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70
黨員·信念
  •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中央提出了“四講四有”這一新形勢下合格黨員的標準。其中“講政治、有信念”是成為合格共産黨員的首要前提,要求黨員堅定政治立場,堅守理想信念。在中國共産黨的第95個生日來臨之際,一群用實際行動踐行理想信念的合格黨員們,向我們展現了無窮的榜樣力量。
  •   退休前,彝族黨員李光忠是大方縣理化鄉的黨委副書記。從1950年參加工作到1993年退休,李光忠一家一直住在大水井村的那間老屋。一生清貧的他,在這間老木屋裏,保存著人生最寶貴的財富——136本日記本。136本日記本,是李光忠這一生以兒子、丈夫、父親、黨員、公僕等多種身份所經歷的家事、國事、天下事的真實記錄。 視覺中國
  •   “如果能夠加入中國共産黨,我將為國家為人民奮鬥終生。”——1954年5月19日(李光忠日記摘錄)
      從參加工作開始,李光忠就立志加入中國共産黨。為此,從1954年5月19日遞交第一份入黨申請書開始,李光忠總共以書面和口頭的形式申請入黨39次。1973年3月20日,被李光忠視為一生中最光榮的一天,他的入黨申請終於通過了。歷時19年,一直以來都是以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他,激動得在山路上一邊跑一邊哭。 視覺中國
  •   “高興、慚愧、奮鬥、希望。高興的是,黨關心培養了我42年,得到省、地、縣至鄉39次表揚;慚愧的是,黨和人民對我要求做的工作任務欠得太多,還不滿足;奮鬥,能與新老領導同志及全鄉人民榮辱與共,建設家鄉;我堅決擁護黨的改革制度,葉落歸根。希望後來的接班人再接再厲。”——1993年5月16日(李光忠日記摘錄)
      這一天,理化鄉因行政區劃撤區建鄉,李光忠從副書記崗位退休。 工作這些年幹的每一項工作,他都以日記的方式記錄在日記本上。回憶起自己工作期間最大的成就,最讓自己欣慰的就是在退休前,讓當地百姓吃上了乾淨水。
      1988年,李光忠向上級申請,自己籌款,組織村民們用了6年時間,在當地的羅蓋山下打通了一條70多米長的水槽,引出了乾淨的水源,解決了困擾當地村民多年的吃水問題。
      退休後的李光忠沒有閒著,當了3年的名譽村支書,協助村幹部工作,調解鄰里糾紛,憑著自己在當地的德高望重,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大家長。 視覺中國
  •   “今天下午,李忠梅來電,請我去他家吃飯。當我得知她家喬遷之喜,沒有像別家那樣大操大辦,只邀請家裏至親去吃一頓家常便飯時,我感到很欣慰,黨的八項規定落實到我家裏了。”——2016年1月27日(李光忠日記摘錄)
      李忠梅是李光忠的孫女,從事建築材料銷售工作。年初喬遷之喜,按照當地流傳多年的風俗,應該擺下酒席宴請親朋好友熱鬧一番。
      “不管別家怎麼搞,我李光忠的家人就是不能大操大辦。”黨的八項規定出臺之時,李光忠早已退休多年,但時刻關注時事政治的他,還是通過報紙、電視以及到鄉政府蒐集相關文件,學習了黨的八項規定。
      家風清則黨風正,這是李光忠始終堅持的觀念。他説,作為一名共産黨員,如果連自己的小家都治不好,更別説治大家了。 視覺中國
  •   每天二三十公里路,每年穿爛4雙雨靴、6雙膠鞋,在28年郵遞生涯裏,重慶市大足縣高坪鎮58歲郵遞員黃大華,走過了25萬公里的郵路,相當於“環遊”地球6圈。
      在28年裏,作為共産黨員的黃大華堅持勤懇認真、熱情週到的工作態度,從不落下群眾一封信,從不多收群眾一分錢,從沒有一次群眾投訴。在平凡的崗位上,黃大華贏得了群眾的稱道和尊重,為群眾留下了共産黨員的好印象。 視覺中國
  •   黃大華在處理信件。 視覺中國
      1989年,家住安岳縣雙龍鎮的周大爺,生病需要用錢,他寫信給兒子,但卻因沒有郵費而發愁。他找到黃大華,掏出兩個雞蛋,想用雞蛋充郵費。黃大華“嚴厲”地拒絕了周大爺:“你放心,信肯定給你寄出去,郵費以後再説。”不久,周大爺收到兒子的匯款後,急著要請黃大華吃飯,黃大華再次拒絕了他。無奈之下,周大爺買條煙托朋友轉送,卻還是被黃大華退還。
      無論是面對微薄的工資,或是工作的艱辛,還是群眾的感謝,黃大華都有一句口頭禪:“這是一個共産黨員應該做的。”
  •   黃大華至今珍藏著參加工作時的郵包。 視覺中國
      有一天,一位步履蹣跚來到郵局取退休工資的老人引起黃大華的注意。經他了解,這位退休工人名叫羅建雲,年近八旬的他與老伴住在偏僻的山溝裏,每個月來鎮裏取一次工資,行動不便的他往返一次很是吃力。
      於是,黃大華忍不住又攬下一個活:羅大爺,以後每個月的工資,我給你送家裏去!
