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砥礪奮進的五年·綠色發展 綠色生活】安徽池州:海綿城市讓城市有“彈性”

中國新聞(原創)來源:央視網 2017年08月14日 11:3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在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需要時再釋放利用。安徽池州是我國首批16個試點海綿城市之一,下面就跟隨我們的記者去看看那裏的變化。

  齊山大道是池州市新、老城區之間一條主幹道,兩側是綿延幾公里的濕地公園,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來休閒、鍛鍊。

  安徽池州市民 張女士:“這裡特別好,風景好,跑起來能心曠神怡的,很舒服、很輕鬆的感覺。”

  然而兩年前,每到雨季,這條路還常常因為雨水無法及時排除而發生內澇,市民出行都成問題。

  安徽池州市民 王大新:“以前一到下雨天這個水淹的好深,就是這個橋底下都是很深的水,有的時候像將近到膝蓋這裡。”

  池州市地處長江下游,全年雨水充沛,境內多條河流經過,但傳統的城市建設模式使硬化地面比例提高,降雨回補地下水的能力越來越弱,産生內澇頻發、水質不穩等問題。

  2015年,池州被確定為首批16個試點海綿城市之一,將中心城區18.5平方公里的範圍劃為示範區,啟動了117個海綿城市建設工程。

  率先改造完成的齊山大道,整條道路鋪設了大量透水磚,一旦下雨,雨水可直接滲透到地下,不再積在路面。

  除了道路滲透,雨量大時,多餘的雨水會從溢流口流向兩旁的綠化帶,再經過植草溝、雨水花園等海綿設施的滯留和凈化,流入河流、湖泊等水體,或流入人工調蓄池收集起來,待需要時再加以利用。

  在池州一中,收集在蓄水池裏的雨水,被用來沖洗路面、灌溉苗木。

  安徽池州一中校長 王慶邦:“綠化用水我們都用這個蓄水池的水,綠化面積增大了整個三分之一,但是我們的水費大概節省了20%左右。”

  而有了植草溝、雨水花園等下凹式綠化帶,雨水中的泥沙和一些有害物質也被過濾、吸收,使水質也得到了提升。

  目前,池州市已完成海綿城市建設項目50個,在建67個,預計明年上半年將全部完工。屆時示範區城市內澇防治標準可達30年一遇,防洪能力達百年一遇。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