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向
“文化是社會全面發展的源泉,文化是傳統魅力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發揚光大,文化是時代洪流中不可或缺的水乳交融、和諧共進”—— 在“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 活動中,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奔赴祖國各地、走進具有典型文化特色的鄉村,推出“中國農村文化調查”系列報道。
在東旺鄉新聯村,記者探訪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鍋莊舞者——今年78歲的老人達珍區批。 [詳細]
臨時校舍包括教室和宿舍,都由簡陋的鐵皮屋搭建而成。孩子們要翻山步行前來上學。記者蹲點東旺鄉中心完小,用鏡頭記錄學生返校。 [詳細]
香格里拉東旺鄉衛生院,始建於1958年,2006年翻新修建。醫院開通産婦綠色通道,專車接送待産孕婦,提高了母嬰健康水平。 [詳細]
格茸卓瑪一家的生活,是東旺鄉村民家庭生活的一個縮影。家庭收入來源主要是養牦牛、賣酥油餅、撿蟲草賣,雖不穩定,但生活不成問題。 [詳細]
腰鼓是陜北各地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區的安塞縣、榆林地區的橫山、米脂等地最為盛行。 [詳細]
陜北民歌是鐫刻在黃土高原上的一部傳世經典,記者挖掘出了陜北地道的民間歌手,展示陜北民歌原始生存狀態。 [詳細]
民間剪紙是勞動人民為了滿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創造,並在他們自己當中應用和流傳的一種藝術樣式。 [詳細]
國務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司長忽培元對“黃土文化”發展解讀。 [詳細]
在走訪中,記者採訪了武安平調落子傳承人陳淮山和杜銀方,深入地了解了武安平調落子的歷史和發展。 [詳細]
記者通過採訪武安平調落子的傳承人、演員以及當地的村民,共同來探討平調落子在傳承與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瓶頸。 [詳細]
武安平調落子深受老百姓喜愛,劇團來到村裏,村民們就擺著小板凳觀看。演員們在後臺化粧、亮嗓,十分敬業。 [詳細]
俗話説,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要想把戲演好可不是件容易事兒,一大早,劇團學員和琴師們就要起來練功。 [詳細]
“做有根的中國人”,是春江中心小學的校訓,文化傳承,從孩子抓起! [詳細]
為了傳承當地優秀民間傳統文化,春江鎮在中心小學建成了江蘇省唯一的鄉鎮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館。 [詳細]
竹木雕刻大師徐秉言和他的女兒。 [詳細]
亂針繡繡娘須經過漫長而艱苦的磨練,依靠實踐積累的經驗來從事製作。 [詳細]
顧家姐妹是田歌的傳承人,在1993年被浙江省文化廳命名為首批浙江省民間藝術家。 [詳細]
韓老師一生致力於田歌的研究和譜曲,由他參與和製作的田歌曲目《五姑娘》被搬上了銀屏。 [詳細]
丁柵中心學校開設了專門的田歌班,班裏的學生以學習新田歌為主。 [詳細]
學生們和高建中老師一起學習唱田歌,老師一句,學生一句,學的仔細認真。 [詳細]
據記者了解,武術基地靜樂宮的道長一般只在後山潛心修煉,平時很少能遇見,記者有幸採訪到虛懷若谷的吳道長。。 [詳細]
武當武術傳承人覃俠是武當武術傳承基地的主要負責人。從小習武的她一襲白衣,英姿颯爽,頗有俠女風範。 [詳細]
朱弟新老人今年六十多歲了,紅光滿面,一連3個陶罐做下來,一點看不出老人有累意。 [詳細]
講中國傳統文化故事能起到教化人的作用,從解放後至今,伍家溝村沒有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詳細]
每逢哈尼十月年,全村百姓都會聚集在一起,手持棕扇,歡快地跳起舞蹈。在哈尼族山寨中,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世代相傳、千姿百態的歌舞。 [詳細]
倪偉順老師今年50歲,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工作了33年。倪老師説,由於哈尼族人沒有自己的文字,哈尼歌舞還沒能形成舞臺藝術。 [詳細]
哈尼族棕扇舞是大眾舞,它的傳承和保護需要有一個很大的群體。中小學生正好是一個最理想的大群體。 [詳細]
