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看病只能碰運氣?央視網記者親歷父親重病急救全程

    這是一個央視網記者的親歷,她是一個為救病危父親的女兒。為了給父親搶奪救命的時間,她也希望得到“特權”。為了20萬元手術費,畢業才一年的她四下籌借,也想給醫生塞紅包。父親病危,救護車卻因不能跨市而拒絕……[詳細]


    個案有其極端之處,但我們想邀請網友參與討論:今天的你,如何看病?如何與醫生相處?

中國醫患百態

患者

醫患關係 央視網

羅 彥

人民日報記者吐槽:帶孩子看病 差點遇意外

“醫生開錯藥了,輸液執行單有問題,只需一瓶阿奇黴素。”護士聽後,沒有去請示醫生,直接用記者給的注射液和一瓶阿奇黴素,注入粉劑開始輸液。“如果當時沒有及時糾正,輸液出了問題怎麼辦?”【詳細

醫患關係 央視網

王二丫

央視網記者:如果沒有偶然,結果會怎樣?

平日裏,我厭惡特權、看不慣找關係走後門,那些日子裏,我成了自己曾經厭惡的人,但當時絲毫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所有的行為只受一種意識支配:一定要救爸爸!可我多麼希望,是制度而非“特權”讓住院順理成章!【詳細

患者家屬
醫生家屬

我曾淩晨起床去掛號,排隊幾小時看幾分鐘的專家門診。每當我窩火想對醫生發作時,我會想,此刻我的丈夫正在為其他患者服務——他可能連續上班30小時,還有一台十幾個小時的手術在等著;他可能一上午接診近百人,還有12小時的夜班要面對……【詳細

患者害怕醫生不嚴謹謀私利,醫生抱怨患者難纏?

有些人脾氣暴躁,來看病拍桌子砸門,對醫生指手畫腳,要求醫生如何如何。我只能在他劃定的範圍內治療他。你説什麼他都不相信,就是一味地覺得你就是想賺他的錢。你給他開藥做檢查,他覺得你動機不純,總問能不能用便宜的藥,能不能不檢查。【詳細

醫生
網友

醫患關係 央視網

@紙建築

人們為什麼對殺醫冷漠?

診療、手術、護理等直接醫療服務費用實行嚴格的價格管制,醫生和醫院無法靠此為生。但體制卻允許醫療機構借道藥品和設備謀利,高等級醫院和專家級大夫更可藉此獲利豐厚。在公眾眼中,這幾乎等同於謀財害命。

他們為何眼睜睜看著醫生被殺?

目前,中國公立醫院的改革非常緩慢,醫療體系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大量的醫療設備和資源集中在大醫院,基層的醫療服務卻非常薄弱,於是,大醫院人滿為患,排隊難、看病難,時常引發糾紛,而基層醫院門可羅雀。

網友

醫患矛盾,癥結何在

怪患者?

白岩松:患者對醫學缺乏了解

“溫嶺傷醫事件的兇手,一直對醫生的治療不滿意,即便專家都認定醫生對他的治療沒問題,可他還是不接受。而他對醫學的了解幾乎談不上,但他一直相信自己的懷疑,終於釀成大禍。”


王二丫:病人家屬,請了解親人的病情!

“其實,救治病人絕不僅僅是醫生和醫院的責任,如果那名死者的家屬能少一些慌亂,帶好患者的病歷,早一些時間送到醫院,少一些重復檢查造成的時間消耗,會不會是另外的結果?”

怪醫生?

復興論壇網友:醫生和醫院唯利是圖

“醫生不救死扶傷了,醫生和醫院唯利是圖,院長們要貪污,都要百姓的錢。一個感冒就是千把元,醫患不緊張才怪。”


何先武:一些醫生醫德淪喪

現實中,一些醫院和醫生拿患者生命當兒戲,他們盯準的只是患者的錢袋子。醫務人員醫德喪失、漠視生命導致惡果的事屢次發生。從某種意義上説,醫患關繫緊張,其實與一些醫院和醫生醫德淪喪、漠視生命不無關係。

怪體制?

