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82年前,離開根據地的中國工農紅軍開始了艱難而偉大的長征,紅軍長征在四川的歷史被視作是整個紅軍長征史中最濃墨重彩的篇章。
9月10日上午,由中央網信辦主辦,中央黨史研究室指導,四川省網信辦承辦,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四川省扶貧和移民局等單位協辦的“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四川站)在成都正式啟動。
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副局長唐宋在啟動儀式上致辭,四川在紅軍長征史上留下了四個“之最”,即征戰時間最長、經過地域最廣、自然環境最惡劣、長征線路最長。紅軍長征在四川的勝利,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重大轉折。
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江紅英在隨後的致辭仲介紹,1935年1月,黨中央率領紅一方面軍從貴州進入四川古藺。之後,紅四方面軍為策應紅一方面軍,也于4月西渡嘉陵江開始長征。兩軍于6月在懋功實現會師。紅一方面軍于9月離開四川先行北上。1936年5月,紅二、紅六軍團進入四川。7月,與紅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之後紅二、紅六軍團組成紅二方面軍,與原本在川的紅四方面軍一起北上,于8月共同走出雪山草地。
除了唐宋在致辭中列舉的四個“之最”,江紅英還為紅軍長征在四川補充了四個“之最”。
第一,四川是黨中央在長征途中召開會議最多的省份,包括兩河口會議、蘆花會議、沙窩會議、巴西會議等各種重大會議多達13次。在四川召開的會議,直接決定著紅軍長征轉戰方向。正是在四川確定的北上抗日方針的指引下,紅軍最後終於到達延安這個能夠指揮全國革命的大本營,成功實現革命重心由南向北的轉移。
第二,四川是長征中發生重要戰役戰鬥最多的省份,如土門戰役、松潘戰役、阿壩戰鬥、毛爾蓋戰鬥、包座戰鬥等,這些戰役戰鬥都表現出紅軍不怕困難、不畏犧牲,與敵軍頑強作戰的英雄氣概。
第三,四川是紅軍長征途中開展民族工作最頻繁的地區。四川是多民族省份,以藏族和彝族人數最多。紅軍幾個方面軍在四川均途徑了少數民族地區。紅軍在川西北藏族地區17個縣實行了土地革命。這些變革措施為新中國成立後在民族地區進行民主改革積累了經驗,對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具有開創意義。
第四,四川是黨中央和廣大紅軍將士與張國燾分裂活動鬥爭最尖銳最激烈的地方。通過四川境內與張國燾分裂主義的鬥爭這次考驗,中國共産黨內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集體逐漸形成。
正因為四川在紅軍長征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突出的貢獻,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把紅軍長征紀念總碑建立在了四川松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