棕扇舞早期用於喪葬活動,每個動作均有象徵性,男性模擬動物或鳥類,女性手持棕扇模擬白鷴鳥動作,表示對死者的尊敬和懷念。 [詳細]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昌江有越來越多的村莊願將村集體經費花在民生問題上,如給村裏修路、安裝太陽能路燈,給學生購買校服等。 [詳細]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保突村有位今年85歲高齡的羊拜亮,她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黎族原始制陶工藝”傳承人。 [詳細]
保突小學始建於1961年,當時僅有2間茅草房,2個教學班,4名教師,學生不足100人。如今保突小學有了綠樹成蔭的美麗校園。 [詳細]
保突小學校長陳宇平説,保突小學的目標是建設成為一所生態文明學校,學校積極建立生態文明教育機制,開展生態文明課堂教育。 [詳細]
廈門市翔安區新圩鎮金柄村有一支拍胸舞隊,成員都是當地村民,參加表演的村民最多時有90多人,年齡最大的60多歲,最小的10多歲。 [詳細]
郭韶勇、鄭多維是灌口上塘中學的老師,他們的表演中加入了一段活潑的吉他演奏,將現代的時尚元素與傳統答嘴鼓表演藝術融為一體。 [詳細]
廈門市集美區灌口中心小學致力於閩南童玩的開發傳承工作,把閩南童玩納入學校課程及課間活動,寓教于玩,寓教于樂。 [詳細]
學校通過開展課外活動、舉辦夏令營等方式,讓閩南童謠和閩南鄉土文化知識走進課堂,有效地傳承閩南文化。 [詳細]
鄂溫克族獵民飼養馴鹿並經營旅遊項目 古革軍一家共飼養了30多只馴鹿,他説敖魯古雅鄂溫克族是一個跟馴鹿分不開的民族。過去馴鹿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現在則是家裏主要的經濟支柱。
青海土族村落依託民族風情脫困致富 土族人民能歌善舞,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小莊村擺脫貧困,靠的就是經營土族民族風情園。民族風情園里正在進行土族傳統舞蹈輪子秋表演。
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發展民族特色旅遊 四年前,曲德欣家在鄉政府的鼓勵和扶持下率先辦起了家庭遊項目“瓦西裏之家”。現在,為了接待越來越多的遊客,他們家先後建起了兩棟新房。
哈薩克族傳統造就養駝大戶 阿吉肯一家是新疆木壘縣博斯坦鄉的養駝大戶,今年光駝毛收入就有5萬之多,再加上駝奶和駝肉,預計年收入超十萬元。
土家山寨裏四世同堂傳唱“牟氏”山民歌 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涼務鄉諸天村,有這樣一戶少數民族“音樂世家”。家中90歲高齡的牟奇祥被譽為“土家歌王”,牟老13歲開始習唱,從川號子、石工號子、艄公號子到自編自寫的土家民歌,他把土家兒女的豪情唱出了山寨,唱向了全國。如今,牟老的兒子牟一勝和孫子牟秉進“接了班”,選擇了留在土家山寨,習唱山歌、務農種地。祖孫三代多年來作為土家族民歌的傳承者參加了各種演出和比賽,獲得了很多殊榮,一家人的生活,也因為山民歌得到改變……
雲南紅河哈尼哈巴文化傳承人:李正林 哈尼族沒有自己的文字,民族文化傳承全靠口耳相傳。作為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哈尼哈巴必須熟知本民族的所有風俗,族裏的婚喪嫁娶等諸多事宜都要由他主持。
草原民族服飾文化傳承人:斯布勒瑪 呼倫貝爾盟巴鎮的斯布勒瑪大媽,從小學習古老而獨特的鄂溫克族民族服飾手工工藝,她製作的靴子已被博物館收藏。現在,她正一點點把自己的手藝教給小女兒塔娜。
東方“麥加”:新疆麻扎村 新疆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境內火焰山腳下的麻扎村,是世界伊斯蘭教七大聖地之一,是我國第一大伊斯蘭教聖地,國內伊斯蘭信徒到麥加之前都會先到這裡朝聖。 這個有著1000多年曆史的古村落,保留了大量古建築,其中大部分還有人居住。村口就是村民麥和穆提家開的農家樂,這裡曾接待過電影攝製組、外國遊客和來朝聖的人群。 村裏的道路有的被挖開、在鋪設自來水管線,而從鄯善縣城到麻扎村的高速公路也正在修建……
遺落在紅河哈尼族聚居區的傣家文化 雲南紅河元陽縣南沙鎮,這裡本是哈尼族文化發源和興盛之地,想不到卻有一處傣族村落——檳榔園村。 村民羅麗家現在有兩套房子,一套是傳統的傣家土基築房,一套是新蓋的水泥樓房:老房平時充當廚房,家裏燒水、做飯都在這裡;新樓房則用作會客、住宅和休閒,裏面的家用電器一應俱全。 這座遺落在紅河哈尼文化中的傣族村落的生活,傳統與現代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