小説整理出來,出一本書,圓自己一個文學夢。 視覺中國
  •   張偉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今年33歲,最大的愛好是唱歌和跳舞。從9歲起開始自學模倣傑克遜的歌曲和舞蹈動作,後來漸漸地自創出新的動作。白天他在家休息,晚上6點開始出來跳舞,一直跳到淩晨2點。為了能夠自由地追逐舞蹈夢,張偉決定終生不結婚,把舞蹈視為生命的全部。當被問準備跳到多少歲時,他堅定地説:“一直跳到死!”
      對於張偉的選擇,父母的意見是“不支持、不反對”,這對他來説是莫大的動力。隨著名聲越來越大,有人開始主動打電話想做他經紀人,一一被他拒絕。張偉沒想過要當富翁,只想當個成功的藝術家。 視覺中國
  •   27歲的趙麗琴現在是山西太原市一家超五星級酒店的保安員。從工作了多年的富士康辭職後,只是中專學歷的她通過網絡招聘經過了層層選拔面試,終於叩響了超五星級酒店的大門,經過培訓後加入了保安員隊伍。保安員雖是個小職位,但她對自己還有更高的追求,由於英語不好,現在正在努力提升,爭取儘快能從事酒店前臺接待等對客的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她相信每個人只要付出了努力和汗水,終會得到變身天鵝的機會。 視覺中國
  •   35歲的詹南洋是廣東潮州人,他從小有一個夢想,就是做一個成功者。詹南洋14歲那年,體弱多病的父親去世,他和母親相依為命。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年幼的詹南洋在廣州賣過衣服、擺過地攤。10年前,看到西部大開發的機遇,詹南洋帶著籌集100萬元資金毅然來到西安在繁華地段開了一家婚紗影樓。家人認為他既沒有高學歷,又沒有雄厚的資金,一個外地人到北方做生意人生地不熟,肯定幹不了多久。詹南洋卻非常固執,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他不斷學習,總結別人的成功經驗,從進貨渠道、設計理念、銷售推廣等多個方面入手,腳踏實地的埋頭苦幹,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經營理念。
      如今詹南洋全家都來到了西安,並且購置了商品房,一家人其樂融融。詹南洋説自己當初還是很有眼光的,看準了西安這個巨大的市場,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原本還有回老家的打算,現在徹底放棄了。 視覺中國
  •   2007年慧姐回到長春老家發展,這個東北的女孩一心熱愛家鄉的特産,總想把家鄉的特産賣到南方去。從偷偷開淘寶店,到註冊公司,把東北特産規模化、品牌化。為了實現目標,慧姐沒時間休息,也沒時間旅遊,吃住都在店舖裏,有時候幾個月也不回家。如今,她經營著五家東北特産網上商城,商品也成功打入了南方城市。
      “我要換一處大房子,這個房子存貨有點小了,站前金街的幾處房子我看了,有一處我相中了”。慧姐一邊敲打鍵盤,回復顧客的問題,一邊暢想著未來。“明年我自己在長白山包一座山頭,自己種人參,自己賣,産銷一條龍,讓長白山成為我網店的名片,讓長白山成為我供貨的大本營”。 視覺中國
  •   2015年4月22日,安徽省合肥市,畢業於安徽警官職業學院的李碩,正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七次公務員考試,挑燈夜戰。
      畢業雖然只有兩年,他卻參加過國家公務員考試、基層政法幹警考試,省級公務員招錄考試等等六次公務員考試。去年的安徽省公務員考試,信心滿滿的他,最終卻止步在最後的面試環節。他很後悔,但沒有放棄。畢業兩年來,小李做過保安,做過客服銷售。但是始終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夠穩定,警察又是自己從小的夢想。所以這次,他又重新拿起了信心,去面對自己的第七次公考。 視覺中國