      2009年的春節,天飄著雪,風刮得很大,路面也被凍住了。妻子楊明坤勸黃大華在家休息一下。眼看到了月底,又臨近春節,老人肯定急等著用錢。黃大華不聽妻子勸説,穿著膠鞋就出門了。陡峭的路,此時更加難走。快到羅建雲家時,55歲的黃大華一個踉蹌,直接從坡上,滑到了羅建雲家門口。
      “送錢來了。”顧不得身體的疼痛,黃大華一邊掏錢,一邊敲門。看到黃大華,老人熱淚盈眶,執意要挽留他吃飯。黃大華説:“吃了您這頓飯,我就失去共産黨員的本色了。”
  •   黃大華準備開始一天的投遞工作。 視覺中國
      28年的工作經歷,只有騎爛的自行車,挎壞的郵包可以見證,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黃大華從未獲得一本榮譽證書,一張獎狀。除了單位領導的多次口頭表揚,得到更多的還是群眾的稱道和敬重。
      對此,他從不慪氣,在他看來:群眾口碑就是最大的榮譽。
      黃大華工作的地方,有許多外出打工的人,尤其是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書信來往顯得十分重要。“在家的人,都期盼著外面的親人能寄信回來。”黃大華感慨地説,老百姓拿信不容易,能把信送到,百姓的一句感謝,比十個表彰,比一大堆的證書,還要重要。
  •   雲南昆明七旬老黨員徐元直,用二十餘年的時間收藏整理了報刊資料六七百公斤,達十多萬張。自從2004年搬進永昌小區後,他多次用自己所收藏的資料在社區進行知識宣講,豐富了居民的生活,以此踐行了一名老黨員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視覺中國
  •   徐元直老人在家中整理展板內容。 視覺中國
      老黨員徐元直是昆明市西山區永興路社區的一位居民。有過22年軍旅生活的他,從上世紀80年代就有收集黨建、社建方面史料圖片的愛好,漸漸地,他憑著這些“積蓄”,決定以自掏腰包辦展覽的方式,為社區文化建設做一點貢獻。自2004年住進永興路永昌小區開始,他把20年收藏的報刊、圖片、郵票、錢幣、門票等製作成展板,在社區展覽室進行展覽,生動展現了共和國歷史重大事件和歷史變遷。
  •   老人整理的歷史資料,每一頁上都有老人手寫的註釋。 視覺中國
      “為了能夠把收藏的資料以展板的方式展示給居民,我前後大概花了10多萬元。”他説,如果只是收集歸檔資料,還不至於花費那麼多,但是如果要將材料製成展板,那麼無論是前期投入還是後期製作,都得花費成本。據了解,為了做好這些展板,老人還自學了一些製圖軟體的使用。
      “我的每一分錢都花在了刀刃上。因為這是我的信念,而且已數十年如一日。”徐元直自豪地表示。
  •   徐元直老人為社區群眾講解展覽的內容,收到了大家歡迎。 視覺中國
      隨著自辦展覽的事跡傳開,徐元直的家中常有前來找他借尋資料的公務員、大學生和社區居民,他也常常被邀請到學校和社區進行知識宣講。“每一份收藏文檔都是在講一個故事,只要我還能動,我就要一直借助這個社區平臺把展覽辦下去,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黨,了解中華民族的時代精神。”徐元直説。
      老人不求名利,為更好地服務群眾,做好黨和群眾的“橋梁”,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   吳甫民是北京航天總醫院血透中心副主任醫師,1987年參加工作,2006年入黨,多次被授予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産黨員等稱號。自2003年擔任科主任後,他更加用他的人格、思想、為人處事以及對待生活的態度,讓患者和周圍的同事感受到無限的關愛與信心;他堅守二十五年的工作作風,在同事和患者之間不斷地被傳誦著、繼承著、發揚著。 視覺中國
  •   血液透析是一種人工凈化血液的方法,主要用於治療腎病。來醫院做血液透析的患者都是“常客”,每週要做三、四次,每次約4個小時。吳甫民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年,如今雙鬢斑白,卻不改年輕時的工作作風,每天早上6點出門,10多分鐘後到醫院開門迎接早已等候在門外的患者,開始12個小時的工作,每週只休息一天。 視覺中國
