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武漢“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吸引了一大批高校畢業生。光明圖片
初秋的湖北武漢還是很熱,卻擋不住涌動回漢的人流。
武漢“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吸引了武漢大學校友小米的雷軍、泰康的陳東升、中誠信的毛振華、融創的孫宏斌等。他們率領團隊、帶著資金回到夢開始的地方。
今年5月29日,華中科技大學校友“回漢專場”簽下投資989.7億元。8月27日,武大校友專場簽下1576.7億元。留才、招才、引才、用才讓武漢再次成為當下精英會聚的高地,“大學+”新模式也讓武漢成為創新創業創造人才所嚮往的城市。
人才新政
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今年以來,武漢市緊緊抓住在漢大學生和在漢高校校友兩大關鍵群體,創造性地提出“四大資智聚漢工程”(即“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對接工程”“海外科創人才來漢發展工程”)。目前,武漢市以“四大資智聚漢工程”為抓手,著力打通相關政策壁壘,積極營造起引才、留才、用才的濃厚氛圍,在短時間內密集出臺的一系列簡明、務實、高效、給力的具體措施已初見成效,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武漢“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繼在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舉行專場活動之後,9月17日舉辦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專場,再次奏響“武漢,每天不一樣”的強音。
承擔著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創新型城市試點任務的武漢,是國家重要的科教基地,是僅次於北京、上海的中國第三大科教中心。
要實現中部崛起,首先需要凝聚人才。但武漢市人才服務中心的數據表明,在武漢高校畢業生中,每年有99%的博士,96%的碩士和89%的本科生流向市屬以外的單位。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提出,要創新出臺一系列大學生留漢舉措,用誠意,力爭5年內將100萬名大學生留在武漢。如何留下這些優秀的人才呢?陳一新的回答是,“我們不能順其自然,一定要刻意人為”。
“武漢市有106萬名在校大學生,分佈在各地的校友可能是百萬級的數量,僅武漢大學校友就有40萬人。這樣一個巨大的人力資源儲備,恐怕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其他城市都不能比擬的。”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韓進認為,武漢的人才新政抓住了創新創業發展的關鍵點。
對此,武漢以擔當囯家戰略的生力軍和排頭兵為己任,將招才引智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列入“十項全局重點工作”之一,先後部署“四大資智聚漢工程”,努力探索“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子,打造“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活力之城”,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創新中心。
人才舉措
凸顯武漢效應
“四大資智聚漢工程”接力提出,引才留才用才環境不斷向好,體制機制的障礙和壁壘漸次破除,為武漢趕超發展提供更強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首提全國開放無門檻大學生落戶。今年,武漢放寬落戶條件,畢業3年內的普通高校大學生,憑畢業證、創業就業證明可申請登記為武漢市常住戶口。8月26日,陳一新在武漢百萬校友資智回漢·武漢大學專場活動現場,透露武漢近期將推出三大核心舉措:首先在全國放開無門檻大學生落戶;爭取讓大學生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房子;率先出臺大學生最低年薪標準,給大學生增加工資。
首開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大學專場,武漢成立了招才局和“在漢高校校友總會聯盟”,開啟華中科大和武大專場,汪潮涌、陳宗年、龔虹嘉、陳東升、孫宏斌、雷軍等校友悉數回歸。
首設“市科研成果轉化局”,武漢探索創立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的新體制新機制,出臺突破性政策舉措,搭建科技轉化服務平臺,開展線上線下對接活動,促進科技與資本、企業精準對接,努力把在漢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這個“富礦”充分挖掘出來,促進就地産業化,使武漢科教資源優勢變成發展優勢和競爭勝勢,形成源源不斷的現實生産力。
人才助力
武漢蓄勢騰飛
自武漢向百萬校友喊話不到半年,華中科大、武大已舉辦兩場資智回漢專場活動,2500億元,是半年內兩所高校校友帶回的項目投資總和。
“校友經濟”模式已經誕生,借勢借力、借資借智。在校友經濟的強力推動下,武漢今年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有望突破8000億元甚至破萬億元,實現武漢發展的神奇一躍。
8.4萬人,是半年內武漢市新辦理落戶數。今年1月至7月,全市共新辦理落戶8.4萬人,較去年全年(5.6萬人)增加2.8萬人,較去年同期(3.6萬人)增加2.3倍。其中,辦理大學生落戶4.2萬人,較去年全年(1.8萬人)增2.3倍,較去年同期1.4萬人增加3倍。今年畢業的華中師範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生周寅,放棄“北上廣”工作機會,選擇武漢中船重工淩久電子就業,他看重的是武漢的安居、落戶政策,以及日漸便捷的交通、越來越現代化的城市建設。
80%,是在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轉化佔比力爭5年達到的目標。科研人員就地服務於漢,有效供給和轉化了科技成果。12位在漢高校院所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組成了專家顧問團,作為顧問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姜德生説:“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對接工程抓住了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的要害,將大大加快科技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的步伐。”
小米武漢總部落戶光谷,辦公室裝修從簽合同到交付使用只用了5天。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回憶説,經過校友朋友圈的擊鼓相傳,武漢“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已經傳遍每一個關心武漢發展的校友,帶著對母校的依戀之情,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兼CEO陳東升和他連夜相商,決定大力支持武漢發展。雷軍説,武漢正在經歷巨變。
“很難想象有武漢這樣一座城市,能夠創造這樣的創舉。”崗領集團董事局主席于剛站在百萬校友資智回漢武大專場的演講臺上激動地説。
“武漢市從人財物等方面對創新創業者進行支持,這非常好。”在武漢華創會現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巴裏·馬歇爾表示,今後將以項目為紐帶,吸引更多全世界優秀人才來湖北從事科研和成果轉化,將最新研究成果、最新技術帶到湖北。
兩院院士李德仁認為,精英、校友、院士、海歸,這些都是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性要素,“四方”著力、多措並舉,武漢潛力無限,必將蓄勢騰飛。
(本報記者 夏靜)
■短評
一個“聚”字,意味深長
創新發展,人才是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才作用,反復強調,要把我們的事業發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一個“聚”字,意味深長。聚是一種儲備,更是一種效應,用一賢人而群賢畢至。人才資源的重要特徵,就在於更傾向於向人才密集區流動,越聚越多、越用越多。
踐行創新發展理念,武漢首先把著力點放在聚才上,謀劃實施“四大資智聚漢工程”,抓住了創新發展的關鍵。武漢的思路和改革創新舉措,值得借鑒。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有開放的視野。“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開放,首先必須是對人才的開放。武漢的“四大資智聚漢工程”,聚才對象包括新畢業大學生、分佈在全國和世界的校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針對不同對象,推出相應的開放政策,既充分發掘自身優勢,又堅持廣攬博用。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有創新的良方。武漢成立“虛擬機構、實體運行”的招才局、科技成果轉化局,推出最寬鬆的大學生落戶政策,與在漢高校合作舉行“校友資智回漢”專場活動。武漢的這些聚才良方,針對的是人才工作體制機制的痛點,抓住的是人才最關心的問題,真誠地尊重人才、愛護人才、服務人才。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聚是前提,用是目的。聚而用之,用而更聚之,就會形成良性循環。讓人才在經濟活動中展現才華,把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武漢敏銳地提出“打造新民營經濟集聚地”、聚力發展“菁英經濟、校友經濟、院士經濟、海歸經濟”。這樣,人才來了就有舞臺,就能融入創新實踐創新事業,就能實現價值。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個城市必然充滿活力,蒸蒸日上。
(作者:夏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