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
長征是載入人類史冊的一座豐碑,是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紅軍用靈與肉、血與火譜寫並貢獻給世人的雄壯史詩。長征精神作為長征實踐的文化精神創造物,是人民軍隊紅色文化基因的重要源頭,是具有歷史穿透力、恒久感召力的不朽精神旗幟。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之際,探尋那段“精神之旅”歷久彌新的魅力,探尋長征精神所蘊含的文化創造力及其時代價值,以激勵我們在強軍興軍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認識長征就是認識人類自己
從歷史的大尺度才能認清一個重大事件真正的價值意蘊。美國時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的《人類1000年》一書表明,由來自世界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推舉出的、由近千年來對人類文明發展産生巨大影響的一百個重要事件中,有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入選。應當説,這是拋開意識形態的歧見,從歷史的大尺度來審視長征的文化精神價值。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長征不過歷時短短兩年時間,不過屈指可數的二萬五千里路途,然而這段前所未聞、非比尋常的跋涉,卻産生了撞擊人類靈魂的巨大效應。即使在過去的80年崢嶸歲月裏,也沒有阻斷、終止人們對它的心往、追尋。難以記數之後又有多少人,包括不同國度、不同信仰、不同膚色的人們“重走長征路”。美國著名學者布熱津斯基帶領家人“重走”後,不無感慨地説:“對嶄露頭角的新中國而言,長征的意義不只是一部無可匹敵的英雄主義史詩,它的意義要深刻得多。它是國家統一精神的提示,它是克服落後東西的必要因素。”2002年,英國歷史學博士李愛德與朋友馬普安徒步“長征”後,合著出版了《兩個人的長征》及攝影畫冊,就是想著影響“更多的人來關注長征這段歷史”。
長征這段世所罕見的不畏艱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的遠征,其背後深藏著信仰、精神的價值作用和巨大力量的奧秘。可以説,認識長征就是在認識人類自己,就是在認識人的精神存在的價值,就是在感悟人們實踐所具有的文化創造力。
所謂文化創造力,就是人們在實踐中以文化特有的精神價值和力量,去改變現狀、開拓未來的能力。人類在創造歷史的同時創造文化,使人成為有思想、精神的文化存在物。人類有意識地自己創造自己歷史的過程,就是在傳承已有文化成果基礎上進行新創造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文化與人相互創造、相互促進——文化塑造新人,提升人作為歷史主體的價值;人創造新的文化,並成為開創歷史的現實力量。
從根本上講,文化是人類活動的産物,文化創造力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思想和精神引擎。歷史在曲折中前進,文化在創造中發展。長征作為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策源地、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勝利的轉捩點,是黨和紅軍用非凡文化創造力譜寫的英雄史詩、豎起的歷史豐碑。長征以其絕地重生、鳳凰涅槃的神奇壯舉告訴人們,歷史進程中的任何進步都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歷史境遇越愈殘酷,現實考驗愈嚴峻,付出的“代價”愈大,就愈能彰顯精神力量超越現實物質條件局限的巨大作用,愈加凸顯文化創造力的精神和實踐價值。
戰爭的精華在於文化命運的展開
文化的本質是一種精神承載。長征精神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創造,塑造了共産黨人和人民軍隊特有的文化品格和氣質,構成了我軍先進軍事文化的優秀基因和重要表徵,其全部價值意義,深植于黨和紅軍所展現的文化創造力之中。
理想信念的感召力。紅軍將士在長征中以“革命理想高於天”的使命情懷,讓險途化為希望,讓原本是由錯誤路線導致的戰略轉移,變成盪氣迴腸、撼天動地的英雄壯舉。長征雄辯地證明,具有先進性、革命性的文化精神,越是在逆境、非常狀態下,越能喚起人們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一支以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為精神支柱的革命隊伍是不可戰勝的力量。
軍心士氣的凝聚力。面對篳路藍縷、血雨腥風的煉獄般考驗,紅軍官兵篤信,“只要跟黨走,就有前途,就會勝利”。正是對黨的絕對忠誠和無比信賴,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高度自覺,無比堅強的革命團結和鐵一般的紀律,把紅軍凝聚成無堅不摧、所向披靡的戰鬥集體。堅定不移地以黨的旗幟為旗幟、黨的意志為意志、黨的方向為方向,構成了以轉移、轉折、轉變為主要特徵的長征文化,鑄就人民軍隊特有的軍魂。
不懈求索的創新力。長征中,面對生死存亡懸于一線的嚴峻形勢,紅軍官兵正確把握客觀規律,堅持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觀。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轉戰烏蒙山……每一個戰略方向的選擇,每一項作戰任務的確定,每一次戰鬥勝利的取得,無不是紅軍銳意創新的結果。
精神特質的塑造力。這場驚心動魄的遠征,歷時之長,行程之遠,敵我力量之懸殊,自然環境之惡劣,在人類戰爭史上是罕見的。從攻克天險臘子口,到安順場17勇士、瀘定橋22勇士,那一場場冒著槍林彈雨的殊死搏殺;從野菜充饑、皮帶果腹,到征服冰山雪嶺、穿越沼澤草地,那一次次超越人類生存極限的挑戰,鍛造了紅軍將士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精神品質。
先進思想的傳播力。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黨領導的紅軍將自身命運繫於民族安危,長征路上走到哪,就把抗日主張宣傳到哪,就把革命火種播撒到哪。所到之處,心繫民眾、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主動關心群眾、宣傳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從而贏得沿途廣大民眾的擁戴和支持。正是把自己置於精神文化的制高點上,在“得道”與“失道”的價值博弈中,紅軍成為得道多助的勝利者。
有哲學家説,“戰爭的精華,不是在勝利,而是在於文化命運的展開”。先進戰勝落後、真理戰勝謬誤、團結戰勝分裂、實事求是戰勝教條主義,這就是紅軍長征勝利得出的“武為表、文為裏”的深刻啟示和歷史結論。
為長征未竟事業注入新的文化力量
長征精神是我軍精神成長、紅色基因的重要源頭。面對這個變革與轉型空前深刻的時代,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必須把著力點放在增強我軍的文化創造力上,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為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注入新的文化力量。
當今,文化在綜合國力及國際軍事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顯,文化的較量深層次地貫穿于政治和軍事戰略博弈之中,文化創造力已成為國家和軍隊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支撐。實現以強軍夢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紅軍長征的未竟事業。在強國強軍的新長征中,同樣需要敢闖激流險灘、勇於斬關奪隘,需要以卓越的文化創造力鑄就思想和精神的新高度。長征精神凝結著我軍優良傳統的精華,積澱著人民軍隊最深層的精神血脈,並深蘊著文化自信力和創造力的相互砥礪、相互增益;不僅永遠是激勵我們戰勝艱難險阻、奮力開拓未來的精神旗幟,而且為我們打造文化新優勢、實現文化新願景提供了寶貴的創造力源泉。
承接根脈、賡續特色是文化創造的前提,而與日俱新、與時偕行是文化創造的本性,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適應強軍興軍時代要求的文化創造力。我們必須立足改革強軍實踐,深入挖掘長征精神對增強我軍文化創造力的時代價值,讓長征精神的獨特文化魅力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從而使創新文化成為提高我軍創新能力的強力引擎。
而今邁步從頭越,長征精神勵後人。作為新一代革命軍人應有屬於新時代的文化創造,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新長征中,戮力譜寫熔鑄光榮與夢想的壯美藍圖。
(作者係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軍隊政工係教授 鄧一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