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説起脫貧這件事,還要感謝我們村的浙江女婿哩!”貴州銅仁萬山區敖寨鄉中華山村村支書毛照新指著不遠處的黑木耳種植基地説道。
中華山村曾是遠近聞名的“窮旮旯”,“放牛好耕田、養豬盼過年、喂雞籌柴米、奔波為油鹽”是村民貧困生活的寫照。受制于交通不暢和人多地少的現實,這裡的幹部和村民空有一腔致富熱情,但始終沒有找到脫貧路徑。
2014年,一名來村探親的浙江女婿點醒了大家——“浙江有不少農村靠種植木耳、平菇致富,中華山村自然條件更好,為啥不試試食用菌産業呢?”
當年3月,中華山村村兩委幹部和致富&&人遠赴浙江調研學習。在了解到食用菌生長環境與本村自然條件高度匹配後,毛照新建議將這一“見效快、效益高”的産業引回村裏。經過大大小小五次會議,全體村民終於達成一致意見,同意發展食用菌産業。
路子的問題解決了,錢的問題怎麼辦?
“以前,扶貧資金都是直接分到貧困戶手中,那點錢什麼大事都做不成。”毛照新説,“所以,我們成立了專業合作社,讓貧困戶來當‘合夥人’,最大限度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為了讓貧困戶真正實現自我“造血”,中華山村採取了“村兩委+合作社+貧困農戶”的發展模式,由村兩委&&組建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整合多渠道資金,量化折算成股份分配給全村貧困戶。這樣,貧困戶不僅可在合作社務工賺錢,還能參與年終分紅。最終,172戶464人成為合作社首批“合夥人”。
“我們現在都算是‘合夥人’吶!”談及合作社,在裏頭務工的李艷紅一下打開了話匣子。她一邊跟記者聊著天,一邊熟練地將平菇分揀、包裝並密封,“在合作社打工,一年收入兩萬多,土地流轉租金1300多元,去年年底還有1500元的分紅。合作社效益越來越好,分紅會越來越多!”
當然,最令李艷紅開心的是,在合作社工作不但收入多了,還方便照顧家庭。“家裏不但有老人,還有兩個孩子,在外地打工總不放心。現在可好了,家門口就能賺錢!”目前,李艷紅一家位於鄉里的搬遷房正在裝修,她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
像李艷紅一樣的“合夥人”,目前已經從172戶變為120戶,減少的52戶成功脫貧。鄉里的扶貧幹部張文娟説,看到中華山村嘗到了甜頭,周邊的村子也躍躍欲試,通過“合夥人”模式發展産業帶動脫貧致富的村子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