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邢臺市區景觀。南水北調宣傳中心供圖
【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新名片】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實時監測顯示,截至6月9日中午12點,南水北調東線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輸水達到100億立方米,這些水量相當於從南方向北方搬運了700個西湖。
翻看中國地圖,南水北調的一泓清水過江都、出陶岔、穿黃河,一路奔涌向北,編織著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中國大水網;
作為中國跨區域調配水資源、緩解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戰略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水利工程的輝煌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江大藤峽、淮河出山店、陜西引漢濟渭、安徽引江濟淮等一批重大項目陸續開工建設,投資規模超過8000億元。
幾內亞凱樂塔水利樞紐工程、巴西朱比亞和伊利亞水電站項目、巴基斯坦迪阿莫-巴沙大壩建設、土耳其卡拉庫茲水電站……在這些重大工程引領下,中國水利走出去戰略不斷升級,水電基礎進一步夯實。
讓調水線成為供水生命線
“‘南水’好喝得多!”擰開家中的水龍頭,天津市南開區懷慶裏小區8號樓的張愛雲老人,向記者講述著她喝過的海河水、灤河水和南水北調水的感受。“以前的水是苦的鹹的,越喝越渴。洗頭是澀的,總覺得洗不乾淨。”現在甘甜清冽的“南水”嘩嘩流淌,老人喜笑顏開。
中國水資源分佈極不平衡,黃淮海流域的人口、經濟總量佔到全國的35%,水資源量卻僅佔7.2%。南水北調通水後,奔涌千里的一泓清水,滋潤著中原和北方大地。
南水北調通水前,天津的生産生活主要依靠引灤單一水源,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要靠天吃飯,風險很大。如今,天津全市14個行政區市民用上了南水北調水,形成了一橫一縱、引灤引江雙水源保障的新供水格局。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以來,受水區覆蓋北京、天津2個直轄市,及河北、河南、山東、江蘇等省的33個地級市,為受水區開闢了新水源,提供了供水生命線。
全面通水以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調水79.3億立方米:北京南水佔到自來水日供水量的73%,中心城區供水安全系數由1.0提升至1.2;河南11個地市、37個縣用上南水,1800萬人受益;河北用水範圍覆蓋7個地級市、96個水廠。東線工程讓長江水惠及93個區縣,調入山東水量累計19.9億立方米,大大緩解了膠東半島和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
用中國智慧構築世界之最
鄭州向西約30公里的黃河孤柏嘴,從空中俯瞰,兩把琴身相對的巨型吉他橫跨黃河南北兩岸,它們看似被黃河隔開,但在河床下卻被兩條深埋地下的隧洞連通。這裡就是南水北調中線的咽喉——穿黃工程。從重大疑難技術課題到具體的施工方法和工藝,穿黃工程的建設者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千里調水來之不易。世界最大輸水渡槽、第一次隧洞穿越黃河、世界首次大管徑輸水隧洞近距離穿越地鐵……南水北調工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之最;63項新材料、新工藝,110項國內專利,南水北調人用中國智慧築起世界最大的調水工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南水北調為代表的水利重大工程加快建設。2014年,國務院第48次常務會議做出加快推進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決策部署,重點推進重大農業節水、重大引調水、重點水源、江河湖泊治理、新建大型灌區等6大類工程。
截至目前,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已有109項開工建設,在建投資規模超過8000億元。牛欄江滇池補水、江西峽江、河南河口村等14項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開始發揮效益,黑龍江、松花江、嫩江防洪治理、進一步治淮、西江大藤峽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骨幹工程加快實施,陜西引漢濟渭、貴州夾岩、湖北鄂北水資源配置等重大引調水工程和西藏拉洛、遼寧猴山等重點水源工程加快建設,重大水利工程正在為供水、豐産、民生提供堅實保障。
在開發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2015年,幾內亞央行發行新版貨幣,最大面值的2萬幾內亞法郎紙幣上,赫然印上了由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承建的幾內亞最大在建工程凱樂塔水利樞紐工程的效果圖。這在世界尚屬首次。
世界水電看中國。全球在建的大型水電站中,中國水電企業的身影比比皆是,中國在全球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越來越多地扮演著領跑者角色——
2015年7月7日,中國電建集團公司所屬華東院承建的卡拉庫茲水電站兩台機組完成驗收試驗,機組全部並網發電;
2015年11月25日,三峽集團成功中標巴西500萬千瓦水電項目30年的特許經營權,總投資約37億美元;
2015年11月29日,中國電建投資建設的老撾南歐江梯級電站首臺機組正式投産,成為水電企業積極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的又一重要節點……
國際水電協會主席肯·亞當斯坦言,中國正逐漸成為世界上的水電超級大國。
“中國水電在國際市場全面開花,目前,中國已經與80多個國家建立了水電規劃、建設和投資的長期合作關係,在世界水電行業實現了從追隨者到領跑者的飛躍。”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説。
(本報記者 李慧 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