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向
2011年11月16日,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記者王莉一行四人來到素有田歌之鄉的水鄉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沉香村。嘉善是田歌的發祥地,“嘉善田歌”是江南地方文化中的極具個性色彩的優秀民歌品種,清亮優美,富有江南水鄉韻味,是一份寶貴的民族音樂文化遺産。
在去丁柵沉香村的路上,我們向當地的居民了解到,田歌文化作為嘉善的一種獨特文化,流傳至今,田歌的曲藝方式多屬家鄉土話演繹的舊田歌,目前能唱舊田歌的老人多數已經不在人世,而我們今天有幸能領略田歌獨有的水鄉韻味。
" title="" target="_blank">
嘉善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倪局長告訴記者:“嘉善田歌一直是嘉善人的驕傲,應該讓更多的人了解它,對於它的傳承和發展,我們應大力扶持,並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韓金梅先生研究嘉善田歌數十年,創作了大量的新田歌,音樂劇《五姑娘》獲2004年文化部文華獎編劇獎。韓老師喜歡的田歌作品:《五姑娘》、《四個姑娘去踏車》。
田歌是嘉善的民俗文化,在嘉善顧家姐妹是田歌的傳承人,在1993年被浙江省文化廳命名為首批浙江省民間藝術家。顧家姐妹最喜歡的田歌是《大花名》和《五姑娘》。
丁柵中心學校是嘉善田歌傳承基地,那裏的孩子上音樂課學習的曲目就是田歌,記者採訪了教音樂的詹老師,她告訴記者:“能讓家鄉的歌謠被傳唱,是件很振奮的事情。”
新舊田歌的傳承人高建中老師在面對我們的鏡頭時顯得很興奮,講到興起時還會給我們輕聲的哼唱一段,高老師最喜歡的田歌作品是:《五姑娘》、《四個姑娘去踏車》。
西塘屬於嘉善縣,因獨具江南水鄉風格而成為著名的旅遊地。西塘旅遊局成立了導遊田歌興趣班,將這裡的田歌文化與旅遊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讓遊客記住嘉善記住田歌。
11月16日,本台記者走訪了嘉善縣姚莊鎮丁柵沉香村採訪嘉善田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顧友珍、顧秀珍姐妹倆,了解嘉善田歌原生態風貌。顧家姐妹從小就跟著母親學田歌,幾十年如一日,是田歌發展的見證人。
顧友珍決定把田歌傳下去。女兒顧志芳的嗓子很好,她從《落秧歌》一句一句地教,女兒的唱腔也繼承了顧友珍的原生態風格。最初,女兒在登臺表演的時候很害羞,她總是鼓勵,最終把一生對田歌的愛通過血液延續到下一代。
顧友珍與女兒合唱《五姑娘》嘉善田歌的代表作《五姑娘》是一部經典的作品,故事講述了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癡情的五姑娘雕像至今依然佇立於美麗的西塘古鎮,顧家姐姐顧友珍和女兒在談到《五姑娘》時,不禁輕輕哼唱了起來,樂曲優美,聲音抑揚頓挫,頓時在聽眾眼前展現出了五姑娘的淒美愛情故事。
嘉善田歌的代表作《五姑娘》是一部經典的作品,故事講述了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癡情的五姑娘雕像至今依然佇立於美麗的西塘古鎮,顧家姐姐顧友珍和女兒在談到《五姑娘》時,不禁輕輕哼唱了起來,樂曲優美,聲音抑揚頓挫,頓時在聽眾眼前展現出了五姑娘的淒美愛情故事。
傳承人演唱《四個姑娘去踏車》嘉善田歌《四個姑娘去踏車》描寫的是水鄉農村勞動中的姑娘,她們踏著水車,在暢想未來,希望能種一片西瓜地,到時候就能坐在一起吃西瓜的場景。這個故事最然簡單,但顧家姐妹及她們的女兒用優美的曲調演繹出來的歌曲卻意味深長,通過田歌的曲調,讓人産生了無限的遐想。
嘉善田歌《四個姑娘去踏車》描寫的是水鄉農村勞動中的姑娘,她們踏著水車,在暢想未來,希望能種一片西瓜地,到時候就能坐在一起吃西瓜的場景。這個故事最然簡單,但顧家姐妹及她們的女兒用優美的曲調演繹出來的歌曲卻意味深長,通過田歌的曲調,讓人産生了無限的遐想。
《黃埔太湖結成親》小段賞析嘉善田歌《黃埔太湖結成親》講述了紅旗塘要通航的時候,嘉善丁柵成了彩旗的海洋,每天鑼鼓喧天,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在這樣的氣氛籠罩下,誕生了這樣一首喜氣洋洋的歌謠,在當地得以廣泛傳唱。《黃埔太湖結成親》可謂是田歌的輝煌之作,在省裏以及地方被廣為傳唱。
嘉善田歌《黃埔太湖結成親》講述了紅旗塘要通航的時候,嘉善丁柵成了彩旗的海洋,每天鑼鼓喧天,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在這樣的氣氛籠罩下,誕生了這樣一首喜氣洋洋的歌謠,在當地得以廣泛傳唱。《黃埔太湖結成親》可謂是田歌的輝煌之作,在省裏以及地方被廣為傳唱。
田歌名曲《大花名》嘉善田歌《大花名》是顧家姐妹的經典之作,至今在嘉善還被廣為流傳,顧家姐妹因為這首田歌在嘉善乃至整個浙江都家喻戶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樸實靦腆的姐姐顧友珍在跟記者攀談最初就提到了這首讓她至今提起來還很驕傲的曲目,並和她的女兒顧志芳在鏡頭前緩緩吟唱。
嘉善田歌《大花名》是顧家姐妹的經典之作,至今在嘉善還被廣為流傳,顧家姐妹因為這首田歌在嘉善乃至整個浙江都家喻戶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樸實靦腆的姐姐顧友珍在跟記者攀談最初就提到了這首讓她至今提起來還很驕傲的曲目,並和她的女兒顧志芳在鏡頭前緩緩吟唱。
" title="" target="_blank"> CNTV記者王莉一行四人來到嘉善田歌的傳承基地,丁柵中心學校,這所學校坐落于沉香村,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丁柵中心學校開設了專門的田歌班,班裏的學生以學習新田歌為主,跟我們一起去上一節特殊的音樂課吧。
顧家奶奶顧友珍及女兒顧志芳與高建中和江紫珊身著演出服,共同演繹了經典曲目《五姑娘》。換了演出服的她們將《五姑娘》演繹的淋漓盡致,讓在場的人都身臨其境。
高年級的學生江紫珊帶著她的學妹與低年級的學生一起表演了小合唱,課堂氣氛頓時熱鬧了起來。很多學生都自告奮勇願意和江紫珊及高年級的學生同臺演出。
記者走進三年級學生的音樂課堂,正趕上音樂課剛剛開始,學生們跟著老師一起在唱《送糧歌》的選段。學生看著黑板上的譜子,跟著老師的節奏,沉寂在美妙的音樂聲中。
丁柵中心學校三年級的學生們和高建中老師一起學習唱田歌,老師一句,學生一句,學的仔細認真。歌聲的旋律頓時響徹了整間音樂教室,引來旁人駐足聆聽。
現在,田歌面臨“堙沒”或被“封存”的存亡之困。我們應該:鼓動嘉善本地的音樂教師學習老田歌、研究田歌,教育主管部門把他們研究田歌的成果納入其職稱、薪資獲得的一個標準,這樣才能讓本地的文化得到很好的發展,得以廣為流傳。
登錄 | 註冊用戶名: |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