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6日,貴州省遵義市,黃大發在清理水渠壁上的青草。
草王壩是一個出了名的缺水寨子,人畜飲水全靠一口枯井。上世紀60年代初,為了解決群眾飲水問題,黃大發組織群眾開修水渠,欲把距離草王壩7公里外的馬家河溝的水引過來。後因技術原因,水渠修到半途停了下來。
1992年底,在黃大發的爭取下,原遵義縣(現播州區)人民政府同意撥付38萬斤玉米給村裏變賣後折抵修渠工程款,1995年初,38萬斤玉米折價款全部用完,但仍剩下約600米長的水渠無錢修建。無奈之下,黃大發以個人名義向信用社貸款1.2萬元繼續修渠。1995年底,一條寬40厘米、高50厘米、途經三處懸崖絕壁、地跨3個村10余個村民組的水渠建成,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這條水渠不僅解決了草王壩上百戶群眾人畜飲水難題,還滿足了1200畝稻田灌溉用水,團結村從此旱澇保收。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