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網絡媒體走轉改】長征精神引領紅色老區奔小康 重慶實施精準扶貧見成效

中國新聞來源:華龍網 2016年10月17日 14:4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10月14日,採訪團一行抵達秀山縣紅軍川河蓋戰鬥遺址。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10月17日6時訊(記者 李春燕 徐焱 黃宇) 重慶是一座山城,同時也是一座英雄之城、紅色之城,説起重慶的紅色歷史,不僅有主城區那些耳熟能詳的景點,在渝東南、渝東北等地,還有不少革命老區。如今,那些紅色土地上發生了哪些新變化,老鄉們又過著怎樣的生活?本月10日至14日,“長征路上奔小康”重慶全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走進了綦江、城口、巫溪、黔江、彭水、酉陽、秀山等地,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深入探訪長征足跡,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聚焦精準扶貧和長征沿線新變化,見證“科學發展、富民興渝”的重慶故事。

  阿依河畔返鄉創業 帶領50多戶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

  10月11日,採訪團第二組第二隊到達彭水縣南渡沱紅軍渡口遺址,了解那段歷史。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80多年前,紅三軍進攻彭水,打通了前往貴州的通道,賀龍、關向應帶領的紅三軍曾在這裡留下足跡;當年,紅三軍第七師機炮連一排轉移至黃家壩,住在阿依河畔的黃學珍家中,還在當地留下了“一張字條”的佳話。

  如今,斗轉星移,紅三軍曾經過江的地方已改名為紅軍渡,周邊高樓林立;阿依河畔也成了旅遊勝地,不僅每年吸引大批遊客到訪,更是吸引了大批彭水人返鄉創業。

  在諸多創業者中,有一戶姓汪的人家,在阿依河畔種了近300畝葡萄採摘園,不僅自己一家過上了好日子,更是帶動了周邊鄉鄰50余戶農家走上了致富路。

  葡萄園的主人叫汪明剛,活動中採訪團一行實地參觀了他的産業。金秋十月,園裏葡萄已採摘銷售一空,汪明剛正和妻子一同搭建防雨棚。“今年葡萄園帶來了60萬的收入,我們又流轉了200多畝土地,明年葡萄種植面積將達到500畝。”走在致富路上的汪明剛,對未來的生活信心滿滿。

  其實,早在4年前,汪明剛只是北京一家葡萄園的打工仔,那年春節返鄉時,他聽到了村裏準備依託阿依河景區打造現代休閒農業園的消息,便和妻子商量,留在老家種起了葡萄。啟動伊始,缺錢是汪明剛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村幹部的聯絡下,村裏10個貧困戶把金融扶貧的50萬無息貸款投資給了汪明剛,村裏幫他流轉了土地,提供了技術指導,同時還為他聯絡了銷路。就這樣,2013年,汪明剛的葡萄園出現在了阿依河畔。

  過上好日子的汪明剛始終沒忘記幫助他的貧困戶,他給10戶貧困戶設置了每戶每年5000元的保底分紅線,並承諾貧困戶的分紅將隨著葡萄園的收益而增長,園裏用工優先雇傭貧困戶。

  如今,汪明剛的葡萄園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在他的帶動下,50余戶人家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務工的方式加入進來,戶均增收6000元,日子越過越幸福。最近,村裏還幫汪明剛申請了100萬的扶貧專項資金髮展葡萄園,以帶動更多農戶增收,幫助更多貧困戶脫貧。“這裡的農民富了,阿依河也會變得更加美麗。”汪明剛説。

  南腰界鄉富硒有機稻米賣到20幾元一斤,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其實,在紅色老區,産業扶貧的例子比比皆是,當年紅二、六軍團會師的酉陽南腰界,如今已是紅色糧倉,當地4000余畝黑米地每畝年産值超過萬元;當年紅軍浴血奮戰過的秀山洪安,最大規模的平馬茶葉基地已發展了1.5萬畝茶田,茶葉遠銷歐盟國家;在革命老區紅色城口,坪壩鎮光明村建起了獼猴桃種植基地,今年産量近4萬斤,産值達100余萬元,全村43戶貧困戶將實現全部脫貧。

