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美國大選在即,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民主選舉行政首腦的大國,美國總統選舉程序又被世界公認為最複雜的選舉法。但是,這套無比複雜且繁複的選舉制度究竟是如何衍生並確定的?難道説,當年美國獨立之後第一次總統選舉,華盛頓就是在這套制度中問鼎美國總統寶座的?如果不是,那美國總統的選舉一開始又是個什麼樣子?在這套制度發展過程中,經過了哪些波折與變化,從而最終形成今天美國政壇"驢象之爭"的格局?本專題就試圖為讀者解答這些疑問。
獨立戰爭結束之際,軍官們曾“勸進”華盛頓,擁戴他“王袍加身”。華盛頓拒絕並加以申斥,除他本人高風亮節,也是思潮改變使然:18世紀後期的北美,終身制世襲制君主制,在民眾中已不得人心。華盛頓的舉動,使美國避過了君主制(或變相君主制)和軍國制。1787年制憲會議設定總統選舉辦法:提出13個邦各選舉兩人,其中一人不是本邦,這樣,即使在本邦未獲得最高票,若在各邦加起來,得票最多,依然是多數邦和多數選民的選擇。而且,附帶解決了副總統問題,預先選出“太子”,解決“東宮之爭”,萬一總統在任期內死去,不致出現“缺位”危機。第一次總統選舉,華盛頓憑藉功勳全票通過,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總統。第二次總統選舉,華盛頓再次全票當選,即便政治上持不同意見的人也願意把票投給他。1796年,美國第三次選舉總統,華盛頓公開宣佈退出,他相信:只要他把舞臺騰出來,自然有人填充。65歲的華盛頓,成為近代世界史上第一個自動離任的開國領袖。 [詳細]
雖然聯邦憲法並沒限制連任屆數,華盛頓卻在連任兩屆後決心退位,並建議亞當斯為接班人,他相信:只要他把舞臺騰出來,自然有人填充。65歲的華盛頓成為近代世界史上第一個自動離任的開國領袖。1796年,美國第三次選舉總統,亞當斯接過華盛頓手中的權杖。1789年華盛頓就任第一屆美國總統開始,圍繞著是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還是反對建立這種強大的中央政府,統治精英中出現了分歧。以當時的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為代表的一批人,贊成建立強大的中央政府,被人們稱為聯邦主義者;而反對建立這種強大的中央政府,強調州的權力和州的主權,要求建立一個軟弱的邦聯制度,中央政府只負責外交、國防之類的事務,與公民並沒有真正的聯絡,也不能直接管轄他們的人叫反聯邦主義者。密爾頓派以“制憲運動”的功臣自居,自稱“聯邦黨人”,把反對他們的人統統稱為“反聯邦黨人”。以“聯邦”問題為焦點,鬆散的兩黨在美國政壇出現。為了能夠保證在競選中自己黨派的候選人能夠當選,兩黨先後確立核心會議提名制度:1795年,聯邦黨人國會核心會議,確立國會核心會議提名制度;1800年5月與之在“聯邦”問題上政見相反的“反聯邦黨”,即民主共和黨,正式成立提名正副總統候選人的國會核心會議,從而確立國會核心會議提名制度。 [詳細]
第三屆亞當斯當選總統的競選中,傑弗遜已經牛刀小試,以微弱劣勢敗北,當第四屆總統選舉時,他充滿信心。同時,這一次的競選過程中,聯邦議會內出現了“政黨骨幹會”,兩黨骨幹會分別提出自己的總統候選人,候選人隱在幕後,政黨的手段也只限于出書刊小冊子,和由手下人策劃的群眾集會。由於黨派初次登上總統競選的政治舞臺,民主共和黨人沒有經驗,總統選舉人把全部票都投給本黨候選人。於是,民主共和黨的另一名候選人,紐約的艾倫 伯爾也得了73票,與傑斐遜並列。按原計劃,艾倫 伯爾處在支持傑斐遜的地位,目標是副總統。投票結果公佈後,艾倫 伯爾當仁不讓。按遊戲規則,由眾議院票決。1801年2月11日到2月17日,眾議院投票36次,前35次都是平分秋色,二人各得到8個邦的支持。選舉出現死結,憲法受到挑戰。漢密爾頓動員部分聯邦黨眾議員,改為投票支持傑斐遜。第36輪投票,傑斐遜得到10個邦支持,伯爾只得到4個邦支持,德拉瓦和南卡投空票。傑斐遜險勝,從此被動的總統選舉變為主動的總統競選。而總統競選,從此充滿人間煙火味兒。 [詳細]