  •   疾病讓患者深感不幸,但透析中心的患者遇上了吳甫民,這就是不幸中的萬幸。只要是為了患者,吳甫民什麼都願意做:他會幫助沒有家屬陪同的病人繳費、攙扶病人上廁所、有病人嘔吐,他拿著塑料袋就去接、幫病人打掃病床衛生、為病人送飯……
      由於沒有單獨的腎臟內科,吳甫民的病人很分散,查一次房要走遍各個科室的病房,內科、心血管、消化、呼吸……為了方便走動,吳甫民在醫院裏經常穿雙“千層底”,偶爾穿的皮鞋也能看出明顯的磨痕。在吳甫民看來,現在的機器操作更加智慧了,藥劑也更先進了,但想要做好工作,依然要靠內心的一股“熱血”面對每一位患者。 視覺中國
  •   吳甫民不善言辭,但言簡意賅,總是熱忱地對待每一位患者及家屬,不厭其煩地傾聽他們的病痛與煩惱,為他們排憂解難,盡一名醫生的天職。
      “醫生是病人造就的,一個真正的醫生,他的全部時間屬於病人。”這句話是對吳甫民最好的詮釋。仁心仁術的他始終堅守著自身的理想信念,守護著患者生命的最後通道。 視覺中國
  •   孫灶森是江西省婺源縣浙源鄉退休老教師、共産黨員,早年從教幾十年來,把所有的心血傾注在孩子們身上,先後被評為全國勞模、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德育先進學校校長等殊榮。由於婺源縣浙源鄉是邊遠山區,留守兒童佔在校學生的80%。2004年,他用自己多年來攢下的全部積蓄,購買了書籍,添置了娛樂設施,創辦了免費的“少年之家”,把自己晚年與一批批留守孩子緊緊連在了一起,並從中享受著快樂。 視覺中國
  •   孫灶森認真書寫“少年之家”當天的借書登記。 視覺中國
      浙源鄉地處婺源縣山區,上世紀90年代,鄉里大部分青壯年都外出打工。在當地小學生中,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或在學校寄宿的留守兒童佔到了7成以上。放學後和節假日,他們缺乏健康文明的娛樂場所,隔代管理的弊端使許多留守兒童成了“問題少年”。
      看到這些,本該頤養天年的孫灶森老人坐不住了。在沒有一分錢資助的情況下,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資創辦了“少年之家”。老人為“少年之家”添置了1000多冊書本,並自己動手製作了蹺蹺板、尼龍繩鞦韆等遊樂設施。“少年之家”缺什麼,他就買什麼,沒有錢,他就自己學著做。從此,附近的“山裏娃”也像城裏孩子一樣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少年宮”。
  •   孫灶森在整理閱覽室的圖書。 視覺中國
      為教育事業可以傾其所有的孫灶森,對自己卻是吝嗇至極。為了省出更多的資金改善“少年之家”條件,孫灶森每次到縣城辦事連兩塊錢的車費都捨不得,硬是走幾裏路到辦事單位;路上渴了,一元錢的礦泉水都捨不得買;午飯吃的是三塊錢一碟的蘿蔔或青菜;如果上午沒辦完事下午還要繼續辦,中午就在單位門口打個盹……
      孫灶森説:“我對孩子們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看到他們就像看到自己的孫子一樣。”他的心中,只有孩子。儘管開辦“少年之家”很累,幾乎用盡了他一輩子的積蓄,有時甚至還遭人白眼,但每當孫灶森看到孩子們幸福的笑臉,聽到孩子們歡樂的笑聲,一切辛苦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   孫灶森和少年之家的孩子們做遊戲。 視覺中國
      2007年8月23日,在他80歲生日的那一天,孫灶森還寫了一封《公開的遺囑》,張貼在村前屋後,並請求黨組織監督家人執行。他在遺囑中寫道:“我是優秀共産黨員,生前做到為人民服務,死後請不要鋪張浪費,省吃儉用積攢下的2萬元存款,將無償捐獻給當地的少年兒童教育事業。”他希望以自己的善舉,感動更多的熱心人一起關愛“少年之家”。這是一位老人的心願,更是一名老共産黨員保持先進性,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具體行動。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往期回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