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再也不藍瘦香菇!老張憑小香菇脫貧增收,一年能掙4萬

中國新聞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017年05月19日 09:3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在河南舞陽縣文峰鄉李斌莊村西邊,有一所收拾得乾淨整齊的農家小院,新刷的院墻,明亮的門廳,裏面還有輛嶄新的三輪摩托車,這就是李斌莊香菇種植戶張國聚的家。站在自家院前,年過50歲的張國聚臉上有著收不住的笑容。別看老張現在日子過的挺順心,要是兩年前,情況可大不一樣。

1

  張國聚站在自家門口臉上帶著笑容

  老張家香菇種的早,從1996年開始,老張家就開始在自家的院子裏搭架子,種香菇。“那時候種香菇,菌袋全都放在屋裏養,臥室裏面都住香菇,真像是把小香菇娶回了家。”老張笑著説。

  屋裏住著香菇菌袋,老張就帶著老婆孩子一家三口睡在外面院子裏。這一住就要三個月,等三個月後屋裏菌袋養好了,把屋裏的菌袋挪到院子裏,老張一家才能住回屋裏去。老張告訴記者,那時候李斌莊村民家都沒有像樣的傢具電器,院子連個院墻都沒有,都是為了給養香菇騰地方。

2

  老張在打掃自家院子,原先就在院子裏面搭架子種香菇

  自家屋裏養香菇,規模上不去,發黴變質的菌袋還特別多。當時,老張在自家屋裏養了500袋香菇,經常壞掉一半多。屋漏偏逢連陰雨,1998年香菇市場行情不太好,種了兩年香菇的老張賠光了本,家裏妻子不樂意,這下小香菇可讓老張傷透了心,老張只好收拾鋪蓋進城去打工,從此和香菇分了手。

  老張文化水平不高,沒有技術,孩子又小,只能在舞陽縣城幹點建築上的苦力活,一年到頭剛剛能賺到一萬多。加上家裏的四畝小麥田,老張家一年純收入不到兩萬塊。那時老張收入雖不高,但也是很快樂,本想日子就這樣過下去。但是,兩年前的一件事,讓老張陷入了幸福的煩惱。

1

  老張孩子張鵬飛的獲獎證書

  兩年前,老張的兒子張鵬飛收到了天津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老張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家裏能出了大學生,這可愁壞了老張。大學學費再加上吃住,一年差不多要花2萬多,想想自己的收入,老張又犯了難。

  這一下,打工、種麥的錢根本不夠花,老張家眼瞅著就要成貧困戶。雖然在村裏的幫助下,老張為孩子辦理了助學貸款,政策給老張孩子上學“兜了底”,但是要脫貧,還要靠自己。小張在大學那邊勤工儉學,老張在家裏也不能閒著,思來想去,老張還是想起了種香菇。

  老張外出打工這幾年,村裏種香菇的技術有了大變化。村副支書張德山率先把室外香菇棚搭起來,從此村民再也不用自家屋裏屋外折騰搬香菇;香菇菌袋殺菌和出菇方式也有了大提升,腐爛變質的菌袋明顯變少了,人工成本也下降了,種植規模上去了。

1

  老張在香菇種植棚裏給蹲點記者講去年香菇的收成

  看到現在的香菇技術這麼好,老張打定了主意種香菇。可是小香菇想説愛你不容易,老張想想又發了愁:種植香菇要買菌袋,要搭棚,沒有本錢怎麼辦?

  “別怕!村裏扶貧幹部早就想到了好辦法,”村副支書張德山告訴老張,“可以賒給你菌袋讓你種,不收利息還教技術,供個大學生不容易,好好種菇別怕累,爭取1年之內就脫貧。”老張家門口挂起了“精準扶貧明白卡”,立下了脫貧增收的小目標。

  就這樣,扶貧幹部開始手把手教老張種香菇。技術幹部教技術,三天兩頭就往老張家香菇棚裏跑;村裏建起了華寶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專門給貧困戶香菇找銷路。扶貧幹部給老張的香菇“托了底”,老張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白忙活。

1

  老張看著棚裏的香菇,心裏美滋滋

  老張總共建了三個棚,種了香菇1.2萬袋。老張是個勤快兒人,天還沒亮就開始給香菇換氣打孔,看著眼前建起的香菇棚,老張心裏算起了帳:現在香菇行情還不錯,一袋凈賺3、4塊,一年最多能賺4萬多。

  想到這裡,老張的心裏美滋滋:這下可好了,孩子上大學的錢有了,還能餘下錢來蓋新房,真比外出打工強太多。再也不用把臥室騰給香菇住,自己還可以買傢具。

  老張又重新愛上了小香菇。現在,老張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越過越順溜,孩子學費不用愁了,院子也翻新了,還買了運送香菇的新摩托。

  要是問老張,“今後還種不種香菇?”

  老張滿臉藏不住的笑容會告訴你:“種!那可是俺們莊脫貧致富的好法寶!”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