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馬憶湘:長征路上的“朝陽花”

中國新聞(原創)來源:央視網 2016年10月22日 14:5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初心,是80年前在頂風冒雪的烈火青春中鑄成;初心,是80年來在無畏無懼的砥礪前行中繼續。

  初心是長征的力量,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對革命勝利的信心,讓他們譜寫了一段雄壯的史詩。

  長征是對初心的守護,以血肉之軀保存下一粒革命的火種,播種下一顆中華民族復興的希望。

  七個有故事的人,七段熱血人生,卻是一樣的初心,一樣的選擇,一樣的今生無悔。他們是長征的親歷者,他們是初心的守護神,他們是我們繼續前行的擎燈人。

  ——編者

  人物介紹:

  11歲參軍,12歲開始長征,18歲嫁給獨臂將軍,38歲成為暢銷書作者--她叫馬憶湘,長征路上走出來的女作家。

  央視網消息:“炮火連天,聽!戰號頻吹,決戰在今朝。英勇的紅軍,武裝上前線。用我們的刺刀、槍炮、頭顱和鮮血,堅決與敵人作死戰。”

  1936年7月的某個夜晚,川西北若爾蓋地區的高原草地。幾個衣衫襤褸的紅軍戰士圍坐在一堆篝火旁,高聲唱著當時部隊裏流行的這首《炮火連天》。

  高原上寒冷的空氣夾雜著濕漉漉的水氣和霉味,透過紅軍戰士單薄潮濕的衣服緊緊包裹著他們瘦削的身體。那份潮濕的寒冷從皮膚一直浸透到骨髓裏。七月的草原,到了夜裏溫度竟降到零度左右。紅軍們走了一天,剛剛吃過“水煮青草”和“紅燒皮鞋”,此時圍坐在篝火旁,一起度過這一天當中難得的“閒暇”時光。

  馬憶湘坐在熊熊的篝火旁,她那瘦小的身軀在這一望無際茫茫大草原的襯托下顯得愈發瘦小。她此時還只是個13歲的孩子。兩簇火苗在她黑漆漆的大眼睛裏跳動,她的思緒也隨著跳動的火苗一閃一閃回到了從前。

  從“童養媳”到“紅小鬼”

  1923年5月,馬憶湘出生於湖南省永順縣龍家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那時,她還不叫馬憶湘。因地主逼債,母親不得不把她送到一家農戶做童養媳,馬憶湘在婆家受盡虐待。1934年部隊經過時,她死纏爛打當上了小紅軍,從此擁有了“馬憶湘”這個動聽的名字。

  “你是湖南人,不能忘了家,就常回憶自己的家吧!”部隊首長笑呵呵地説。

  1935年10月,長征開始。組織決定將年紀小的紅軍留在當地。馬憶湘心中卻始終有個念頭:“今生今世,活是紅軍的人,死是紅軍的鬼!”於是她打扮成叫花子,經過20多天長途跋涉終於追上部隊。

  首長怕她和其他幾個女孩子掉隊,讓她們每天和先頭部隊一起走,但到晚上,她們就成了後面收容部隊的“客人”。收容部隊的同志開玩笑説:“你們幾個小鬼呀!每天兩台戲,早上轟臺,晚上壓軸!”馬憶湘也被逗樂了。

  長征路途艱險,馬憶湘的鞋子早就磨爛了,只好赤著腳走路,一雙小腳上磨出了不少血道子。一個同志看到後問:“你的鞋呢?”

  “早就磨爛了。”馬憶湘説。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那個同志拿了一雙小草鞋遞給馬憶湘。原來這雙草鞋是他連夜為馬憶湘打好的。

  長征路上,這種暖人的點點滴滴還有很多。在進入第二片草地前,戰士們自行籌備乾糧。馬憶湘湊了好幾天,好不容易湊到了一小袋糧食,卻不料回去的路上腳一滑,糧食掉進了河裏,被水沖走了。

  馬憶湘急得坐在河邊大哭。哭聲引來了其他戰友。大家得知馬憶湘丟糧的事情後,一人一把,又將馬憶湘的糧袋重新裝滿。在當時的情形下,每個人的糧食都遠遠不夠自己糊口,很多人餓死在茫茫的沼澤地中,這一人一把糧食,其實是每個人將一絲“生”的希望送給了她。馬憶湘心中一陣暖流涌動,淚水瞬時奪眶而出。

