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8月30日,來自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工作人員在人民大會堂講述了塞罕壩55年從沙漠變綠洲的綠色故事。
【砥礪奮進的五年·圓夢中國人系列報道】
未來網(www.k618.cn)北京9月4日電(記者 賀卓輝)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去過塞罕壩的人們知道,這樣的文字來形容那片連綿112萬畝的林地一點都不誇張。
在蒙冀交界之處,有一片茂密的林海——它就是塞罕壩。55年間,它從人跡罕至的荒原變成了如今包含6個林場,112萬畝林地,森林覆蓋率達80%的“天然氧吧”,成為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這裡是守衛京津的重要生態屏障。從“沙地變林海,讓荒原成綠洲”,是三代塞罕壩人通過不懈的努力和艱苦的奮鬥,創造出的綠色奇跡。
8月30日,來自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工作人員在人民大會堂講述了塞罕壩55年從沙漠變綠洲的綠色故事。
前不久,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河北塞罕壩建設者感人事跡作出重要指示:55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在北京會見塞罕壩林場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時説,塞罕壩林場三代人55年堅持堅守、不離不棄,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愧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
在8月28日學習宣傳河北塞罕壩林場生態文明建設範例座談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表示,塞罕壩林場建設實踐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戰略思想的生動體現,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戰略思想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總結推廣塞罕壩林場建設的成功經驗,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推動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美麗中國建設,以生態文明建設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在荒漠中造林,在觀念中植綠,在艱苦中作樂。
塞罕壩人種下的不僅僅是一棵棵樹,更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造就的不僅僅是一座美麗高嶺,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創業維艱:“生是塞罕壩人,死是塞罕壩魂”
8月5日,塞罕壩展覽館重新布展後再次開館面向公眾。在用照片、書信和文字佈置的“六女上壩”展覽前,一位老人久久佇立不肯離開。
她是塞罕壩第一代務林人陳彥嫻。
回首53年前的一個晚上,正在承德二中讀高三的陳彥嫻和同宿捨得甄瑞林、王晚霞、史德榮、李如意、王桂珍幾個好姐妹在不停討論著:“什麼地方艱苦?”“什麼地方需要人?”
最後,6個好姐妹將上山下鄉的地點選在了圍場壩上地區。
“當時,我們都在學習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典型邢燕子和侯雋。”陳彥嫻回憶,放棄高考平復了家人的情緒後,1964年8月21日,6個涉世未深的姑娘乘坐敞篷大卡車,一路高歌走向塞罕壩、走向自己的理想。
一段視頻資料顯示,當時的塞罕壩是一片土黃色的荒漠,一眼望去,看不見任何綠色植物,職工們每天拿著鋤頭上山,用自己的雙手在荒漠上一棵一棵地栽種樹苗。
在塞罕壩,6個女孩與男人一樣,將帶泥漿的樹苗放到植苗機上,兩手不停取苗、放苗。十幾個小時的工作後,兩眼發幹頭髮脹、穿著帶泥水的衣服到頭就睡。
她們和男人一樣在沒過膝蓋的大雪中伐樹,再拿繩子捆好,用肩膀拉著從山上向下滑。在凜冽的“白毛風”中,她們的臉、耳朵都凍得起了泡。
8月30日,站在塞罕壩林場先進事跡報告會上,陳彥嫻説,5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小樹都已經長成了大樹,當年的茫茫荒原已經變成百萬畝林海,我們所有吃過的苦、受過的累、流過的汗水和淚水,都變成了快樂、驕傲和自豪!
