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砥礪奮進的五年·走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光明日報記者 張廣芝 光明網記者 鄭芳芳
金秋9月,記者來到新疆瑪納斯縣的旱卡子灘鄉閩瑪生態村,年過花甲的牧民努爾哈力-巴依烏扎克喜笑顏開地站在自家院子門前,熱情地招呼著:“歡迎來我們家做客!”老人80多平方米的新居乾淨整潔,家電傢具一應俱全,長桌上擺滿了招待客人的酸奶疙瘩、駝奶、馓子等特色小吃。院子車庫裏停放著私家車,南面山坡的夏季牧場裏有17頭優質肉牛,孩子正在鄉里的晶鑫硅業打工,家裏還有508畝草場,一家人年收入能達到8萬元,村子裏還有衛生院,老人樂呵呵地説:“生活完全‘亞克西’!”
努爾哈力家的長桌上擺滿了招待客人的特色小吃。光明網記者 鄭芳芳攝/光明圖片
同樣,在開著好姐妹牧家樂的牧民努爾古麗家,穿著民族服裝的婦女,彈著冬不拉的小夥兒,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他們的幸福生活得益於政府實施的“定居興牧”工程。該村是福建省“十二五”期間重點打造的牧民異地扶貧工程,是落實黨中央高度重視新疆工作的具體體現,也是全疆建成的第一個高標準牧民定居新村。
在村後的山坡上,記者看到,山坡前面,509套牧民定居房鱗次櫛比,黃墻紅頂蔚為壯觀,一戶戶掩映在果樹林中,光禿禿的幹山早已成為過去;山坡後面,328套新建畜牧暖圈配套齊全。放眼望去,村莊道路齊整,排水供電設施完備,生活區、養殖區、生産區實現了區劃分離,從根本上改變了牧區多年來難以解決的人畜不分開、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問題。同時,該村還以産業為支撐,組建肉羊、草畜聯營、駝奶、馬産業、土雞合作社5個,發展牧家樂15戶,加大職業技能培訓、組建勞務合作社,引導牧民進廠務工,目前該村僅在晶鑫硅業打工的就有172人,月工資達3000元至5000元。
除了閩瑪生態村,在該縣的樂土驛鎮鄭家莊村的村文化大院裏,記者同樣看到了一派文明、和諧、安康的“美麗鄉村”景象:執扇起舞的婦女、結伴彈唱的老人、熱心為民的鄉村志願者……
據介紹,目前全縣已累計投入4億多元,用於“美麗鄉村”建設。鄭家莊是該縣重點打造的州級美麗鄉村示範村,村裏年內計劃投入20萬元,用於村莊綠化、農房改造、配備垃圾箱等衛生設施等。
在村民王金倉家中,院子裏的菜園子長勢喜人,蘋果樹葡萄架結滿果實,四室兩廳的裝修現代感十足。村委會主任張兵熱情地介紹:“他們家不僅有一台大型收割機,還有一台大型運輸車,一年下來,一家人的總收入可以達到40余萬元。”
“日子過得可美滿了!”只在家做做飯、種種菜的王金倉母親開心地笑著,臉上難掩自豪,絲毫看不出過去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痕跡。
該鎮驛農合作社田間管理人周宗全笑著説:“現在種地,水澆地變成了滴灌地,手機就可以遠程操作,即使你在烏魯木齊,打開手機照樣可以澆地。當然,除草還有除草機,打農藥有無人機,播種收割100%機械化,穿著皮鞋都可以幹活啦!過去一家人只能顧得了20來畝地,現在一個人管理300畝地都不成問題。”
《光明日報》( 2017年09月21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