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農耕文化博物館
火兒坑 記者 余常海 攝
商報記者 馬聯 余常海
80年前的紅色根據地,大巴山南麓的偏遠縣城,曾幾何時,這樣的標簽讓城口猶如孤懸于重慶最北端的一座閉塞小城,然而,隨著交通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停留在我們印象中的城口已經不復當年的舊模樣,10月10日,“長征路上奔小康”重慶全媒體採訪團走進城口縣。
一組數字濃縮紅色記憶
川陜蘇區城口紀念館籠罩在濛濛細雨中。拾級而上,步入展館深處,一間間展室的陳列品映入眼簾,仿佛將歷史的指針瞬間撥回到80多年前。
銹蝕的大刀、火藥筒、馬燈,防滑鞋釘、刻著口號的手雷……這些陳列在展櫃中的老物件,濃縮了歷史的斑駁記憶,以一種不容質疑的真實,講述著川東遊擊隊、紅三十三軍的鐵血歷程。
1929年,王維舟、李家俊領導固軍壩起義,創建城(口)萬(源)紅軍。1933年10月,紅四方面軍揮師城口,李先念、徐向前、許世友、王維舟等轉戰城口。據統計,蘇區保衛戰期間,只有5.7萬人的城口就有近4000人投身革命,紅軍撤離時,500多名城口子弟隨軍長征,470多人犧牲在長征途中。
城口是重慶市第一個打出紅軍旗幟的縣、第一個由地方紅軍攻佔縣城的縣、第一個迎來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的縣,唯一成建制建立了縣、區、鄉、村各級蘇維埃政權的革命老區。紅軍在城口的戰鬥,實現了東調敵軍于預定戰場殲滅的戰略部署,策應了主力紅軍粉碎敵人“六路圍攻”,確保了生死攸關的“萬源保衛戰”大獲全勝。
森林人家的幸福生活
乾淨整潔的街道,整齊劃一的白色小樓,這不是大城市中的某個小區或商業街,而是記者在城口縣嵐天鄉高山生態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見到的景象。
這也是城口縣的“大巴山森林人家”。所謂“大巴山森林人家”,是該縣著力打造的鄉村旅遊品牌,突出“森林”和“人家”特質,把鄉村旅遊作為扶貧産業來抓,以“大巴山森林人家”為載體推進農旅深度融合。
幾年前,陳良才一家四口還住在高山裏的三河村,2010年,陳良才一家搬進山下新家,出行、居住都方便了很多,通過自己開商店和經營“森林人家”農家樂,一年下來能掙4萬元左右。談起自己對現在生活的感受,陳良才向記者連説“很滿意”。
在城口縣的北屏鄉太平村,記者見到了44歲的李秀清,他也是“大巴山森林人家”這個項目的受益者,2013年,他從海拔1500米左右的老寨溝搬下山,除了自己一家人的住房之外,他在森林人家還擁有4間客房,如果算上旅遊淡季自己在縣城裏做泥水匠的收入,自己每年能掙4萬元左右。
穿越時光的農耕博物館
在土屋中挖一個一米見方,一尺余深的土坑,坑周圍以原木嵌邊,中間填一層草木灰,坑上挂有搭鉤,挂著鍋罐等物。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其實,這是川東北渝東北等地農村一種獨特的“廚房設備”,一般稱為火兒坑,平時用來燒火煮飯,冬天可以用來烤火,一家人圍坐周圍,彰顯出親情和溫暖。
在河魚鄉的農耕文化博物館裏,體量龐大的火兒坑被四根長板凳圍在中間,坑中的“炭火”閃著紅光顯得很是搶眼。在館中依次看過去,還可見鋤頭、鐮刀、漆桶、石磨、鐵犁等農用器具。比較別致的是,館中按年代劃分,記錄了秦巴地區從鑽木取火到現代農耕生活的場景,折射出農耕文化的發展演進歷程。館中還陳列了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村民們所用過的打草鞋機、舊式理髮轉椅、水磚匣子、“三轉一響”等老物件,不禁讓人有一種穿越時光的感覺。
這個頗具特色的農耕文化博物館,其實是當地拉動鄉村旅遊的一個創意,以“回味農耕”為主題,為鄉村旅遊增加文化品味。當地還針對城市遊客推出了推磨、抓山地雞、掰包谷、捉泥鰍等鮮活有趣的農事活動。
河魚鄉的森林人家常年接待遊客從前兩年的2-3萬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6萬人次,現直接實現就業240余人。
打造北極鄉村旅遊環線
“大巴山森林人家”這個蛋糕如何做大?城口縣的四個鄉鎮聯手給出了他們的答案:共同打造鄉村旅遊扶貧協作區,推出重慶北極鄉村旅遊環線。
從地圖上看,東安鎮、河魚鄉、嵐天鄉、北屏鄉互為近鄰,事實上,四個鄉鎮旅遊資源各具特色,比如東安鎮以亢谷、黃安壩景區旅遊為主,河魚鄉以農耕文化為主,嵐天鄉以鄉愁文化為主,北屏鄉以生態農業觀光采摘為主,因此,各鄉鎮可以形成旅遊資源方面的互補,避免同質化競爭。另外,四個鄉鎮約定,每個鄉鎮每年舉辦4-8項主題活動,其他3個鄉鎮共同參與,一起聯手造勢,讓遊客覺得活動多,樂趣多,從而有效地吸引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