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成都3月19日電 (記者張忠、王明峰)“好政策一個接一個啊!女娃子上學趕上了最新的。”説話的藏族老人李布呷家住四川省雅江縣呷拉鄉,早年家境貧困,兒女們念完小學三年級就輟了學。眼下,12歲的孫兒在鄉里寄宿制小學上六年級,每月拿170元生活補助,外加每天一頓免費營養餐;15歲的外孫女在縣城雅江中學讀高一。
李布呷口中的“最新”,是指普通高中免除學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去年起,雅江縣所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啟動實施這項教育惠民新政,州、縣兩級當年新增財政開支2200多萬元,全州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提高6.5%。而在四川省內最早實施這項政策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高中毛入學率3年提高17.5%。
今年春季學期起,四川將“雙免”政策覆蓋全省少數民族地區,定向擴容的還有免除3年學前教育保教費,直接惠及11萬多名高中學生、近30萬名幼兒。“保障兩項政策順利實施,省、州(市)、縣三級財政每年支出5億元以上。”四川省教育廳民族教育處處長蔡存明説,“這意味著民族地區在省內率先實行15年免費教育。”
“補短板,強根基,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地區掉隊。”早在2009年,四川啟動實施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即在9年義務教育基礎上,每年組織1萬名初中畢業生和未升學的高中畢業生,到內地學校免費接受3年中等職業教育。
“要不是‘9+3’計劃,我現在還在山上放牧挖藥材呢。”阿壩州藏族姑娘仁真旺姆在瀘州市職業技術學校接受了3年免費教育,學校免除、補助其費用總計2萬元,都由政府承擔。如今已是阿壩縣一名鄉政府民政助理員的仁真旺姆,月收入4500元,為困難家庭撐起了一片天。
“一人成才就業,全家拔掉窮根”,“9+3”計劃實施7年來,四川統籌投入專項經費25.7億元,4萬餘名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8%。2014年起,“9+3”實施範圍擴至大小涼山彝區,已有1萬餘名彝區學生在校就讀。“這一模式彌補了民族地區職教短板,近九成學生來自農牧民家庭,基本實現應讀盡讀、應助盡助。”省教育廳負責同志説。
通過實施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教育振興專項計劃、教育扶貧提升工程等,四川藏區、彝區教育基礎設施顯著改善。過去5年,四川省累計投入上百億元,其中新建、改擴建寄宿制學校達2000余所,現代教育網絡也快速進入藏鄉彝寨,地區、城鄉教學差距逐漸縮小。甘孜州近年累計籌集3億多元用於信息化建設,近九成鄉中心校以上學校接入光纖,同步分享成都優質教學資源。
政策疊加,久久為功。過去5年,四川省民族地區中小學生及在園幼兒增加106萬人。力爭到2020年,民族地區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達到全省平均水平。