300多年前,塞罕壩曾是清朝皇家圍鹿打獵的地方。清末,國勢衰微,內憂外患,“木蘭圍場”被開圍放墾,樹木被砍伐殆盡,加之山火不斷,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留下的是惡劣的氣候和荒漠的土地。這個昔日的“美麗高嶺”,變成了風沙肆虐、人跡罕至的茫茫荒原。
1961年10月,正值金秋時節,塞罕壩卻已寒風凜凜、冰凍成霜。時任林業部國營林場管理總局副局長劉琨一行冒著嚴寒來到塞罕壩,尋找植物生存的痕跡。荒漠中的一棵小樹讓人們看到了希望,這棵活下來的樹,或許就是綠洲的希望。
據當時的林業專家判斷,這是一棵落葉松,約有一百五十年的樹齡。它就是現在人們口中的“功勳樹”,在林場北部的紅松洼自然保護區內。
1962年,為改變“風沙緊逼北京城”的嚴峻形勢,林業部建立了塞罕壩機械林場。127名大中專畢業生與林場原有242名幹部職工一起組成了369人的創業隊伍,正是這369名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拓荒先鋒,拉開了塞罕壩林場建設的大幕。
第一代塞罕壩造林人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沒有飲用水,他們就化雪水用;糧食匱乏,他們就吃黑莜面加野菜。許多人都患上了心腦血管,類風濕等疾病,由於沒有醫院,得不到及時的治療,這一代造林人的平均壽命只有52歲。
創業初期,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區造林的成功經驗,1962年、1963年連續兩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極其艱苦的工作、生活條件和連續的造林失敗,動搖了大家的信心,塞罕壩造林事業處在了生死存亡邊緣。
但面對氣候環境的惡劣,面對連年植樹效果不佳,塞罕壩人沒有放棄。
功夫不負有心人,1964年的“馬蹄坑大會戰”後,林場種植的516畝落葉松的成活率終於達到90%以上,面對一片稚嫩的綠色,造林人激動地嚎啕大哭。
塞罕壩林場第一任黨委書記王尚海曾説,“生是塞罕壩人,死是塞罕壩魂”。按照其生前的遺願,他的骨灰便撒在了馬蹄坑林區。
如今的馬蹄坑,已經成為一片參天聳立的森林,它還有另一個名字——王尚海紀念林。
守業維恒:每個人身邊都有一棵“先鋒樹”
1962年,剛剛40歲的王尚海,原是承德地區農業局長,帶著老婆孩子上壩後,成為塞罕壩機械林場第一任黨委書記。
作為林場的第一代領頭人,王尚海成為塞罕壩上一面不倒的精神旗幟,這已經成為塞罕壩人的共識。
和王尚海一樣,最早上壩的創業者多數已經逝去,追隨王尚海等第一代塞罕壩人的足跡,第二代塞罕壩人接力守望著綠色的林場。
在全國媒體對塞罕壩的採訪過程中,“望海樓”成為第二代塞罕壩人守業的典型建築。
如果説,所有的森林都面臨火災威脅,那麼,沙漠中森林的隱患就更大。
由於氣候乾燥,塞罕壩的防火工作一直箭在弦上,林區的9個制高點都設有望火樓,瞭望員駐守在離生活區很遠的望火樓,生活艱難,寂寞難耐。
劉軍、齊艷淑都是“林二代”,一位46歲,另一位47歲。他們本來在塞罕壩機械林場陰河林場當護林員,11年前接受林場調令,到亮兵臺望火樓當瞭望員。
劉軍和齊淑艷的父輩都是第一代造林人。劉軍的父親在1958年上壩,當時林場尚未正式成立。之後,他的父親不僅參加了林場創建和植樹造林工作,還成為第一批望火樓的瞭望員。
按照樹的成長過程,20年即為一代。
1984年,河北林業專科學校畢業生劉海瑩來到塞罕壩,成為基層林場的第二代技術員。
住工棚、喝雪水、啃鹹菜、吃冷飯,艱苦的環境中,老一代務林人的榜樣力量是他堅持下來的最大動力。
在塞罕壩林場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劉海瑩講述了自己與另一棵“先鋒樹”的故事。
大劉海瑩10歲的王鳳明曾經與劉海瑩共事十多年。
工作十幾年,王鳳明的工作崗位換過四五回,最苦、最偏遠的林場他都幹過。
在問及剛剛幹出成績就被調崗時,王鳳明回答:我是個黨員,黨讓幹啥就幹啥,幹啥也得幹好!