在1812年至1814年美英戰爭期間,聯邦黨由於採取親英立場,不得民心,于1816年總統選舉後瓦解。聯邦黨的消亡使民主共和黨在此時一黨獨大,進入美國歷史上最獨特的“和諧時期”,也叫“一黨制”時期或“和睦時代”。這一時期內,傑斐遜共和黨在美國政治上佔壟斷地位,它所提出的候選人即順理成章的結果美國總統的“權柄”。而因為權力和政見的紛爭,民主共和黨黨內逐漸分化成兩派:一派是代表北部和中部工商業者的民主共和黨人;另一黨派就是代表南部種植園主的民主共和黨人。正如亞當斯在日記中記的那樣:“黨派的、個人的和競選中的鉤心鬥角愈演愈烈,有增無減。政府越來越像一個結黨營私的陰謀集團,他們正在策劃的不是下一屆而是再下一屆總統選舉--準備進攻和反進攻。”而亞當斯自己也沒有逃脫出這個怪圈,在1824年的競選中,他與大名鼎鼎的南方人安德魯 傑克遜、亨利 克萊等人競爭,克萊與小亞當斯一次不為人知的密商後,風向便發生了劇變,克萊的選票轉投給了小亞當斯,使他成為第一位在選民票數和選舉團票數都少於對手的情況下當選的美國總統--“少數總統”。美國總統競選陷入僵局。 [詳細]
在1824年選舉中,由於沒有對立的政黨競爭,民主共和黨黨內派系分裂公開化。在1820年門羅連任總統時,民主共和黨內已經形成“老共和黨人”和“青年共和黨人”兩大派系。“老共和黨人”固守民主共和黨原來維護州權、從嚴解釋憲法的原則;“青年共和黨人”則主張從寬解釋憲法和以保護關稅、國家銀行及發展內地交通運輸為內容的國家主義。1828年傑克遜總統競選時創建了以民主共和黨的“老共和黨人”為核心組成的美國民主黨,1834年輝格黨建立以後,美國的兩黨制度就成為相對穩定的政黨統治形式。[詳細]
民主黨在1840年後至內戰前已經演變為一個奴隸主階級的政黨,而共和黨是在美國社會圍繞奴隸制問題發生劇烈衝突的背景下産生的。民主黨在南方奴隸主的控制下堅定地捍衛奴隸制度,只有少數北方民主黨持相反的立場。此時的輝格黨已經徹底分裂,南方輝格黨站在南方民主黨一邊,北方輝格黨則落為孤軍奮戰。1848年成立的自由土壤黨雖然公開反對奴隸制,但力量太小,在這種情況下,北部和西部各種反奴隸制的政治力量開始醞釀成立一個新黨。1854年7月6日,自由土壤黨、北部輝格黨和反對奴隸制的民主黨人在密執安州傑克遜市集會,成立一個新政黨,取名為共和黨。1860年大選,共和黨獲勝,林肯當選總統。失敗的民主黨不接受選舉結果,企圖用暴力手段改變它,美國內戰爆發。 [詳細]
美國總統選舉制度發展到19世紀中葉,始終在政黨的交鋒中不斷的發展,其中不乏吸收各小黨派的選舉規則。1831年,一個名叫反共濟黨的小黨舉行全國黨代表大會開創全國黨代表大會提名本黨正副候選人的先例,1832年民主黨首先仿傚,其他黨也隨之採行,1836年,各黨均奉行該制度。全國黨代表大會的任務主要有兩項:提名本黨正副總統候選人,以及通過本黨的剛領。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人票數相等,則由壟斷組織的代理人和黨的領袖提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使其獲得提名,稱之“黑馬”。全國黨代表大會不僅成為美國總統競選的習俗,也成成為西方政黨的一項重要活動。[詳細]
在1860年的總統競選中,代表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亞伯拉罕 林肯終於登上了總統寶座,並在防止聯盟分裂和解放黑奴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864年林肯總統競選連任時,提名約翰遜為他的搭檔,而作為副總統候選人的安德魯 約翰遜也四處奔走,巡迴演説,成為林肯唯一信任的南方人,1865年4月14日,林肯總統在福特劇院被約翰 威爾克斯 布思刺殺身亡,約翰遜繼任總統。他上臺後站在南方種植園奴隸主的立場,實施了一系列重建南方的反動措施,遭到控制國會的共和黨激進派的強烈反對。1868年5月16日,參議院最後就彈劾動議進行表決,結果是35票贊成,19票反對,比定罪所需要的2/3的多數僅僅差了一票。就這樣,彈劾動議以一票之差失敗了,約翰遜得以名正言順地繼續擔任總統直至任期屆滿為止。林肯與約翰遜在位期間,共和黨勢力逐漸得到了恢復。[詳細]
