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年,內蒙古的發展波瀾壯闊,草原兒女從“零”起步艱苦創業、頑強拼搏,書寫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和諧、人民幸福的壯美華章,數字為證。
——“由5.4億到1.86萬億”。自治區成立伊始,地區生産總值僅有近5.4億元,人均生産總值更是低至96元。2016年,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86萬億元,人均生産總值達到74069元,居全國第六位。同時,三次産業結構比例由自治區成立之初的71.1:11.3:17.6演進為8.8:48.7:42.5,實現了由農牧業為主向一、二、三次産業協同發展的歷史性轉變。
8月1日,呼和浩特玉泉區大數據應用産業基地的工作人員通過平板設備展示城市博物館AR體驗墻。新華社發丁根厚攝
改革開放以來,內蒙古緊抓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政策機遇,發揮資源和區位優勢,積極調整經濟結構,成為令各省區市刮目相看的一匹“黑馬”。2002至2009年,內蒙古GDP增速連續8年摘得全國桂冠,被外界稱作“內蒙古現象”。
如今,內蒙古煤制油、煤制氣等現代煤化工産業領跑全國,以包鋼稀土鋼板冷軋工程為代表的一批傳統工業升級項目建成投産;大數據、雲計算、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産業形成集群……“全區正朝傳統産業新型化、新興産業規模化和支柱産業多元化闊步前進。”內蒙古經信委主任王秉軍説。
——“由35到75”。自治區成立前,人均壽命不到35歲。70年來,內蒙古衛生與健康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目前預期壽命已提高到75.8歲。
7月5日,60歲的牧民哈斯朝魯在阿巴嘎旗“哈樂穆吉”養老中心測量血壓。新華社記者任軍川攝
“那時候缺醫少藥,小嬰兒很難保住,好多牧民因此沒有孩子。”今年94歲,曾任內蒙古衛生廳廳長的雲曙碧回憶説。當年,時任自治區政府主席烏蘭夫提出了“人畜兩旺”的工作方針,初步建立了內蒙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內蒙古醫療衛生事業迅速發展,嬰兒死亡率由自治區成立前的430‰降至目前的5.34‰,孕産婦死亡率由自治區成立前的1600/10萬降至18.27/10萬。
91歲的李昆是烏蘭浩特人,儘管頭髮花白,但精神矍鑠,談吐清晰。他説,現在再不用為傳染病提心吊膽,家門口就能方便看病,牧區百姓有“小藥箱”,住院費用一半多都能報銷,社區裏還有供老人鍛鍊和休閒的器材、棋牌。
——“由22萬到370萬”。70年來,內蒙古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治區成立之前,全區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沒有1所大學,各類在校生總數22萬餘人。到2016年末,全區在校生突破370萬人,各類高校50余所,在校大學生43.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大學生11.4萬人。
7月4日,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蒙古族幼兒園的孩子正在練習蒙古族特色舞蹈。新華社記者連振攝
內蒙古教育廳廳長侯元介紹,幾十年來,內蒙古大力支持民族教育發展,在公共資源配置上優先安排。目前,全區各級各類少數民族在校生達到102.6萬人,佔比27.4%,高於少數民族人口比例;蒙古族聚居地區已基本普及學前蒙漢“雙語”教育;蒙古族大學畢業生就業率達87.06%。
——“由7.73%到21.03%”。無邊的大草原,巍巍的興安嶺……內蒙古美麗的自然風光令人神往。自治區成立之初,全區有林地面積1.37億畝,森林覆蓋率僅為7.73%。經過70年的生態建設,森林面積增加到3.73億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1.03%,草原總面積達到13.2億畝,草原植被蓋度達到44%。
2016年,內蒙古草原植被平均蓋度達到44%,基本恢復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最好水平。新華社記者連振攝
“現在通遼市境內的好些綠地,在過去都是漫無邊際的黃沙。想想都覺得很怕人,那時刮個3級風都不能張嘴説話,一張嘴就得吃滿嘴的沙子。”在中國最大沙地——科爾沁沙地,從事林業工作26年的烏旦塔拉林場護林員銀山感慨地説,“但現在的情形完全不一樣了,隨著草地和林子的增多,不僅沙塵暴的威力大大減弱,過去不見了的狐狸、狍子等動物也逐漸多起來了。”目前,科爾沁沙地已完成二分之一的治理任務,而我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治理率已達25%,實現了“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歷史性轉變。仰視藍天,俯瞰綠野,新鮮空氣作伴,細微之處的獲得感來得真真切切。
——“由600萬到55.6萬”。為吃喝犯愁、為看病犯愁、為孩子上學犯愁……20世紀80年代初,內蒙古農牧區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有600萬人,貧困發生率為67%。改革開放以來,全區範圍內迅速開展了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扶貧開發。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上下打響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脫貧攻堅戰。截至2016年底,全區貧困人口減少到55.6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4.1%,各族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的夢想越來越近。
“日子總算過好了!”興安盟葛根廟鎮農民鐘淑霞夫婦現在只要想起自家大棚裏的葡萄,總是喜悅得合不攏嘴。興安盟根據貧困戶需要,啟動了含産業發展、易地搬遷、政府兜底三大類,畜禽養殖、農産品種植等58個項目的“菜單式扶貧”。鐘淑霞夫婦在駐村幹部的幫助下,“點”了特色種植的菜單。他們在産業園的大棚種植水果蔬菜,自家土地流轉出去,農閒時在産業園打工,一年能掙14000多元,預計今年能脫貧摘帽。
——“由0到33”。作為我國最早成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民族團結一直是內蒙古的優良傳統。從1984年開始,內蒙古已堅持33年每年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共召開8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成百上千的民族團結模範集體和個人受到國務院和自治區表彰。目前,全區擁有19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單位,有1/8以上的家庭是多民族混闔家庭。民族團結就像陽光和空氣一樣,內化於心,外化于行,已深深融入內蒙古各民族的血脈。
2月20日,蒙古族牧民和漢族醫生在蒙古包內拉家常。新華社記者連振攝
烏蘭浩特市三合村是一個以朝鮮族為主,朝鮮族、漢族、滿族、蒙古族四個民族和睦共處的多民族聚居村。在長期的生産生活中,四個民族互幫互助,共同繁榮進步:朝鮮族群眾把自己多年種植水稻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滿、漢、蒙古族群眾;蒙古族、滿族群眾也把自己積累多年的養殖技術傳授給朝鮮族群眾;漢族群眾同樣把自己經商做買賣的“絕活”教給其他民族。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三合村就已被國務院授予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內蒙古廣大幹部群眾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攻堅克難、頑強拼搏,向著更加美好的明天奮勇前進,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必將更加壯美亮麗。 (張麗娜 魏婧宇 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