2005年,一位工人在清理水井時遇險,王鳳明第一個跳下井去救人,不幸以身殉職,年僅50歲。
塞罕壩上的這些共産黨員,就是一棵棵“先鋒樹”,他們將生命和事業都紮根到這片林海。
塞罕壩112萬畝人工林,4.8億顆樹,一米一棵排起來可繞地球赤道12圈。
但是,塞罕壩卻集中了高寒、高海拔、大風、沙化、少雨等5種極端環境,這些極端環境對樹木來説都是致命的。
創業維艱,守業維恒。一顆小樹苗成長成參天大樹,面臨的考驗要遠遠大於人們能夠想象的範疇。
塞罕壩建場之初兩年,第一代務林人種下6400畝樹苗,但1964年的一場大雪凍死了9成多;1977年,一場凍災毀林20萬畝;1980年,一場旱災毀林12萬畝……
傳奇延續:接力綠色 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塞罕壩造林人’。45年裏,他們造林96.08萬畝,將昔日的風沙肆虐之地,植成了林的海洋、花的世界。45年後,艱苦創業的傳統被新一代“造林人”傳承。如今他們仍堅守在山林旁,只為少點風沙,多些青山綠水。他們用生命和汗水記錄著人與自然的一段歷史,值得我們反思與敬畏的歷史。”
在2008年第五屆“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評選”中,塞罕壩機械林場團隊被評為2007年“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集體”,以上是頒獎詞。
千禧年後進入塞罕壩機械林場的人被稱為第三代塞罕壩人。
26歲的技術員時辰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林三代”。
“要是沒有這片林子,現在林場的所有東西都沒有,包括旅遊也是因這片林子起來,所有的東西都源自這片林子,而這片林子是老一代艱苦創造而來的。”2014年,時辰回到塞罕壩機械林場。他的興趣本不在林場,在太原科技大學學習的是市場營銷專業,但是在林場工人爺爺的影響下,回到林場。
“雖然沒有直接説強制讓我回來,但是爺爺總會説林場的一些事情,讓我感受到他的期望。”時辰説,有一年,爺爺帶著時辰上山,回到最初工作的地方,指著一排荒廢的破屋子説,這是他以前住的房子。
時辰能夠感覺到爺爺的成就感。“他就看著自己親手造的那片林子,現在長這麼高了,心裏就是高興。”
楊麗是塞罕壩林場的第一位女博士。
2009年12月,楊麗研究生畢業後來到塞罕壩。與網上的美麗風光相比,楊麗看到的是冬日的塞罕壩:寒風所到之處像刀割一樣,雪花紛飛,林場孤零零夾在大山中,滿眼望去看不到人煙,“當時我的心一下子涼透了,淚水開始在眼睛裏打轉”。
但當那些前輩們住過的馬架子、造林用過的工具、穿戴過的衣帽就在眼前,馬蹄坑大會戰、六女上壩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就在耳邊時,楊麗被深深地震撼了。
“一棵樹需要幾十年的精心呵護才能成材,而毀掉一棵樹只需幾十秒。作為塞罕壩新一代務林人,我的責任就是守護好這片綠色。”1980年出生的于士濤,每當談及塞罕壩機械林場上百萬畝森林,言語中滿是責任。
2005年,于士濤從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畢業。當年9月,很少見山的于士濤,上了壩,進了山。
于士濤決心把自己的根紮下來。防火防蟲、資源管護、育苗整地、植樹造林、割灌撫育、經營利用,他隨身攜帶筆記本,詳細記錄著每片林子的位置和林分特徵,早出晚歸,林場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12年間,他和同事開展了大徑材培育、珍稀樹種培育、優質樹種引種和樟子松嫁接紅松等項目研究,並利用塞罕壩氣候、環境、資源優勢,發展森林生態旅遊和綠化苗木銷售、承攬綠化工程等産業,傳承並豐富了一套適合塞罕壩地區特點的森林經營模式。
于士濤説:“經過55年的發展,如今的塞罕壩如何管護好、經營好,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課題。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一定要擔起來,綠色的‘接力棒’一定要握緊,好好地傳下去。”
截至2016年底,塞罕壩林場共有職工1986人,其中在職1212人,越來越多的人才匯聚到這片林場。相比于55年前的369名拓荒者,他們學歷更高、知識豐富,他們希望像老一輩塞罕壩人學習,貢獻自己的力量。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本來可以承受每年100萬人的接待量,可以靠賣門票輕鬆增加8000多萬元的收入,可塞罕壩人卻將每年的遊客量控制在50萬人以內,收入自然也隨著減少了一半。目前,這裡的旅遊開放面積也僅佔林場總面積的萬分之四。
河北日報記者趙書華見證了塞罕壩的“綠色奇跡”:“只要影響到樹,影響到綠,影響到造林,影響到防火,有錢也不掙!塞罕壩人把對樹、對自然的樸素感情,昇華為一種保護生態的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