  國家扶貧政策有效落地 高山村落有了資金互助社

  石鑼村社區資金互助社鼓勵農戶入社,社員每年認繳100元即可獲得4000元的貸款額度。 記者 黃宇 攝

  在重慶巫溪,有塊“紅軍入川紀念碑”,80多年前,紅軍戰略轉移由巫溪入川,邁出長征路上的堅實步伐;在當地還有紅三軍司令部的舊址,標語墻上,寫著“紅軍為窮人得到土地和糧食”。如今,80多年過去,巫溪發展的如何?老百姓又過得怎麼樣?

  石鑼村是巫溪的一個典型高山村,山高路遠,交通不便。“要想富,先修路”,1999年,國家支持了30萬元,當地800多村民集資投勞,靠肩挑背磨才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了一條17公里長的盤山公路,而這條路,也承載了他們脫貧致富的夢想。

  生活改善的契機,除了通公路,還有政策的扶持,這便是當地的資金互助社——社員每年認繳100元即可獲得4000元的貸款額度,半年還息一次,一年內還清,來年可繼續貸款。借款對象主要照顧具有一定産業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借款大部分用於解決危房改造、産業發展、子女上學等難題。

  活動中,採訪團一行在村裏的資金互助社遇到了前來貸款的喬光榮,之所以要借錢,是因為他打算再買80隻小山羊,20頭種豬。“現在家裏有成年山羊70隻,隨時都能出手,每只可以賣500元。”喬光榮説,等羊和豬賣了錢,他再來貸款,這樣家裏的養殖規模就會越來越大。

  光明村黨支部書記龐仁斌向採訪團介紹獼猴桃種植基地情況。 記者 黃宇 攝

  在石鑼村,這樣的資金互助社起到了助農脫貧的“及時雨”作用,以前石鑼村民要借款得走上五六十公里的路,現在村民借、還款均可以在村內完成,而且還能節省借款成本,簡化借款程序。

  石鑼村書記匡後明説,資金互助社的資金主要來源於國家扶貧資金和農戶閒散資金,農戶從資金互助社借款作為啟動資金,賺到錢後又將閒散資金存入資金互助社,以此形成村民互助的良性循環。

  如今,石鑼村社區資金互助社共有入社農戶167戶,其中貧困戶58戶,互助資金總額111.3萬元,滾動放貸500余萬元。此外,資金互助社社員借款通常從1000元到10000元不等,社員們已通過這種方式發展山羊養殖3000隻、種植核桃2400畝和中藥材300畝,改造危房30戶。

  二層小樓拎包入住 紅色老區農家樂讓百姓持續增收

  黔江區馮家街道中壩生態扶貧搬遷點的粟軍一家只是該區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位於武陵山腹地的黔江區是革命家萬濤的故鄉,同時也是80多年前紅三軍渡江、戰鬥的地方。如今,萬濤故居所在的馮家街道,通過高山生態搬遷扶貧,讓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昔日的窮山僻壤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馮家街道,有個名叫中壩的社區,2013年,在中壩社區1組,一片二層小洋樓拔地而起,且傢具家電齊全。與之同步建成的,還有公共服務中心、幼兒園、文化健身廣場等建築設施,這裡有一個全新的名字——中壩生態扶貧搬遷點。

  今年43歲的粟軍曾住在800多米海拔的高山上,3年前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無法在外地打工幹重活,就回了老家和妻子守著幾畝薄田討生活,加上兒女要讀書,日子一度過得十分艱難。

  今年6月,粟軍一家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下住進了小洋樓,面對前來參觀的採訪團,他在二樓的陽臺上給大家算了一筆帳:“貧困戶買房減3萬,土地平整補貼1.5萬,土地復墾費得了6萬,算下來買這個房子我只花了6萬多。”