  •   20歲的賣唱歌手小玉是在山東青島啤酒街賣唱的人裏年齡最小的,安徽鳳陽人。她説自己是一隻候鳥,夏天來青島,冬天去海南。小玉沒有上過大學,也沒有學過音樂,從17歲開始,她每年都抱著吉他來青島唱歌。
      一首歌40塊錢,三首100元。生意好的時候,小玉一晚能賺四五百,每晚唱下來,嗓子疼到不行,所以白天她幾乎不怎麼説話。“再唱幾年我就不唱了,用攢的錢回老家開家美容店,踏踏實實地生活。”小玉有著自己的目標。 視覺中國
  •   梁亞,安徽理工大學理學院2014屆本科畢業的理科男。自大二開始,心懷創業夢想的梁亞沒拿家裏一分錢的情況下,在學校開設2個移動營業廳、1個酒吧,5個淘寶店。2014年畢業後,創業經歷豐富的理工男梁亞放棄城市月收入超1萬元的優越工作,突然把創業目標放在雙孢菇種植項目上,帶領老家村民共同致富。他自身一人前往雙孢菇主産地福建漳州學習技術,請來技術員返回家鄉安徽淮南市潘集區蘆集鎮註冊成立淮南市綠威食用菌種植合作社,與4戶村民投資160萬元建成4個標準化雙孢菇種植大棚,帶動38名農閒人員家門口就業,不到一年時間內,合作社銷售額達到130萬元,純利潤90萬元。
      面對創業的艱辛,梁亞感慨説:“創業好比是前方的一條路,我知道很堵,但是只有這條路,才能通往我想要去的地方”。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 視覺中國
  •   立志成為一名寵物攝影師的90後女孩宗文琦(左)和同樣喜歡小動物的“閨蜜”倪健玲放棄了待遇優厚的教師崗位,在江蘇南通合夥經營著一間寵物攝影工作室。遇到外拍,瘦小的攝影師宗文琦會背著二三十斤的器材東奔西跑,回到工作室修片動輒就是兩三個小時,“儘管很苦很累,但是看到狗狗們在她作品裏美麗生動的樣子,看到客戶滿意的笑容,疲憊感就會瞬間煙消雲散。” 宗文琦説。
      “從她們的作品裏能夠看到愛心,可以想象她們為此付出的等待。”一位當地的攝影家這樣説。倪健玲説,選擇這項冷門的職業,是源於對寵物和攝影的熱愛,通過和寵物的接觸及拍攝,能夠看到自身的不足之處,讓自己得到修煉和提高,她們會不忘初衷地走下去和愛下去。 黃哲/視覺中國
  •   中專畢業的彭超畢業後去一家電器工廠擔任流水工,剛開始月薪只有800元。不甘心人生平淡度過的他,來到鄭州闖蕩。一個偶然的機會,彭超在同學的介紹下,來到一家人資公司的網絡招聘部。第一年的工資僅3000齣頭,然而憑藉不服輸的勁頭,他第2年就將公司的虧損全部補上,並且賺回了5萬元的盈利。
      彭超十分自豪于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我們既幫助別人找到了工作,也幫助政府解決了就業難題,同時也帶來了個人收益的提高。”而且幸運的是,在鄭州闖蕩的日子裏,彭超結識了也是做網絡工作的女友,並已經全款買好車房即將和女友結婚。 視覺中國
  •   23歲男孩夏旭是一名反串演員,白天他在大型舞劇“日月大明宮”中飾演女一號楊貴妃,晚上在酒吧反串表演。“每天生活基本就是,睡覺表演,起床化粧,累了就休息,歇夠了就排練再演出。”夏旭説:“外人可能覺得單調,但我很享受現在的狀態,幹自己喜歡的事情,很知足。”
      有人會説夏旭娘娘腔,開始他會辯駁這是反串的藝術表演,後來也懶得解釋,還不如努力把表演做得更精彩,他説會堅持反串表現形式,讓它成為自己強大的精神支柱。他著自己的戲曲夢想,他也想成為梅蘭芳一樣的旦角大師。 視覺中國
  •   2015年5月7日,北京,深夜,急診部走廊裏空無一人。忙碌了一晚的護士董思鑫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從畢業到現在已經五年過去了,曾經和他一個專業的22個男生,如今只有10個人還繼續堅持在護理崗位上。但是他堅信,只要堅持,“男護士”總有出頭之日。 余紅春/視覺中國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往期回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