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執勤的哨兵
央視網消息(記者劉春妍)在武警廣東總隊河源支隊和平縣中隊的崗哨上,正在執勤的哨兵話不多,年紀小小的,警覺性卻很高。同行的工作人員告訴我,中隊的官兵最小的1999年,最大的也不過1989年。
來到部隊,肩負起保衛祖國的重任,這些年輕人的青春註定與眾不同。奮鬥、細心、堅持,百折不撓的鍛造打磨最是潤物無聲,看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收穫,來時千差萬別,走時個個骨子裏都有了相同的品格和氣質,最終鍛造成我們喜愛的樣子。
加一把奮鬥的料
2017年2月,中隊緊緊圍繞實戰化大抓軍事訓練,圖為應急班隊員進行強行突入訓練。
瀝滿汗水的靴子在晾曬
去年1月,士兵李少奇剛下隊,那時他皮膚最白,跑步最慢,中隊組織五公里武裝越野班級競賽,他28分鐘才跑完全程,拖了班裏的後腿,大家開玩笑似的説他是“白色的蝸牛”。為了儘快提高成績,他主動找排長、班長當陪練,不論天氣怎麼變化,每天背著近30公斤重的裝具堅持跑步從3公里到8公里,循序漸進,不斷地挑戰身體極限。有一天下暴雨,排長讓他休息,他毅然套上雨衣衝進跑道,負重跑完了全程。功夫不負有心人,3個月後,他曬成了黑炭,五公里成績也突飛猛進,跑進了21分,戰友們親切地稱呼為“黑色的猛牛”,由於訓練成績優秀,李少奇還被中隊推薦參加了預提指揮士官集訓。
加一把信仰的料
每天抄一頁黨章
去年,來自深圳特區的戰士王廷凱,覺得學習理論一無用處,浪費時間,還經常散佈一些言論,要學就學一些營銷、炒股等實用知識。
“什麼樣的理論有用?什麼樣的理論無用?”指導員把大家帶到了榮譽室,面對一面面鮮紅的旗幟,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以及成捆的錦旗和滿櫃的證書獎狀,藍錦佳講述了70多年來歷屆官兵不忘初心固本鑄魂的風雨歷程,講述了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每一階段中隊建設的可喜變化,以及百姓生活質量的逐步提升……聽著聽著,王廷凱低下了“高傲”的頭,課後到圖書室借了5本理論輔導讀本,僅半年時間,他就在網上分享了100多篇學習心得,圈得眾多粉絲。
“像當年革命前輩那樣,對黨的領導百分之百地服從、對黨的決策百分之百地擁護、對黨的感情百分之百地純真。”這已固化為官兵的信念。中隊還引導戰士把對自己觸動最大的革命前輩語錄或者習主席經典語句摘抄下來,寫進口袋書、編成快板詞、描成漫畫集,使官兵學有方向,行有目標,在實踐中鑄牢忠誠之魂。
加一把細心的料
整齊乾淨的電子學習室
“中隊的兵真的是不好當啊!”這是今年剛下連隊新兵韋達的真實感受。
下連第二天,班長讓韋達去廁所打掃衛生,韋達轉了一圈,沒有找到拖把,便用水沖了一遍,用掃把用力掃了一遍,自認為已經很乾淨了。哪知班長看完後非但沒有表揚,而是親自返工,在地板和蹲坑裏先撒水後撒洗衣粉,大地方用平板刷,縫隙用自製尖角刷,裏裏外外不放過,再用水邊衝邊掃,最後用幹抹布把地板抹了個遍,班長邊做邊説:“搞衛生必須物見本色,搞完衛生還要注意通風,在我們中隊,廁所是沒有任何味道的,甚至可以打地鋪睡覺。”
“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和平中隊的官兵就是靠著這種“簡單的事重復做就不簡單,平常的事堅持做就不平常”的理念,以厘秒精細的作風,以釘釘子的精神,面對部隊建設中的各種“攔路虎”“硬骨頭”,攻堅克難、艱苦奮鬥,在建隊育人的路上,做精做細每一件小事,在平凡中練就了過人的本事,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
加一把堅持的料
滿滿的榮譽墻
2015年,總隊選拔特戰隊員,中隊上等兵吳炳權初選入圍。然而,作為看守任務中隊的戰士,吳炳權同那些擔負機動任務部隊的特戰班長們相比,成績差距不小,第一次摸底考核就墊了底。
“和平中隊的兵不能當孬種!”吳炳權不服輸,他給自己制定了補課趕超計劃:兩塊10斤重的鉛塊綁到腿上,走路吃飯都帶著;早上提前一小時起床,繞後山跑一圈,等部隊出操時,跟部隊一起繞著後山再跑一圈;吃完晚飯,找根揹包繩把自己吊在單杠上,一吊就是一小時,半個月時間,訓練成績突飛猛進。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臨近結業考核時,吳炳權在一次障礙訓練中意外跌傷了右腳,大家都擔心影響考核成績。沒想到,吳炳權還是堅持帶傷完成了所有科目的考核,並以達標成績衝線,順利拿到了結業證書。
“分到和平中隊的兵不一定是優秀的,但進隊時是塊鐵,離隊時肯定是塊好鋼。”支隊政委江中發告訴記者。
走進和平中隊榮譽室,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6次、集體三等功12次、7人次榮立個人二等功,160余塊牌匾和錦旗,見證了74年來歷屆官兵用“匠人精神”追求極致精細的歷史。他們讓和平年代的和平中隊變得不平和,也讓和平年代的平凡中隊變得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