網友:“以藥養醫”讓人們對殺醫冷漠

醫生可以由國家來養,也可以交給市場去養,或者如多數現代國家那樣,通過保險結算去養,但就是不能用藥來養,這沒有體現任何體制之優勢,犧牲品是民眾、也是醫生,真正獲利者只有少數人。


白劍峰:暴力傷醫折射體制積弊

醫生付出的勞動無法從技術收入中得到補償,只能從藥品和耗材中獲得。不合理的價格體系,將醫生逼進了“不仁不義”之地。

獲得 獲得 獲得

專家支招

醫患關係 央視網

陳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跟以藥養醫説再見

“以藥補醫”讓醫務人員蒙羞,使得公立醫院行為扭曲,也讓人民群眾不理解,醫患關係也會受影響。臉上抹著黑,怎麼教別人講衛生?醫生不能靠賣藥來養活自己。只有徹底破除“以藥補醫”機制,醫生才可能通過勞動獲得合法且有尊嚴的收入,才能使醫務人員將全部精力放在事業上,也才能真正從制度上建立、維護、發展醫德醫風。取消以藥補醫機制是維護“大醫精神”的制度保障。此外,政府還要努力加大投入和醫保補償力度。

醫患關係 央視網

黎介壽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副院長

醫生要有一輩子愛病人的醫德

從醫64年,我覺得,成為一個好醫生,就是要一輩子愛病人。我始終堅信最大的醫德就是愛病人。冷漠對患者的傷害,有時比病情本身更具殺傷力。醫生跟病人中間不是單純業務關係,而有著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因為醫生的對像是病人,目的是解決病人的痛苦,挽救病人的生命。因此,作為一個有著豐富情感的人,他始終愛著眼前的生命。醫生和患者多交流,真正的能夠把病人作為自己的親人那樣去看待、去照顧,同時患者多理解,應該知道有些要求是不能達到的。

醫患關係 央視網

王輝廣東醫患糾紛人調委副主任

發展第三方仲裁機構

醫療糾紛似有愈演愈烈之勢,醫護人員受傷甚至致死事件也時有發生。在此背景下,第三方的介入有助於糾紛的及時解決。第三方調解機構是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中間方。在這一機制下,對患者認為利益受損而提出的賠償要求,醫護人員需提供相應材料進行配合。第三方調處機制,構建了醫患平等對話的平臺,有助於減少“醫鬧”。成立不到半年,廣東省醫調委就正式立案調處醫患糾紛273件,應急現場處置醫鬧事件52次,其中90%的案件得到成功調處。

他山之石

值得中國學習的德國“醫藥分業”制度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醫藥分業”的國家之一。“醫藥分業”是指為了規範醫師和藥師的執業活動,醫師和藥師分別負責各自專業範圍和業務工作的分工。醫師專職于對病人進行診斷、治療和開處方等醫療服務,藥師則專職于根據醫師的處方調配藥品,審核醫師處方、參與臨床藥物治療、提供用藥指導等藥事服務。醫藥分業的具體表現形式是醫院不設門診藥房,只設住院部藥房,門診患者憑醫師處方,自主選擇社會藥店購藥。【詳細

加拿大就醫:看病雖“慢”,但是不難

在加拿大看病,和中國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除非急診,根本不用去醫院,而是先預約自己的家庭醫生。加拿大的家庭醫生網絡遍佈各個社區。新移民往往先建立個人醫療檔案。對於加拿大居民來説,無論收入高低,都可以獲得同等水平的基礎衛生保健服務。即便是購買了商業保險的患者,雖然在病房等級、私人護理、自費藥等方面有能力選擇更高的標準,但在檢查、治療過程中的輪候期沒有任何特殊優待。醫院不會出現排隊“加塞兒”的現象。【詳細

美國醫療制度下很難遇到“醫鬧”

在美國,不論是醫院、醫生,還是病人都更依賴於保險公司。醫生每年都會購買醫療理賠保險。購買了這個保險以後,如果出現了醫療糾紛,病人就會直接和保險公司交涉,交涉不成還可以將醫生告上法庭。如果法庭判定病人勝訴,保險公司將會依據法庭判定結果賠償病人的損失。這樣,醫生不會遭受鉅額索賠,病人也可以順利得到相應的賠償。在整個訴訟過程中,除了在法庭上,病人和醫生幾乎見不到面,爭執也就極少發生了。【詳細

我來説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