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砥礪奮進的五年·法治中國新時代】
5月12日,對於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的楊博來説有些不同,在通過IC卡式居住證的公租房名額爭取和積分換取後,他搬進了50平方米的公租房,而且每月僅需350元租金。“這回真的算是‘安家落戶’‘落地生根’了。”楊博説。
老家是甘肅的楊博在上虞區生活了10年,曾經為房租發過愁,“以前一個月房租最少1000多元,而且經常搬家,苦了大人累了孩子。現在憑一張IC卡式居住證,就搬進了公租房,房租還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這個政策太好了”。
浙江,作為全國公安改革4個綜合試點省份之一,自2017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戶口登記制度;在戶口遷移制度、戶口登記制度、居住證制度、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和相關領域配套制度等與戶籍制度改革相關的“五項改革”上重點發力、全面推進,讓全民在戶籍改革中共享改革“紅利”。
作為浙江省最早試點IC卡式居住證的地區之一,上虞區于2015年試點探索IC卡式居住證制度。IC卡式居住證具有行政管理、公共服務、金融服務、商業應用、企業管理等五大功能,現已成為新居民分享居住地改革發展紅利的重要載體。
讓億萬農業轉移人口過上城裏人的生活、實現“市民夢”,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也是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的重要體現。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戶籍制度改革工作,召開了一系列重要會議進行研究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戶籍制度改革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為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14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11月召開全國會議進行部署。2015年11月,國務院公佈《居住證暫行條例》,決定2016年1月1日起施行。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並同步召開全國會議作出部署,9月印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
中央各政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全力以赴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各項工作。公安部充分發揮戶籍制度改革&&組織作用,切實加強頂層設計、政策研究和推動落實。農業、國土、教育、人社、衛生計生、住建、財政、發改等有關部門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著力解決廣大農業轉移人口最為關心的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以及農村“三權”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隨著戶籍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全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建立。各地取消了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和由此衍生的藍印戶口等戶口類型,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不再以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為依據區分農村人與城裏人。這意味著1958年以來在我國存在了半個多世紀的“農轉非”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同時,各地戶口遷移政策普遍放寬。不少大中城市適當降低落戶門檻,努力滿足廣大農業轉移人口的落戶需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積極建立完善積分落戶制度,拓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渠道。
大力解決無戶口人員的落戶問題,僅2016年就有143.5萬無戶口人員登記上了戶口。公安部部署各地取消暫住證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居住登記和居住證辦理工作進展順利。截至今年2月,全國有25個省區市出臺貫徹實施辦法,讓更多工作、生活在異地他鄉城市的常住人口有了“歸屬感”,也為有意願落戶的群眾打開了落戶的通道。
(本報記者 王昊魁)
專家點評
實實在在的惠民之舉
戶籍制度改革,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之舉。這項改革,不僅因為數千萬新入城人口面前的限制沒了、阻力小了、實惠多了,更典型的體現,是幾千萬人通過申領居住證、落戶城鎮等方式解決生産生活難題、享有基本公共服務從而融入所在城市的“市民化”過程。
我們看到,戶籍制度改革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進行推進,不是僅就人口搞城市化,而是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開發程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謀劃人口分佈、經濟佈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建設;不是僅就戶籍搞改革,而是以就業、教育、醫療等配套改革,培育“進得來,住得下,活得好”的新城市、新市民。
不管是戶籍制度改革意見和居住證暫行條例“雙落地”,還是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數量明顯增加,在異地他鄉城市工作、生活的常住人口有了更多“歸屬感”等,這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得益於“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的環環相扣。相信隨著改革措施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作者:王太元 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