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網南京9月30日電(錢芳 胡卓然)南京軍區原司令員向守志上將,1917年生於四川省宣漢縣,按中國傳統的算法,老人今年一百歲。
參加紅軍,歷經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向守志大半輩子的軍旅生涯正是從八十多年前那場震驚世界的壯舉開始。這位曾“三過草地”、親歷“會寧會師”的百歲老將軍説,靠著兩條腿走出來的兩萬五千里長征,是與敵鬥、與天鬥的長征,是人民的軍隊贏得最終勝利的基礎和源泉。
向守志在接受採訪。(應康偉 攝)
扛著重機槍,走上長征路
1933年10月,紅四方面軍解放宣漢縣城,廢除苛捐雜稅,沒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給貧苦農民。懷著翻身求解放的樸素理想,少年向守志投身革命。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後,為了迎接中央紅軍,繼續向西挺進,向守志跟著部隊由此踏上了長征路。
“前面有阻擊,後面有追擊,兩邊有夾擊,天上還有飛機,所以我們都是晚上行軍,幾乎是走一段就打一仗。”向守志回憶説,他肩上扛著一挺重機槍,腳上用布用稻草裹了一層又一層,走不了多久,就滲出血來。那時候,無論誰脫下草鞋,露出的都是這樣一雙血跡斑斑、潰爛流膿的腳,真的是殺出了“一條血路”。
翻雪山過草地,鬥爭總有犧牲
“衝破敵人的圍追以後,就要爬雪山、過草地。這個時候沒有敵人了,飛機也去不了,我們的紅軍戰士就是與氣候作鬥爭、與高山草地鬥爭、與寂寞鬥爭、與疲勞鬥爭、與疾病鬥爭。”説起這段經歷,向守志一連説了好幾個“鬥爭”。
“正二三,雪封山,鳥兒飛不過,神仙也難攀”。紅軍攀登的夾金山終年積雪,氣候條件十分惡劣。至今,向守志仍清晰地記得陡峭山路上,冰雪覆蓋著石塊,滑得和鏡面一樣。狂風夾著冰雹迎面砸來,再加上高山缺氧,全身沒勁,戰士們挪動一步都十分困難。大多數人穿著單衣,汗水浸濕了衣褲,很快又凍得硬邦邦的,走起來嘩嘩作響。一些戰士走不動了,倒在雪地裏,就永遠起不來了,他們倒下的地方,不一會兒就隆起一個又一個的“雪堆”。行軍路上,這樣的“雪堆”綿延不斷。
過了雪山還有草地。浮著水草的泥沼,一腳踩下去,周圍一片地面都在搖晃。有的戰士走著走著,就陷入泥潭。紅四方面軍第三次過草地時,大家吸取教訓,每個人都帶著一根長長的棍子。人拄著棍子,相當於多了一條腿,既可以探路,又可以應急。向守志説,他當時用手中的竹棍,救了數十位陷入泥潭的戰友。
兩萬五千里,最難忘勝利會師
1936年10月22日,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這一天也被定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紀念日。回首漫漫長征路,向守志最難忘彼時情景。
那一天,甘肅會寧縣城沉浸在一片節日的氣氛中,雄偉的城樓上紅旗招展,五顏六色的標語貼滿了全城。向守志説,朱德等首長帶領部隊入城時,小小的縣城沸騰了,鑼鼓喧天,暴風雨般的掌聲經久不息。紅軍將士們個個熱淚盈眶,向歡騰的人群揮手致意,用哽咽的聲音喊著:“中國共産黨萬歲!紅軍勝利會師萬歲!”
“突破敵人的層層包圍,走過雪山草地,非常艱苦、異常艱難,但是最後我們勝利了,這為我們軍隊以後壯大發展,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奠定了基礎。我們紀念長征,要傳承長征精神,這是我們勝利的源泉。沒有黨的正確領導,沒有正確路線的指引,長征不可能勝利。歸根結底,這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工農紅軍取得的勝利,所以我們今天要高呼共産黨萬歲!紅軍萬歲!”説到這裡,老將軍有力地揮動著大手,仿佛又回到了勝利的那一天。
雖已百歲高齡,向守志仍腰板挺直,筆鋒健力。(應康偉 攝)
堅定信仰,不忘初心
今年是長征勝利80週年,而向守志的黨齡恰好也是80年。走過戰爭年代,步入和平,今天應如何看待長征?今天的黨員應該牢記什麼?
老紅軍向守志説:“在長征途中,因為有了堅定的信仰,在黨的領導下,部隊上下一心,生死與共,互相幫助互相支持,非常有凝聚力。過去我們走長征路,是在戰爭年代,今天有了新中國,和平了,人民生活有了保障,長征精神依然不能忘記。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我們要建設好國家,發展經濟,強大國防,不能高枕無憂。”
老黨員向守志説:“要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黨的宗旨,是軍隊的宗旨,也是每一位黨員的宗旨。”
“要時刻想到自己是共産黨員,時常想想自己當初入黨時候的宣誓。”他反復地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