  生死一線

  長征路上,艱險也不言而喻。

  渡過金沙江後,部隊來到雪山腳下。當時正是陰曆4月,雪山下蝴蝶蹁躚,綠草如茵,是溫暖美麗的春天。戰士們都精神飽滿,情緒高昂。

  走到半山腰,天氣漸漸涼下來。再往上走,連太陽都消失了。狂風裹挾著雪花和冰雹漫天咆哮,如同海浪般狠狠地“砸”在紅軍戰士身上。天地間一片銀白,腳下是厚厚的冰層和積雪,到處都是雪洞,人們一不小心就會掉到洞裏去。

  然而最讓人難忍的並非寒冷的天氣與艱辛的路程,而是高山上稀薄的空氣。紅軍戰士們頭暈眼花,呼吸困難,身體發軟,一陣陣噁心想吐。好多戰士走著走著就倒在了雪地上,再也沒有起來。

  同樣難耐的還有饑渴。翻過雪山,馬憶湘隨部隊來到了重疊連綿的石峰間。這裡沒有水,沒有樹,沒有鳥,滿眼都是光禿禿的石頭。毒辣的太陽灼燒著大地,石頭被烤得火熱。連枯草似乎都要燃燒起來。

  戰士們的水早就喝光了。每個人都臉色焦黃,嘴唇乾裂。渴得實在受不了了,就舔舔自己的汗水,又苦又澀。戰士小劉尋了滿山找到了兩個紅彤彤的野果,自己捨不得吃,拿給大家。結果戰友們你推我,我推你,誰都不捨得咬上一口。好不容易尋到一口水井,卻早已乾涸,井底只剩下爛乎乎的淤泥。同志們將濕泥一盆盆挖出來,包在紗布裏擠出了六碗黑乎乎的泥水。大家不捨得喝,每個人只用舌頭舔舔,便算是喝過水了。

  “哇”的一聲嬰兒的啼哭,將馬憶湘的思緒拉了回來。是旁邊女戰士懷中抱著的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在紅彤彤的篝火的映照下,那孩子的臉色依然慘白得可怕,身子瘦弱得像只小貓。馬憶湘憐惜地看著他。

  進入茫茫草地,氣候更加惡劣,糧食也更加稀缺。死亡的戰士越來越多,後面的人無須嚮導,順著絡繹不絕的屍體,就可以準確找到行軍路線。

  馬憶湘的糧食吃光了,只能以野草充饑,卻不慎吃了毒草,小腹像刀攪般疼痛。有時痛得兩隻腳不能落地,只能由其他同志背著走。每個人的身體都極其虛弱,而且天寒地凍,陰雨連綿,每邁一步都十分艱辛。馬憶湘心中不忍,對背著自己的戰友説:“同志們,放下我吧,別再拖累你們。”

  “不行!抬也要把你抬出去!”戰友們斬釘截鐵地回答。

  “朝陽花”

  終於,13歲的“紅小鬼”馬憶湘隨部隊來到了革命勝地--陜北,她被留在延安後方醫院工作,後任關中分區婦聯副主任。1941年,馬憶湘嫁給了“獨臂將軍”晏福生。1945年,她隨八路軍軍部隊赴東北,任旅衛生部政治指導員。

  解放後,馬憶湘隨丈夫調入湖南工作。在這裡,她的人生開啟了新的篇章。上世紀50年代中期,黨中央號召老幹部撰寫革命回憶錄。馬憶湘花了幾個月時間,完成了一萬多字的回憶錄《在長征的道路上》。

  馬憶湘的回憶錄感動了無數讀者。編輯部建議她寫一部自傳體小説。經過3年努力,馬憶湘完成了半自傳體長篇小説《朝陽花》。《朝陽花》成功塑造了吳小蘭、王德明、看護長、小劉、柳瑩、李連長等一批紅軍指戰員的光輝形象。該書幾年內一版再版,發行數十萬冊,並被翻譯成日語出版。

  與《朝陽花》同時期出版的還有《苦菜花》、《迎春花》,三本書並稱“三花”。隨後,馬憶湘又相繼完成了《難忘的青少年時代》、《我跟紅軍過草地》等文學作品。

  與此同時,馬憶湘也被授予少校軍銜,並曾榮獲八一勳章、獨立自由勳章、解放勳章、紅星功勳榮譽章,還獲得延安勞動模範、勞動英雄等稱號。

  2016年9月11日晚10點30分,馬憶湘因病去世,享年93歲。

  在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之際,馬憶湘,這位爬過雪山、趟過草地的紅二、六軍團年齡最小的女兵,走完了她的人生長征路。但她的長征故事、長征精神,和凝結了半生心血的《朝陽花》,卻成了我們永遠的財富。

  (文/李璇)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