  據了解,在高山生態扶貧搬遷點的建設中,當地採取了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採購建材、統一施工監管、統一竣工驗收、統一後續管理的“五統一”做法,既保證了工程質量,也降低了建設成本,還幫部分群眾解決了家庭缺乏勞動力建房等問題,對於實在拿不出買房錢的群眾,街道還出面協調貸款。

  秀山縣平馬茶葉基地帶動了周邊200余戶貧困戶實現長效增收。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拎包入住只是開始,當地還通過發展産業,幫助老鄉們持續增收。搬遷點依託阿蓬江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帶,著力培育中壩家園民宿接待中心,把搬遷點內每家每戶的空置房間統一管理,作為民宿服務遊客。

  “平均算下來,現在開農家樂,一個月的收入有三四千左右。”粟軍説,每逢當地有大型活動舉行,他的農家樂總能滿客,再加上妻子在附近街上賣些小吃,一家人月收入能達到四五千元。

  採訪團一行還了解到,截至目前,黔江已啟動建設生態扶貧搬遷安置點88個,建成70個,安置農戶1.3萬戶、4.6萬人,同時通過鄉村旅遊景點的打造,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確保了老區百姓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石壕高山花壩綻放旅遊之花 紅色貧困村走上致富路

  10月10日,採訪團一行在綦江區石壕鎮萬隆村的萬學文家中採訪。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82年前,紅軍長征經過綦江,5名紅軍戰士長眠石壕。紅軍留下的不僅有足跡,還有不滅的長征精神。如今,這片紅色土地上,老百姓在長征精神的引領下,自力更生,克服種種困難,已將石壕建得煥然一新。

  萬隆村是石壕鎮南部海拔最高、最遠的地方,是當年紅軍長征途經的小村莊,由於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這個紅色村莊曾一度十分貧窮,但如今花壩旅遊已成了村子的新名片,萬隆也有了“花壩”這樣一個更好聽的別名。

  2014年,萬隆村被列入重慶市級重點扶貧村後便開始著力整合資源,提出了以旅遊促發展,實現旅遊脫貧的發展定位。當地人結合萬隆村風光秀美、夏季涼爽的特點,打造高山休閒旅遊,將“窮山”變成了“金山”。

  家住石壕鎮萬隆村的萬學文曾是村裏的建卡貧困戶,家中因病致貧,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萬學文和妻子在村裏搞起了養殖業,不僅摘掉了貧困帽,還把家裏住了20幾年的土房子改造成了100平米的新磚房。萬學文説,現在萬隆在發展鄉村旅遊,他也在轉型發展農家樂和園林,他要抓住旅遊脫貧的契機把産業做大,今後反哺村裏帶動更多人過上好日子。

  和萬學文一樣,同村的趙學全也是萬隆發展旅遊業的受益者。去年,嗅到了家鄉發展契機的趙學全回到村裏專心務農,他沒有選擇和鄉親們同樣發展農家樂,而是用傳統農家肥種了180畝當地特有的糯玉米,成了産業大戶。

  “以前萬隆太窮了,只有出去找錢,現在有了鮮花小鎮,有了花壩度假區,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趙學全説,因為村裏的旅遊業有了名氣,越來越多的客人走進了萬隆,其中還有北京的商人找他商量把糯玉米空運到北京去賣。

  李公壩景區山水相映,景色怡人,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隨著當地旅遊産業的發展,萬隆村利用原生態的自然風光,打造了以“花壩”為核心的一系列旅遊項目,鮮花小鎮、李公壩、玫瑰谷等一個個項目即將建成或已經完工,成為夏季避暑郊遊露營的新景點。

  統計顯示,萬隆村年接待遊客已超10萬人次,當地還引導農業産業與旅遊産業結合,實現人均增收8000余元。如今,綦江萬隆正演繹著二十一世紀的山鄉巨變,譜寫著整村脫貧致富的新篇章。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