1893年,美國國內的困難時期來臨。各地失業者大量增多,失業率達到15% ,有些地方更高。1885年的總統競選,克利夫蘭成功從共和黨人手中搶回總統“權杖”。作為內戰以來的第一位民主黨總統,克利夫蘭為和解與改革採取了一些步驟。1888年克利夫蘭競選連任時,敗給了本傑明 哈裏森,離開白宮時,克利夫蘭的妻子弗朗西絲拜託管家管好他們的傢具,説他們四年後還會回來的。弗朗西絲的預言實現了,成為間隔四年又再擔任的總統。1893年他再任總統時,金融恐慌襲來,美國走向經濟危機,克利夫蘭奉行進步政策,有先見之明地採取了支持工會的方針,保護了無數的工人,挽救了大量生命。1904年威斯康星州州長、進步黨第二代領導人拉福萊特提出,唯一民主的方法是由普通選民在總統預選中選擇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1905年--1916威斯康星洲開創總統預選制,首先實行直選,直接預選制被其他州效倣,擴散。 [詳細]
1932年的美國競選是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進行的,羅斯福憑藉著出色的口才與美國公民對於“新政”的期望成功當選,1936年,他以絕對優勢擊敗胡佛,再度連任,開始了他與美國孤立主義的鬥爭。1937年10月,羅斯福在芝加哥發表演説,向美國公眾指出了戰爭恐怖的存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0年總統競選初期,羅斯福的全部精力集中在擴軍備戰方面,7月競選時,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溫德爾 威爾基卻大肆發難:“選舉羅斯福就意味著把他們的兒子、兄弟和情人送進墳墓。”羅斯福見勢打出“和平牌”,終於贏得選民的情感票,三度連任。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了最緊要的關頭,美國的總統大選也同時迫近。美國輿論普遍認為,關鍵時刻行政首腦不宜更替。美國民主黨政府警告選民:“行到河中最好別換船。”1944年11月17日,羅斯福再次成功當選。1951年聯邦憲法修正案第22條重新確認總統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的長期憲法慣例。 [詳細]
第34任艾森豪威爾總統上任後,美國政治正式進入兩黨交替的穩定壟斷階段。1968年,參議員漢弗萊未參加任何預選就輕易獲得民主黨提名,而在預選中許多浴血奮戰的競選者卻名落孫山,這件事引起人們不滿,要求改革制度,更多的發揮選民的作用。“水門事件”集中暴露了政客和黨魁在選舉過程中徇私舞弊等惡行,社會要求加強政治民主化。推動一些州實行預選制。再加之經濟因素的影響,1969年之後,預選制進入迅速發展時期,1969到1971三年間,7個州相繼採取預選制,到1980年,實施預選制的已經有35個州,由預選制産生的代表達到80%。[詳細]
在美國歷史上,共和黨一度抱有“共和黨多數”的幻想,期待共和黨永遠佔據多數,永遠佔據總統寶座。可是,裏根兩次競選大勝後,脫離民主黨的選民都沒有變成共和黨人,“共和黨多數”的幻想也隨之成為泡影。1984年裏根選舉這次所謂的“解散聯盟”起,美國總統選舉制度已趨於完善,不僅“共和黨多數”,任何一個想與民主共和兩黨抗衡的小黨派都無法突破已有政治框架而變身“黑馬”。事實上,20多年來,兩黨在選民中獲得的支持率一直在下降,其組織也在削弱。1976年兩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都表示過憂慮。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瑪麗 路易斯 史密斯就認為,獨立選民相信“兩黨之間並無真正區別,兩黨都與他們的問題不相干”。美國兩黨政治進入一個巨大的惡性循環怪圈。[詳細]
在美國政治生活中,總統的權柄極具魔力,二百多年來,這一寶座不僅成為政壇各個黨派的追逐目標,同時也驅動其國內政治力量發展變革。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的讓賢避免了這新生國度“軍國化”、“獨裁化”的命運,卻開啟了民主、共和兩黨角逐的“潘多拉魔盒”。經過了四十四任的權力爭奪,美國總統選舉制度汲取了歷史上各獨立黨派之精華,規避制度中的“死結”,在試探中逐步走向成熟。但在成熟進程中,註定充滿了排他性和侵略性,二百餘年的選舉制度發展的最終成果,不僅僅是確立了一整套完整、封閉的選舉制度,更讓參與其中的兩黨一步步失去活力,且越來越同質化。到2012年的今天,美國兩黨之間的總統選舉,正如美國國民逐步相信的那樣:“兩黨之間並無真正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